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筋概述】
转筋.是以小腿肌肉(腓肠肌)的抽搐拘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状。轻者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抽搐;重者转筋入腹,腹肌疼痛。《医学入门》 中称之为“脚转筋”,俗称“抽筋”.
本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腓肠肌痉挛。
【症状】
(1)气血不足:小腿转筋,或仅见手指、足趾转筋,劳累后容易诱发,面色苍白无华,心悸不寐,气短懒言,头晕目眩,乏力纳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2)肝肾不足:多见于老年入,转筋时作,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健忘,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3)风寒外袭:转筋时作,受风寒易诱发,肢节冷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4)寒霍乱:小腿转筋,甚至转筋入腹,吐泻不止,吐泻物如米潜水样,面色苍白,眼眶凹陷,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数。
(5)热霍乱:小腿转筋,甚至转筋入腹,吐下聚作,臭秽难闻,口渴,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1)气血不足与肝肾不足均属虚证,临床表现为小腿转筋,以单侧小腿转筋多见。也可仅见于手指或足趾转筋。气血不足转筋多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衰,气血不足,筋脉失荣而致转筋,气虚见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血虚不能荣于头面,则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藏神,血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则见心悸不寐,舌质淡,脉沉细无力等气血不足之象。肝肾不足转筋多见于老年入,肝主筋,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肝肾不足则精血亏虚,筋脉失养而见转筋,腰膝痠软,又因精血亏虚耳目清窍失荣,故见头晕耳鸣、健忘。
(2)风寒外袭与气血不足相鉴别:风寒外袭转筋多由于久居寒冷之处,或涉水冒雨而致肢体、尤其是双腿感受风寒之邪。寒为阴邪,性凝滞、收引,风寒外袭,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收引拘急故见转筋,或见肢体冷痛,每受寒后多发。气血不足转筋则多兼见气短乏力,纳少懒言,心悸不寐等气血亏虚的症状,与风寒外袭所致的转筋可鉴别。
(3)寒霍乱与热霍乱中表现的转筋均属霍乱所致。霍乱之病多由于饮食不洁,秽浊疫病之邪伤及脾胃,致脾胃升降失常,清浊不分,表现为吐泻不止,津液骤亡,筋失所养而致转筋,轻者仅见于双腿,手足转筋,重者转筋入腹,腹痛拘急;寒霍乱其吐泻之物如米潜水样,手足服冷,舌淡苔白腻;而热霍乱其吐泻物臭秽难闻,发热口渴,苔黄腻,脉濡数。但无论寒霍乱或热霍乱,如吐泻不止,每致气随液脘,亡阴亡阳,病情危急,应立即采用急救措施。如经查属西医之霍乱病,需立即向防疫部门报告。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
大都 | 48 | 30 | 双穴 | |
第2天 | 阳陵泉 | 48 | 30 | 双穴 |
承山 | 48 | 30 | 双穴 |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
第3天 | 委中 | 48 | 30 | 双穴 |
昆仑 | 48 | 30 | 双穴 | |
阴谷 | 48 | 30 | 双穴 | |
第4天 | 风市 | 48 | 30 | 双穴 |
曲泉 | 48 | 30 | 双穴 | |
涌泉 | 52 | 60 | 双穴 |
【艾灸体会】
艾灸治疗转筋疗效较好,患者应注意饮食起居,多食用钙质丰富的食品,避免感受风寒,注意腿部的保暖。同时还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脾阳不足】
【症状】表现为转筋遇冷诱发,夜多昼少,畏寒喜暖,四肢不温,面色眺白或有食少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病因】为素体阳虚或喜食生冷损伤中阳。脾主肌肉四肢,脾胃阳虚气血化生不足,肝血失充,肌肉筋脉失于温养而挛缩产生转筋,夜间及遇冷脾阳更虚则易发。畏寒喜暖,四肢不温,面色觥白或有食少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细皆为脾胃阳虚之象。
【治则】为温经养血、舒筋解痉。
【方用】附子理中丸合四物汤加减:制附子9g(先煎),人参9g,干姜9g,当归15g,白芍21g,熟地黄21g,鸡血藤18g,木瓜 18g,炙甘草9g,木香9g,桂枝6g.
