舌痛

所属科室:头项症状
所属部位:头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9:47:40 AM

【舌痛概述】
舌痛是指在舌尖、舌边、舌心、舌根或全舌等不同部位有灼痛、辣痛、麻痛、涩痛等感觉。本症多由舌生疮痈,舌光剥,舌碎裂,舌尖红刺所致。舌痛见于刺伤、舌系带外伤、溃疡、糙皮病、维生素B?2缺乏症、坏血病、尿毒症、抗生素过敏等。

【症状】

(l)脏腑实热:舌上起红刺,舌痛而难举,苔薄黄或燥或厚,兼见心烦口渴,易怒,失眠,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滑数。
(2)阴虚火旺:口舌干燥而痛,喉痛声嘶,或舌光剥,有横裂,无舌苔或剥苔,兼有盗汗,急躁易怒,失眠,五心烦热,脉细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l)脏腑实热舌痛:多由火热上炎所致者,由于心、脾、肝、肾等脏经脉均上连于舌部,所以疼痛的部位或症状有所不同:属心火者,舌尖红刺灼痛,伴有心烦失眠,属肝火者,舌痛多发生在舌两侧,并伴有口苦易怒等;属胃火者,舌痛在中心,舌苔黄厚或燥,喜食凉。大便秘结;属肺火者,舌头辣痛;舌痛麻木,伴头晕目眩多属痰火上攻,舌络受阻所致,当出现全舌色紫作痛时,提示脏腑热毒较甚。
(2)阴虚火旺舌痛:多因久病或劳倦耗伤真阴,导致舌痛。临床上兼有盗汗,急躁易怒,失眠,五心烦热,脉细数等阴虚火旺之症。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廉泉4840单穴
通里4830双穴
内庭4830双穴
第2天肾俞5460双穴
关元5460单穴
太溪4830双穴
第3天大陵483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艾灸体会】

舌痛症作为一种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导致舌痛产生的疾病中,原因错综复杂。查无阳性体征或无明确原因可查的舌痛症往往被临床医师疏忽。舌痛症是人体内部不平衡在舌体上的表现,是早子疾病产生的一个信号,及早治疗可起到预防作用,中医辨治”舌痛症”可取得较为满愈的疗效。倘若老年人无明显原因地出现舌疼痛,即舌头表面无破损也无溃疡,但舌根或两侧舌缘出现烧灼样疼痛,应警惕有脑栓塞的可能,应及时去医院进行口腔和全面检查,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主穴:廉泉、通里.

配穴:脏腑实热加内庭、太冲;阴虚火旺加肾俞、肝俞、太溪.

操作:诸穴均按常规消毒后,廉泉向舌根方向斜刺o.5~0.8寸,轻度捻转,使舌根部产生疫麻胀之感.通里直刺o.3~o.5寸,留针时,不宜作屈肘动作.背部穴位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内庭、太冲针用泻法,肾俞、肝俞、太溪针用补法.

方义:廉泉祛邪活络,疏调舌部气血而止痛.心开窍于舌,故取手少阴心经之络穴通里,亦可作用于舌,可清泻心火.内庭清泻胃火,太冲清肝泻火,肾俞、肝俞滋养肝肾,配太溪共奏养阴清热之功.


【导赤散】

生地5克﹐竹叶5克,木通5克,甘草梢5克

1.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

2.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5)。[组成]生地黄生甘草木通各等分(各6g)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人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功用]清热,利水。

[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症见小溲赤涩刺痛,舌质红,脉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清心利水的常用方剂。临证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清热利水之功。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心经之热移于小肠者,亦可加减应用。

[使用注意]本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肝火舌痛宜龙胆泻肝汤,不效,用当归龙荟丸;

【龙胆泻肝汤】

酒龙胆草6克,栀子9克,炒黄芩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酒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

1.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

⒉.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黄,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

4.肝经湿热,带下色红者,可加莲须、赤芍。

5.肝火上炎致头痛眩晕,目赤多哆,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叶。

6.木火刑金,见咳血者,可加丹皮、侧柏叶。。

【龙胆泻肝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录自《医方集解。泻火之剂》)[异名]泻肝汤(《类证治裁》卷4)。

