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肿痛

所属科室:四肢症状
所属部位:腿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10:16:58 AM

【膝肿痛概述】
膝肿痛是指膝部肿大疼痛的症状。早在《内经》 中就有关于膝肿痛的记载,《灵枢•经脉》 云:胃足阳明之脉所生病,就记载有“膝膑肿痛”。后世医家多将本症列入到痹、痛风、鹤膝风、历节风等病门中叙述。

【症状】

(1)气血虚损:膝部肿痛,四肢痠软无力,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嫩红,舌苔薄白,脉沉细。
(2)肝肾虚损:两膝肿大疼痛,下肢肌肉消瘦,腰痠痛,行步艰难,神疲乏力,舌体瘦或胖大,舌质淡或黯,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3)湿热蕴结:两膝肿大疼痛,局部红热,面色黄并浮有油垢,小便色黄,大便先干后溏,舌质嫩红,苔薄黄,脉濡数或滑数。
(4)寒湿阻滞:两膝肿大,疼痛剧烈,难以行走,形寒肢冷,面色白中带青,舌质紫黯,苔白滑,脉沉紧或沉迟。
(5)热毒内攻:膝关节红肿剧痛,屈伸困难,伴身热心烦,咽干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赤,苔黄偏干,脉滑数。
(6)湿毒积留:膝关节漫肿沉痛,兼见头沉身重,肢体困胀,脘腹满闷,时有呕恶,大便不实,舌质淡红或淡黯,苔白腻而润,脉弦滑或沉缓。

【病因分析与鉴别】

(1)气血虚损与肝肾虚损:二者均为虚证,多发生于久病之后,起病缓慢,并伴肢体痠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等虚证。膝关节为肝脾肾三经所系,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膝为筋、肉、骨之大会。若久病虚赢,三阴俱损,外邪渐侵于内,留滞膝部,则膝肿痛。从病程上看,气血虚损者为早期,肝肾虚损者为晚期。从病势上看,前者轻,后者重。从症状上看,前者失丰,但未至脘削,尚可行步;后者肌肉瘦削,渐至但存皮骨,起步艰难。
(2)湿热蕴结与寒湿阻滞:二者均为风湿侵袭而致,或因浸渍于水湿之中,或因露卧于外受凉,随体质强弱转化,各有其特点。从热化者为湿热,湿热稽留,蕴结于经脉,聚于膝部,而发肿痛,从寒化者为寒湿,寒湿稽留,深伏于膝,气血阻滞,而发肿痛。从症状上看,湿热者膝部扪之有热感,面有油垢,舌苔黄腻;寒湿者膝部扪之发凉,遇阴雨天则疼痛加剧,面色青白,舌苔白滑润。
(3)热毒内攻型有两种情况,一为外伤所致,或跌伤,或击伤,或撞伤,使局部青紫,血行迟滞,瘀热生毒,发为膝肿痛;另一为风毒外侵,与血热相搏,热毒内功,发为膝肿痛。从症状上看,外伤所致膝肿痛有外伤史,膝关节红肿热痛,扪之灼手,按之皮软,热随痛减,痛随热剧,日久关节内积液增多,破溃后流出黄水或脓出如浆,起病急,愈后缓。风毒外侵所致的膝肿痛,膝两旁肿痛明显,痛势如锥,手不可近,伴发热心烦,古名“膝眼风”。
(4)湿毒积留与热毒内攻:均由毒邪内攻所致,痛势较剧。但湿为阴,热为阳,湿毒者多起病缓慢,而热毒者起病迅速;湿毒者膝关节漫肿不红,热毒者膝关节红肿明显。
本症成年入多见,但小儿也有患此症者,名日“鹤膝”,多因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薄弱,阴寒凝聚于膝部,发为肿痛。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膝眼484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阿是穴4850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梁丘4830双穴
足三里4840双穴
关元5460单穴
阿是穴4850
第3天足三里4840双穴
中脘5450单穴
阿是穴4850
神阙5460单穴
第4天血海4830双穴
阴陵泉4830双穴
气海5460单穴
阿是穴4850
第5天肾俞5460双穴
太溪4830双穴
犊鼻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艾灸体会】

艾灸对膝肿痛有较好的疗效。患者平时耍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在病情稳定期,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康复。

主穴:膝眼、梁丘、足三里、阿是穴.

配穴:气血虚损者加血海、三阴交}肝肾虚损者加肝俞、肾俞;湿热蕴结者加阴陵泉、足三里;寒湿阻滞者加膝阳关;热毒内攻者加内庭;湿毒积留者加阴陵泉.

-操作:膝眼向膝中方向斜刺0.5~1寸,余穴施以提插捻转补泻手法至产生痰、胀针感,并向关节内部传递.

方义;膝眼为经外奇穴,有祛风湿、散风寒、利关节、通经络、止痹痛之功,为治疗膝关节肿痛的效穴;梁丘为足阳明经郄穴,能疏通阳明经气,消肿止痛;足三里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之功,同时有舒筋通络、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之效,是治疗下肢痹痛之要穴,再配合阿是穴疏通局部气血,以达消肿止痛之功效.气血虚损者加血海、三阴交以补益气血;肝肾虚损者加肝俞、肾俞滋养肝肾;湿热蕴结加阴陵泉、足三里邪热除湿;寒湿阻滞者加膝阳关散寒祛湿;热毒内攻加内庭泻热毒之邪;湿毒积留者加阴陵泉以健脾利湿.


湿热两膝肿痛

陈××,男,十五岁。患两膝肿痛已四年,久治未愈。来诊时,面黄肌瘦,唇口红赤,精神萎糜,足不任地。舌质红,苔薄黄,脉象细数。以脉症合参,此风寒湿痹,迁延日久,邪气留连,经脉阻滞,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注于两膝关节而不散,致成湿热肿痛。证属热痹,治宜清热渗湿,疏利关节为主,兼以养液。处方:

沙参9克,玄参9克,猪苓9克,茯苓15克,泽泻9克,通草6克,草解9克,牛膝6克,黄柏9克,土茯苓15克,桑枝15克

嘱服五剂,并配合外治法。

外用:生草乌90克,研细末与麦面15克混合,加入适量酸醋,调匀包患处。草乌搜风胜湿,主风痛,通经络,利关节,破积聚,用麦面以作粘合;调之以醋者,《别录》谓其“主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李时珍亦云:“醋主酸收,又有散瘀解毒之功,曲直之性也。”

上方服五剂,并配合外治后,疼痛大减,肿消其半。改拟除湿清热,活血通络,分清去浊之剂。处以下方:

苍术9克,秦九5克,当归9克,杜仲15克,牛膝9克,知母9克,草解9克,苡仁15克,木瓜9克,通草5克,桑白皮9克,桑枝15克

嘱服五剂。外治法如上。

经上述治疗后,痛止肿消,诸症缓解。根据“脾主四肢”、“肺热叶焦”亦能致痿的理论,继以六君汤加麦冬益气健脾,清金保肺。连服数剂,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