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

所属科室:眼科
所属部位:

更新时间 : 2/4/2021 9:34:13 AM

【麦粒肿概述】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又名“针眼”,“土疳”。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多见。本病临床有内麦粒肿、外麦粒肿之分。 现代医学认为,麦粒肿是眼睑皮脂腺受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胃蕴热,或心火上炎复感外感风热,积热与外风相博,气血瘀阻,火热积聚以致眼睑红肿,腐熟化为脓液。

【症状】

实证见眼睑局部起红肿痒痛,继而起小疖肿,红肿加重伴头痛全身不适;或见发病快,突然眼睑局部红肿痒痛,硬结较大且易溃脓,伴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脾胃虚弱见眼睑粒肿局部反复发作。但诸证不重。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患处
10-15艾条悬灸

支正42-4840-50双穴

肩井45-5040-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2天患处
10-15艾条悬灸

风池42-4840-50双穴

光明42-48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3天患处
10-15艾条悬灸

大椎47-5250单穴

曲池45-484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注:(1)以上穴位循环灸;
(2)患处用艾条悬灸。

【按语】

晚上涂红霉素眼膏在患处,当脓头出现时切忌用手挤压。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以免将细菌进入眼内,引起感染。

【案例】

刘某,女,13岁。
主诉:前晚忽然右眼睑肿痛甚,医院诊断:麦粒肿。
刻诊:右眼睑局部红肿痒痛,硬结较大,伴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脉洪数。
艾灸:局部艾条悬灸,其他隔物灸仪施灸,晚上涂红霉素软膏。只灸2天,告愈。


【风热外袭】
【症状和体征】针眼初起,痒痛微作,局部硬结微红肿,触痛明显,或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苔薄黄,脉浮数。
【征候分析】风热之邪客于胞脸,气血变阻,故胞睑红肿痒痛、生小硬结。所见全身症状及舌苦、脉象,均为风热袭表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
【处方】合谷 天井 风池 少泽
【随证配穴】头痛重者,加太阳。麦粒肿若在上睑内毗部,加睛明、攒竹;在外毗部加瞳子(骨谬)、丝竹空;在两毗之间,加鱼腰;在下睑者加承泣、四白。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少泽可点刺出血。
【方义】合谷疏风清热,调和营卫。天井通达三焦气机,以助解表清热。配风池流风解表,以治目疾。刺少泽出血,可清热解毒。
【热毒炽盛】
【症状和体征】胞睑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有黄白色脓点,或见白睛壅肿、口渴喜饮、便秘渡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数。
【 证候分析】心、肝、脾胃积热,上攻手胞睑,阻滞脉络,故现局部红肿掀痛,进而可腐熟酿脓。白睛壅肿,系火乘其肺。内蕴热毒,故见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苦黄、脉数等。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曲池 内庭 行间 支沟 少泽
【随证配穴】根据患病部位,其配穴参照本病“风热外袭”型。伴有发热者,加大椎。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少冲点刺出血。
【方义】取手阳明经合穴曲池,足阳明经荣穴内庭,足厥阴经荣穴行间,旨在泻热解毒。支沟通腑祛实以泻胃肠实热。刺少冲出租,以泻心火。
【脾虚湿热】
【症状和体征】麦粒肿反复发作,但症状不重,多见于儿童,面色少华,好偏食,腹胀便结,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证候分析】宿患麦粒肿,余邪内伏,或脾虚生湿,湿法化热,不时上攻胞睑,阻滞脉络,故麦粒肿屡发。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故面色少华。偏食积滞,则腹胀便结。舌红、苦费、脉细数,皆为阵虚湿热之象。
【治法】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以足太阳牌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阴陵泉 曲池 足三里 大横
【随证配穴】兼有腹胀、府征者,加四缝。
【刺灸方法】针用补泻兼施法。足三里施以补法,余穴施以泻法。四缝用三棱针点刺,挤出粘液或血水。
【方义】阴陵泉、足三里为足太阳、足阳明经合穴,健运脾胃而利湿。泻曲池清热解毒。大横调脾胃治疗大便秘结。

1.风热外袭型

症状: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症,苔薄白,脉弦数。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

处方:银花30克,连翘10克,竹叶,荆芥牛蒡子,淡豆豉,薄荷各10克,芦根30克,桔梗10克,防风10克,生地20克,赤芍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加减:初起风偏重者,还可加桑叶10克,菊花10克;热偏重者,可去荆芥,豆豉,加黄连10克,黄芩10克,以助清热解毒。

2.热毒上攻型

症状:胸脸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

处方:生石膏30克,炒山栀10克,黄连1克,生地20克,丹皮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藿香10克,升麻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加减:若有便秘者,可加川军10克,芒硝15克(冲);口褐者加天花粉15克,生津止渴,且有助于消肿排脓。

3.脾胃虚弱型

症状:麦粒肿反复发作症状不重,面色晄白,舌淡脉沉细。

治法:健脾益气和血消滞。

方法:四君子汤加减。

处方: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野菊花15克,白蒺藜15克,甘草6克。

加减:可酌加当归10克,赤芍10克,山楂1克,神曲20克,麦芽20克等健脾益气和血消滞。虚实夹杂者配伍银花30克,黄芪15克,皂刺10克等解毒排脓之品,使其标本兼顾,以收扶正祛邪之功。

1、拔丝山药

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入开水中烫过,沥干水分,置油锅内炸至五成熟,皮呈黄色捞出。炒锅内放油50毫升,文火烧至四成熟,放入白糖,至金黄色起泡时,倒入山药,将锅离火炒匀,即可食用。

功效:和胃健脾,固肾益精,主治麦粒肿,证属脾胃虚弱,正虚邪实,症见目赤肿痛反复发作者。

2、金银花露

做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即得。服金银花液15~20毫升/次,3次/日。

功效:清热解毒,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毒邪外客者。

3、菊花甘草汤

做法:以水2碗,将2味浸泡30分钟,煮沸10分钟,去渣。趁温热时代茶频饮,1剂/日。

功效:疏风清热,除痛疖肿毒,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袭表者。

4、黄花菜汤

做法:取黄花菜、马齿苋个30克,黄花菜、马齿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即可。饮汤吃菜,早晚服用汤汁也是不错的。

功效: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5、菠菜菊花汤

做法:菠菜籽、野菊花洗净,放入锅,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滤汁即可。饮服150毫升/次,2次/日。

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热毒型目赤肿痛者。

6、桑菊黄豆煎

做法:黄豆浸泡、洗争,与杭菊花、冬桑叶同放入锅中,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加入白糖,溶化后即可。服用200毫升/次,2次/日。

功效:疏风清热,消肿利水,主治麦粒肿属风热袭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