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更多...

远古时期,中国版图上已形成不同部落,起初始祖居民穴居野外,为生存必须与自然界斗争。在寻觅食物过程中,他们发现某些食物能缓和身体不适,但某些食物具有毒性,能导致人死亡。火的应用对于当时穴居部落起了重要的作用,熟食不但缩短消化食物的时间,而且火能御寒、照明、驱散山洞中的潮湿,改善居住环境,减少疾病。当时人们利用热石取暖时,发现以石头烘烤不同的体表部位可以舒缓某些不适,另外亦发现利用骨针捶击特殊位置可舒缓某部位的疼痛。这些经验奠定了草药、针灸治疗的基础。

【伯高】人物介绍
【岐伯】人物介绍
【黄帝】人物介绍
【神农】人物介绍

更多...

商人民居住在中国境内的黄河盆地,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祖先之一。他们行医的方式非常原始,往往将迷信、传说及治疗经验结合应用。据当时出土的水牛及乌龟甲骨文记载,已有数种疾病的描述和治疗方法,人们更以酒及热水作药物,利用针及青铜刀作手术用具。相传以汤液治病始自此期。

商人认为自己的存在与天地万物关系密切,大家所处的位置是,天堂在头上,地球在脚下,而人在两 者之间 。他们的信念是 "地球是扁平的,并由三块同心方块组合而成", 并以这个盖天说法来解释一切自然定律,而人与宇宙之间也因此而建立了很多联系。举例说,人类身体的皮肤被认定与地球的扁平特质相关;而五脏与五行的木、火、水、土和金相关;眼睛及耳朵与天上的太阳及月亮相关等。奠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基础。


【巫彭】人物介绍
【巫咸】人物介绍
【伊尹】人物介绍

更多...

秦(公元前221~207年)

秦始王是首位统一中国的皇帝,焚书坑儒 、有关占卜、医学及农业书籍得以保全。秦汉交替时期,中医药体系,随同大量医疗实践的开展,內容开始充实及提高。

秦王朝在其政权建设中,比较注意从其他诸侯国和前代医疗史事中吸取经验教训,形成一套医事制度。虽然秦王朝历史不长,但影响深远。在秦朝的国家机构中,少府为九卿之一,在少府下设六丞,《通典·职官七》:“秦有太医令丞,亦主医药,属少府。秦始皇上朝,常有“侍医”捧药囊随行,奉侍于帝侧,以备急需。太医不但负责中央官员的疾病诊治,而且掌管地方郡县的医疗事宜。当时各地都设有医长,对太常、太医丞负责。药府中的药长主持药物之事,设有药藏府储存药物。

【夏无且】人物介绍
【医和】人物介绍

更多...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汉代是中医学的全盛时期,哲学、社会价值观及宗教对中医药的发展影响深远。由于封建统治者有长生不老的想法,享受荣华富贵,搜求药材及炼丹的风气因而盛行起来。而当时的其他玄学也渗入了道教教义,不同派系的哲学及宗教思潮包括佛教,都在这个时候崛起,并开始广泛流传。例如汉桓帝(公元147~168年)邀请一批与道教支派有关系的印度佛教高僧入宫,希望为他提供长生不老仙丹,这也是中医药方剂学的起源。而随着汉代经济、政治的发展,医学教育也得到了发展,著名的师徒相授制度便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师徒相授制度是东汉常见的培训医师方法,通常以家传形式进行,选拔学徒的过程非常严谨,就算《黄帝内经》内亦强调选拔的重要,因为徒弟的成功会为师傅带来荣誉。那时的人亦利用著名医籍来自我学习医术。而且汉朝也是最早以考试形式来选拔合资格医师,但这个考试不一定建基于医学知识,而是以他们的行为是否达到"廉、信、礼、义"的规范为目标。除了在朝廷有侍候皇室百官的医师之外,在军队及诸侯管辖地方也有医官。当时疫病非常流行,朝廷会遣派官员巡视,赐医药救灾。

【郭玉】人物介绍
【淳于意】人物介绍
【涪翁】人物介绍
【义妁】人物介绍

更多...

