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面抽搐

所属科室:头项症状
所属部位:头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9:36:52 AM

【颜面抽搐概述】
颜面抽搐是指眼睑、口角、面颊肌肉痉挛而发生跳动。此病以中老年为多,轻者仅有眼脸或口角痉挛,发作次数不多;病重者,一侧面部频繁发生痉孪。颜面抽搐常由肝气郁结、风寒侵袭、肝风内动、气虚挟痰所致。 颜面抽搐常涉及现代医学中的面肌痉孪、中风等病。

【症状】

(1)肝气郁结:颜面抽搐,患者头晕目眩,视物不清,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弦细。
(2)风寒浸袭:面部抽搐,伴有头痛,恶风寒,患侧面部有冷风吹感觉,舌淡、苔白,脉浮紧。
(3)肝风内动:面部抽搐,常伴有头晕目眩,头胀头痛,舌苔白或黄,舌质红,脉弦。
(4)气虚挟痰:面部抽搐.伴有周身乏力,精神不振,眩晕,面部皮肤有虫爬感。舌胖,苔腻,脉弦滑。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肝气郁结颜面抽搐:由于肝气郁结,久而不解,或失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血不养筋而面部抽搐。本证每与情志因素而诱发,常伴有情志抑郁,倦怠少言,头晕耳鸣。
(2)风寒侵袭颜面抽搐与肝风内动颜面抽搐:二者均为突然发病,风寒侵袭者由于外风侵袭阳明经脉,导致面部抽搐,发作时伴有头痛,恶风寒,患侧面部有冷风吹感觉。舌淡、苔白,脉浮紧。肝风内动者系由肝气素旺,化风而扰及面部络脉而引起的面部抽搐,常伴有头晕目眩,头胀头痛,脉弦等证。
(3)气虚挟痰颜面抽搐:由于久病气虚,又有风痰客于面部络脉,致使面部抽搐,常伴有周身乏力,精神不振,眩晕,面部皮肤有虫爬感。舌胖,苔腻,脉弦滑。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风池5230双穴
悬钟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瞳子髎4830双穴
阳白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颧髎4820双穴
丘墟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4天颊车4830双穴
合谷483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艾灸体会】

中医针灸治疗面肌抽摘疗效较为明显,多采用标本兼顾的原则,局部取穴以治其标,辨证取穴以治其本。针灸治疗面肌痉挛一般可缓解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和程度。但对于病程较长而症状较重者疗效差,只作为辅助治疗,告诉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防止精神紧张及急躁。癫痫小发作也可以引起局限性面肌痉挛,多见于口角部位,常伴有口眼转动,有时可累及肢体抽搐,脑电图有异常放电现象。

主穴:攒竹、颧髂、合谷.

配穴:局部配穴还可以取翳风、太阳;风寒阻络加风池;风热袭络加曲池、内庭;虚风内动加太溪、三阴交.气虚挟痰加足三里,丰隆.

操作:面部穴操作手法不宜重.诸穴均按常规操

作即可,肝气郁结、肝风内动针用泻法,风寒侵袭可加用灸法以祛风寒,气虚挟痰补足三里,泻丰隆.

方义:攒竹、太阳、颧髂均位于面部,疏调面部经筋、脉络之气;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从手走头面,"而口合谷收",与诸穴相配可熄风止搐.翳风、风池为祛风散寒要穴,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疏散风热,内庭清泄里热;太溪为肾经输穴,配三阴交共奏滋养肾阴,育阴潜阳.足三里,丰隆以行气化痰.


1.风邪挟痰

临床表现:面肌抽搐,时重时轻,兼见头晕耳鸣·舌苔厚腻,脉浮滑。立法:祛风涤痰,止痉。

主方:定痫丸(《医学心悟》),去丹参,麦冬,加蝉衣。

加减:伴恶心呕吐者,加竹茹;伴有头痛者,加蔓荆子、白芷。

2.肝阳上亢

临床表现:颜面抽搐频繁发作,兼见头晕头痛,口苦咽干,痛,性情急躁,舌质红、苔薄微黄,脉弦数:

立法:平肝潜阳,熄风止痉。

主方:羚羊角汤(《医醇剩义》)。

加减:面肌抽搐甚者,加蜈蚣、地龙;口渴而苦者,加知母、黄柏;两胁胀痛者,加川楝子、枳实、延胡索。

3.筋脉失荣

临床表现:面肌抽搐日久,发展缓慢,伴有头晕眼花,疲乏无力,面色萎黄,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立法:益气养血,和营止整。

主方:桂枝加桂汤(《金匮要略》)合四物汤(《和剂局方》).

加减:兼见咽干耳鸣者.加熟地、知母、蝉衣;抽搐甚者,加蜈蚣、全蝎、防风。

4.肝郁气滞

临床表现:面肌抽搐随情绪变化而加重,急躁易怒,兼见食欲不振,胁下胀痛,口苦,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涩。

立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止痉。

主方:丹栀逍遥散(《古今医统》),加佛手,青皮。

加减:伴耳鸣者,加钩藤、地龙、灵磁石;太便秘结者,加桃仁,生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