[组成]龙胆草酒炒(6g),栀子酒炒(9g),黄芩炒(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酒洗(3g),生地黄酒炒(9g),柴胡(6g),生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胆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脉眩数有力。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清肝胆,利湿热,凡属肝胆实火上炎或湿热下注所致的各种证候,均可使用。但诸症不必悉具,以口苦溺赤,舌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泻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利湿之功;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肝经湿热,带下色红者,可加莲须、赤芍等以清热燥湿凉血;肝火上炎致头痛眩晕,目赤多哆,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叶以清肝明目;木火刑金,见咳血者,可加丹皮、侧柏叶以凉血止血。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外阴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病,属于肝经实火及湿热下注者。

[使用注意]本方药性苦寒,易伤脾胃,且以清泻肝胆实火为主,故不宜用于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者。

【当归龙荟丸】

(原名龙脑丸,《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4)当归龙胆草大

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各一两(各30g),芦荟青黛大黄各半两(各15g),木香一分(4. 5g),麝香半钱(1. 5g),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生姜汤下,每服二十九。功用:清泻肝胆实火。主治:肝胆实火证。头晕目眩,神志不宁,儋语发狂,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本方为肝胆实火证而设。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专泻肝胆实火。栀子泻三焦而导热从小便而解,大黄、芦荟通腑泻热,引热从大便而出,助龙胆草揭肝之力,使邪有出路。黄芩、黄连、黄柏、青黛泻火解毒。更用木香行气散结,麝香开窍醒神。当归养血补肝,以防诸苦寒性燥之药损伤阴血:诸药合用,共清肝胆之实火。

本方首见于《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4(千顷堂本),名龙脑丸,此书四库全书本作“当归龙胆丸”。《丹溪心法》卷4始名当归龙荟丸,遂成通行方名。

泻青丸、当归龙荟丸同为泻肝胆实火之剂,其不同点在于:泻青丸泻肝火,兼能疏散肝胆郁火,宜于肝火内郁证;当归龙荟丸的组成为大苦大寒之药为主,着重于泻实火,使之从二便分消,乃攻滞降泻之剂,用于治疗肝经实火证,若非实火上盛之证,不可孟浪用之。

胃火舌痛宜泻黄散,

【泻黄散】

藿香叶21克,山栀子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

1.小儿属脾胃积热者,去藿香,加赤茯苓、木通。

2.对脾胃郁热之口疮、弄舌,治以清热为主,无需要重用防风,应减防风。3.若口疮、口疟兼有血热者,可加生地、赤芍。

4.口舌赤裂疼痛,可加黄连、黄柏。

5.舌下肿痛者,可加栖菱、贝母。泻黄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泻黄汤(《痘疹会通》卷4)。

[组成]藿香叶七钱(2. 1g),山栀子仁一钱(3g),石膏五钱(15g),甘草三两(90g),防风四两(120g)去芦,切,焙。

[用法]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3—6g),水一盖(200 m1),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功用]泻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治脾热口疮之常用方,以口疮口臭,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小儿“滞颐”属脾胃积热者,去藿香,加赤茯苓、木通以清热利湿;对脾胃郁热之口疮、弄舌,治以清热为主,无需重用防风;若口疮、口暗兼有血热者,可加生地、赤芍;口舌赤裂疼痛,可加黄连、黄柏;舌下肿痛,可加括萎、贝母等。3.现代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小儿鹅口疮等属心脾积热者。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之口疮口臭,不宜使用本方。

便干结者,选大承气汤;

【泻白散】

地骨皮15克﹐炒桑白皮15克,炙甘草3克,粳米一撮

1.肺经热重,加黄芩、知母。

⒉燥热咳嗽者,可加瓜萎皮、川贝母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泻肺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泻肺汤(《证治准绳。幼科》卷9)。[组成]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各15g)甘草炙一钱(3g)

[用法]上药锉散,人粳米一撮,水二小盖,煎七分,食前服。[功用]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主治]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哺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本方为肺热喘咳证设。临床以喘咳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肺经热重,加黄芩、知母等以增强清泄肺热之效;燥热咳嗽者,可加瓜萎皮、川贝母等润肺止咳。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辨证属肺中伏火郁热者。[使用注意]由外感风寒引起的喘咳,或虚寒性咳嗽,不宜使用本方。

狗肝菜30~ 60克、菊花30克、冰糖适量。

制法与用法:先将狗肝菜、菊花放砂锅内煎水,然后去药渣加入适量冰糖,代茶饮用。

舌痛的偏方1

用牛蒡子、石膏,等分为末,茶调服。

舌痛的偏方2

用牛蒡子(炒)、甘草(生),等分为末。水煎,含咽。此方名“启关散”。

舌痛的偏方3

用铅霜一分、甘草(半生半灸)一分,共研细,包在棉花里,裹成小球,含口中,咽下药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