晋(公元265~420年)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边疆民族的草原文化与晋朝的中华文化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鲍姑】人物介绍
【王叔和】人物介绍
【葛洪】人物介绍
【皇甫谧】人物介绍

南北朝更多...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在医学史上处于比较特殊阶段,既不是源头起势,亦不是转折或突破期,此时期医学上承两汉医学基础、下启隋唐宋明医学繁盛,是非常重要的积淀和融合时期

僧医是医家队伍中非常重要的组成。由于大部分僧人跋涉山泽,深居山林,求医问药不便,所以医方也是他们要修习的内容。名僧通常与权贵有所往来,甚至会被帝王召见,使得士人或与之相交或偶遇相识,得以相授医术,这也是僧人宣扬佛理扩大教义影响的一种手段。

这一时期流行经学,经学家对经进行解义和注疏,辐射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医经。另外,养生学也在这一时期兴起,主要与战争和政权频繁更替有关。战争带来疾病和死亡,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延年益寿。对于士族来说,政权的不稳定也极大动摇了出仕的意志,所以也开始关注养生与保健。养生素来属于医学的一个领域,养生方法与医学紧密相关,比如气功导引、五禽戏、食补等都记载于医学书籍中。同一时期,本草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医家著述本草专著非常多,带来本草学的繁荣。学士们也注意到这种风气,开始关注本草,对本草的研究深浅不一,但促进了医学的扩大。带动了士族学习医学的潮流,促使医学世家不断出现。

魏晋南北朝医学世家对后世医学各科,及文献的保存、整理、流传都有很大的贡献。但家传方式也对医学外传有一定限制,所以影响可能会有所延迟。魏晋南北朝医学世家集体涌现并不是偶然现象,是由当时的玄学思潮、政治环境、经济发展、医学状态共同促成的。

【全元起】人物介绍
【雷斆】人物介绍
【徐之才】人物介绍
【陶弘景】人物介绍

更多...

隋(公元 581~618 年)

隋朝医学发展,确立了医官制度,太医署始建与发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医学校的初级阶段,专业设置与医学教育分科,为后代医学校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并建立隋朝,随后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一系列的改革,另外,隋朝还修建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医学与医学教育的发展。

隋朝医学的发展体现在隋朝的医官制度,医事职官,是我国古代职官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在文帝时期,由门下省统辖尚食,尚药等六局;将尚食、尚药等六局改隶殿内省;并立食医员,侍御医、司医、医佐员等官职。东宫太子古称皇储,其府下官制拟中央官制,门下坊拟门下省,统领典膳、药藏等六局。其次,隋代创办太医署,并设有太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咒禁博士等。 另外,隋朝的卫生组织主要专门为帝王和王公大臣医病的尚药局,专为太子服务的药藏局和太医署。太医署既是医疗机构,也是全国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隋朝医学方面发展,由于隋阴国祚很短,医学教育内容较为稀少, 临证医学日趋专科化。


【甄立言】人物介绍
【杨上善】人物介绍
【甄权】人物介绍
【巢元方】人物介绍

更多...

唐(公元 618~907年)

唐朝,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诗词绘画,佛教儒学等十分兴盛,对医学发展影响深远。唐朝政府重视医疗,临床医学成为主流,且日趋专科化。另外频繁地与外来文化交流,也丰富了中医学内容 。当时已有较完善的教育机构,太医署便在其中,公元 624 年唐政府设立了"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及药工四部组成。而医师培训后,主要会为皇帝、皇室及贵族们服务 。唐朝时期,经济、政治空前繁荣,这使得医学教育也迅速得到发展,当时的医学教育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医疗;二是药学。医学教育的发展还体现在皇室医学院的医学课程方面,医科课程规定,学生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之基础课程,然后再学习临床之内科、儿科、外科、耳鼻口齿科及拔火罐科,当时的皇家医学院需要学习的有医科、针科、按摩科及咒禁科,咒禁科即以法术驱邪治病,是受道教及佛教等影响的重要中国传统,反映了中医全面性的治疗手法中,精神修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期在京城还设有药园,招收青年充当学习生,学习种植及制作药材,以培养药学人材。

这个时期的太医署非常重视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并规定学习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学。而医师们的升迁制度也是基于他们的成功治愈率。

唐太宗执政期间,公元 629 年,即太医署成立 5 年之后,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在某些州郡建立。公元713年,地方政府可自行委任教师到这些地方医学院教授。

公元723年,地方政府已授权可指派医师为本地民众服务。医学教育形式因此而并非只有"师徒相授"了。

唐朝首创由政府委任组织编撰药典颁行全国。在公元 657~659 年间,唐政府命令苏敬等20位同业专家集体编撰,同时又诏令在全国各地征集道地药材,绘成药图。终于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 《新修本草》。比欧洲最早的政府药典要早多个世纪。

【张宝藏】人物介绍
【昝殷】人物介绍
【许胤宗】人物介绍
【张文仲】人物介绍

更多...

