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

所属科室:头项症状
所属部位:头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9:38:49 AM

【口苦概述】
口苦,是指口中味觉发苦。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胁痛、胆囊炎等病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景岳全书• 杂证漠》 谓凡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

【症状】

(1)邪在少阳:口苦、咽干,头痛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纳呆,小便黄,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有力。
(2)肝胆郁热:口苦心烦,口干欲饮,善太息,易怒,头晕目眩,目赤,胸胁胀痛,小便黄,大便干,舌边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邪在少阳口苦与肝胆郁热口苦:二者均出现口苦咽干,心烦目眩等症,但其病因病机不同。前者多由伤寒少阳病不解,邪传少阳。胆属少阳,胆热上蒸,则发为口苦,后者多有情志因素所引发,情志抑郁或五志过极化火,郁而化火,肝胆郁火,疏泄失职,胆汁上溢而口苦。邪在少阳的临床表现除口苦外,常伴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纳呆,小便黄,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有力等少阳证。而肝胆郁热者,则常兼见头晕目眩,目赤,善太息,易怒,舌边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等肝火之症。二证前者为外感邪人少阳,后者为内伤肝胆郁热,证因不同,不难鉴别。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期门52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下脘5450单穴
天枢5450双穴
气海5460单穴
第4天肝俞5440双穴
章门52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5天乳根5230双穴
气冲525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6天膈俞5450双穴
膻中5450单穴
巨阙5440单穴
神阙5460单穴
第7天脾俞545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8天胃俞5440双穴
不容54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9天肾俞5460双穴
照海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艾灸体会】

口苦,中医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湿热引起的,其中又包括肝胆湿热和胃热两种、肝胆湿热口苦,可能是由于肝胆部位存在炎症引起的。胃热产生的口苦,部分人肝胆没有炎症,但由于饮食不合理,食用了过多的辛辣食品,也会引起口苦。同时一些患慢性疾病(如糖尿患者等)的人也会有口苦的情况。另一方面.很多脑力工作者.由于工作精神压力大.再加上饮食不当、不规律、活动少等特点,其肠胃功能呆滞.进食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产生湿热,也会引起口苦。

邪在少阳型

症状:口苦咽干,头痛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食纳减少,小溲色黄,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有力。本病多由伤寒太阳病不解,邪传少阳,胆为少阳之府,胆热上蒸则口苦。

治法:和解少阳。

方药:党参10克,法半夏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佩兰叶15克,炒栀子10克,山楂15克2.肝胆郁热型

症状:口苦心烦,口干欲饮,太息易怒头晕头痛,目赤目眩,两胁胀痛,小便黄,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本症常由情感郁结或五志过极化火,肝胆郁火内蕴,疏泄失职,胆气上溢而口苦。

治法:清解肝胆之郁热。

方药: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黄芩,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栀子,甘草,枳壳,法半夏,竹茹。


1、鲜竹笋煲瘦肉汤

材料做法:鲜竹笋50g,瘦肉100g。加水先将瘦肉煮烂,再入鲜竹笋,烧至笋熟即成,加入少量食盐。

主治:清凉泻火,治口苦,口干等症。

2、菊花薏米冬瓜糖水

材料做法:菊花15g,薏米30g,冬瓜100g,白糖15g,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钟,去二药留汁,在放入冬瓜煮汤,汤成加入白糖即成。

主治:清火祛暑,因暑热引起之口苦症。

3、枸杞鸡蛋汤

材料做法:枸杞15g,鸡蛋2枚。先放枸杞与水煮汤,汤成加入搅拌鸡蛋,再烧开即成。

主治:轻度口苦。


立即观看 7/2/2021 4:05:53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