【分析】附子、人参、干姜温补中焦配桂枝走周身温经驱寒;四物汤生血养肝、营养筋脉;鸡血藤、木瓜舒筋解痉为治疗转筋要药;木香补而不滞,甘草调和诸药。如此筋脉得以温养,转筋自除。
【阴津亏虚】
【症状】表现为转筋并伴有口渴,鼻燥咽干,便秘,或有目干,或有盗汗,舌红干苔少,脉细数。
【病因】为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阴津不足无以化生血液,肝血失充,筋脉失养产生转筋。津亏不能上呈于口则口渴,不能润养口鼻则口渴鼻咽干燥。舌脉皆为阴虚津亏之兆。
【治则】为益阴生津、养筋解痉。
【方用】沙参麦冬汤合四物汤加减:沙参12g,麦冬12g,生地黄21g,当归15g,白芍21g,鸡血藤15g,火麻仁18g,木瓜18g,桑枝20g,砂仁12g(后下),太子参15g,木香9g。
【分析】沙参、麦冬、生地黄养阴生津;当归,白芍、鸡血藤养血柔肝息风;木瓜、桑枝舒筋通络;麻仁配当归润肠通便;太子参益气生津,助生化之源;砂仁行气化湿,以防滋阴太过碍胃。
【血虚气弱】
【症状】表现为转筋伴有手足麻木,少气乏力,面色不华,唇爪色淡,心悸眩晕,失眠梦多,舌质淡,脉细弱。
【病因】为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或产后失血失于调养,致气血不足肝失所养,肝血不能充养筋脉而至转筋;气虚则麻、血虚则木;少气乏力为气虚;面色不华、唇爪色淡为血虚;气血虚,大脑失充、心神失养则心悸眩晕、失眠梦多;舌脉更是印证。
【治则】为补气养血、止痉安神。
【方用】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5g,黄芪21g,阿胶9g(炸化),当归15g,白芍21g,木香9g,木瓜21g,鸡血藤15g,枣仁21g,砂仁12g(后下),炒麦芽15g,合欢皮21g。
【分析】党参、白术、黄芪补气;阿胶、当归、白芍养血;木瓜、鸡血藤舒筋活络;木香、砂仁、麦芽行气开胃,使补而不滞;合欢皮安神。肝体得养,筋脉得舒,转筋自止。
【湿热淫筋】
【症状】表现为转筋伴有头昏头沉,腕闷纳呆,口黏口苦,渴不欲饮,大便溏而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病因】为感受湿热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生湿热。湿热外淫,阻闭筋脉则转筋;湿热内蕴,脾胃不和则腕闷纳呆;湿热蒙蔽清窍则头昏头沉;湿热上泛于口则口黏口苦,湿热伤津则渴不欲饮;湿邪下趋大肠则便漕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乃湿热之象。
【治则】为清热祛湿、舒筋通络。
【方用】自拟湿热转筋方:蚕沙10g,木瓜20g,荷叶12g,芦根20g,生薏苡仁15g,桑枝20g,块滑石20g,佩兰15g,车前子12g,白芍15g,当归15g,鸡内金15g,炒麦芽15g,木香12g,厚朴12g。
【分析】蚕沙、木瓜、生薏苡仁、桑枝祛风除湿、和络止痉;滑石、佩兰、车前子清热祛湿;白芍、当归补肝血而柔肝体;鸡内金、炒麦芽、木香、厚朴导滞化湿。诸药并用起到清热祛湿、舒筋通络的功用,转筋自解。
1.人参莲子扁豆粥
食材:准备去芯的莲子、白扁豆、梗米和人参。
制作方法:首先把去芯的莲子和白扁豆用清水洗干净,放入锅中,然后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煮开。随后加淘洗干净的梗米和人参,用中火熬煮至米熟,最后成粥即可食用。
2.虾皮豆腐汤
把准备好的虾皮洗干净后用水泡发,豆腐切成方块状,将虾皮、豆腐放入锅中翻炒,再加葱花、料酒和姜末。差不多时加适量的水烧成汤,最后再加点调味品调味即可。
3.虾皮油菜炒香干
把虾皮和油菜清洗干净,香干切成丝。锅中放入适量油,油热后放香干、虾皮和油菜一起翻炒,炒的差不多时,放盐和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4.牛奶蛋黄汤
准备蛋黄、牛奶、面粉、熟猪肉、熟鸡肉,鸡汤和盐。首先把熟猪肉和面粉炒成面浆,然后把鸡汤放至锅内,用大火烧滚加牛奶、味精和盐。最后把蛋黄放入锅内,把鸡肉片分别装在四个碗中,盛汤,可以分四次食用。
5.牛血炖豆腐
准备豆腐和加工过的固体牛血,分别切成片。在锅中加入适量水放豆腐和牛血,一起煮炖成汤,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添加调味品,熟时就可以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