宋(公元960 ~ 1279年)

宋朝时期,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迅速发展,海外贸易增加,使当时出现了很多的新思想,对于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的影响。为了促进医学的传播和发展,宋朝时期改良了活字印刷术,为医学及科学著作大量出版提供了便利。在这期间,宋朝还设立了“校正以医书局”,集中了一批著名医学家及其他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此外对著名医籍又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对当时医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宋廷又设立"尚药局",广泛地收集宋代以前之方剂及民间验方,编成大型方书。宋代名医既多,亦都编撰各自的验方传世。

在医学教育方面,宋朝也是非常重视,宋政府把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分立起来。设立"翰林医官院"负责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王安石变法后,学校体制及教学内容又有改进。"太医局"是专为医学教育设立的机构,已扩充成为皇家医学院。医学校的社会地位提高,吸引了不少儒生学医,儒医迅速增多亦是促使中医学发展的原因。之后各州镇府均仿照"太医局"开办地方医学校, 使中医更加普及。而在考试制度方面,医学生考试制度完全仿照朝廷太学招募方法,根据成绩或治愈率决定升迁。

【张杲】人物介绍
【陈自明】人物介绍
【陈无择】人物介绍
【严用和】人物介绍

更多...

金(公元1115~1234年)

1115年女贞族首领打败了辽的统治,建国号曰“金”,占领了大片契丹族、汉族聚居地区,其医药卫生更进一步大量吸收契丹族医药和汉族医药学知识和管理制度,特别是先后破辽、灭北宋之后,几乎是完全接受汉民族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以及医疗卫生知识。我国北方处于金的统治之下,虽然战乱频仍、社会动荡、饥饱失时、瘟疫频发,但医学仍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医学教育,提高医生的地位,并造就了许多儒医兼通者,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当时诸多医家从多方面丰富并完善了中医基本理论与治疗方法,对后世影响巨大。

【张元素】人物介绍
【成无己】人物介绍
【张子和】人物介绍
【刘完素】人物介绍

更多...

元(公元1279~1368年)

元朝的医学比较发达,表现在医院的组织规模大,在传统的医学基础上,还吸收了阿拉伯医学的长处,具体来说,元朝的医学成就体现在外科、内科、针灸等方面。

外科方面:元朝时期就有了整复手术和石膏固定法

内科方面:对伤寒的研究成就最大

针灸方面:《十四经发挥》是一部针灸学专门著作

此外,元代回回医术因往往有神效而备受人们欢迎,太医院以及上都、大都都有回回医药,并有《回回药方》行世,有不少关于回药和回回外科方面神效的记载。回人聂只儿、维吾尔人答里麻都曾在官设回回药院里任过职。维吾尔人贯云石、回人丁鹤年等曾在民间行过医。

元代医学分科比前代更细。共有十三科,如大方脉科、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妇兼妇人杂病科、眼科、耳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等。而金代只有十科。可见,元代的医学更发达且趋于完备。

【王好古】人物介绍
【危亦林】人物介绍
【王珪】人物介绍
【罗天益】人物介绍

更多...

明(1368年~1644年)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稳定,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王朝。明代商品经济发达推动着交通的发展,信息传递日益进步。医学家向大城市集中,且得以负笈四方以拜名师,深入民间作实际考察。再加上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医学经验积累和传播,医学理论深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明代医家中世代业医甚多,他们或父子相继,或翁婿相传,极利于医学专门化。同时也推动了信息传播和交流,为医学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交通发展拓宽了医生的活动范围,他们或随商旅外出,或受达官富商的重金礼聘,或为学习出外访师拜友,促进了学术信息交流,增加了互相接触和了解对方学术观点的机会。

明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有了显著提高。各类科学是相互渗透的,明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理论观点、方法、技术以至资料,都对医学有重大影响。明代出版业的繁荣,为医学著作出版和医学知识普及创造了方便条件。药物进入商品运转,对它的性能、产地、炮制、功效、真伪鉴别等方面的研究更为需要。农业技术为药物驯化栽培提供了条件,交通贸易促进了海外药物的传入及新药物的发现,推动了本草学的发展。药物学的发展又充实了农业知识,《农政全书》收录了朱棣《救荒本草》的全部内容,科学技术每一进步,都迅速渗入医学领域,据《外科正宗》记载,以前用马衔铁打造铍针,软而不锋,冶铁术的进步,改用钢铁打造,质量大为提高,改善了手术效果。

明代医学发展的特点:官方尊崇儒学,倡导孝悌,医学被视为履行孝悌的重要手段。“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这样的环境中,科举失意的知识分子,涌入医学领域乃必然之势。大批知识分子由儒入医,改善了医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改变了宋时攻外科者“多是庸俗不通文理之人”的状况,使医生的社会地位相应提高。

【王肯堂】人物介绍
【薛己】人物介绍
【吴昆】人物介绍
【孙一奎】人物介绍

更多...

清(公元1644-1911年)

清朝时期,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和积淀,已臻于完善和成熟,无论是总体的理论阐述,还是临床各分科的实际诊治方法,都已有了完备的体系,而且疗效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卓著的,与世界各国医药状况相比还略胜一筹。尤为一提的是温病学派的形成,在治疗传染性热病方面,对降低死亡率、预防传染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用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方法的大力推行,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至于解剖学方面的革新趋向,也说明了中医学在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但是,长期的闭关自守,浓厚的尊经风气,使这一时期的医学停滞于既有的“完美”,而不能真正全方位地有所突破。西医传入的势头在清初之后不久就衰落下来,新鲜的知识和观念没有机会进入中医社会。中医界在寻找多途发展,但时机还没有成熟。


【沈明宗】人物介绍
【周学海】人物介绍
【张志聪】人物介绍
【吴仪洛】人物介绍

民国更多...

民国(1912年—1949年)

中华民国是继清朝后的一个时期。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标志中医药发展的高峰期过去,期间,百姓深受饥荒的折磨,而且全国各地还有数10万人死于传染病。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医学被贬为“不科学思想”,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障碍,因此政府采取抵制措施。

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余岩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同时进一步建议实行新的医疗制度。议案内批评中医理论为贷空结论,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炙等是迷信活动。提案通过后,立刻引起全国中医界的极大愤怒和强烈反对。132位中医团体代表集结在上海,组成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向政府请愿要求取消决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指导医疗人员学习及汇通中医,发表"团结中西医以创造新的医疗系统"为政策指引。同时投入大量资源兴建学校、医院及研究中心,将中医药的执业转化为现代模式。大量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今可在骨折治疗时,先以X光诊断,之后用特殊中医小夹板局部外固定复位;更在针刺麻醉下进行脑肿瘤或剖腹生产手术;传统武术太极拳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预防慢性病。

【时逸人】人物介绍
【朱子云】人物介绍
【杨浩如】人物介绍
【徐右丞】人物介绍

当代更多...

当代(1949年-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团结中西医”作为三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确立了中医药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卫生部设立了中医司,各省、市、县相应设置了中医处、中医科和中医股等机构。卫生部发布了《中医师暂行条例》和《中医诊所管理暂行条例》,组建了中医学会,通过举办中医进修学校及进修班、开展中医带徒等一系列工作,保障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科学、稳步发展。

1949-1955年,全国共创办20所中医进修学校和143个中医进修班,1958成立四所中医学院后在各省成立中医学院。1955年底卫生部中国中医研究院宣布成立后,一些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中医研究所。到1960年,中医医院已从建国初期的寥寥数所发展到330所,中医病床增至14199张。

在“中西医结合”指导方针的引导下,很快在医疗界兴起了中西医互学运动。1960年全国范围内西医在职学习中医的约有3.6万多人,一些西医专家也开始钻进中医药学的宝库中,着手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任应秋】人物介绍
【任徵五】人物介绍
【萨仁山】人物介绍
【邵长荣】人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