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颤

所属科室:四肢症状
所属部位:腿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10:21:20 AM

【足颤概述】
一足或双足震颤动摇称为足颤。属震颤病门。颤即为动摇之意,《内经》 中称“掉”。震颤的专述首见于清代《张氏医通》,但仅有头动,手足动,而无足颤。 本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帕金森病、震颤麻痹等疾病。

【症状】

(1)血虚风动:足颤动,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或下肢麻木,舌淡红,苔薄,脉细。
(2)风寒湿侵:足颤动,有痛感,恶风寒,肢体紧困不舒,四末不温,舌淡黯红,苔薄白而润,脉弦紧,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血虚风动者多见于老年入。年老气血已衰,血虚不能荣养筋脉,风从内生,可发为足颤。主要表现为足颤不能随意停止,起病较缓,素有头晕目眩、心悸征忡等血虚的症状,或者兼有血不荣筋之麻木。
(2)风寒湿侵者多见于青壮年。有明显的风寒湿邪侵淫的因素,或因躯体感受风寒之邪,或因足部受水湿浸渍,风性善动,湿性就下,寒性凝滞,风寒湿三气杂至,经络受邪,气血阻滞,筋脉失于荣养,而发为足颤,辨证要点为:起病急骤,足颤且有痛感,时颤时止。感受风寒者兼见恶风寒,头身痛等风寒表证,水湿浸渍者兼见患足肿痛,皮色黯青,全身症状不多。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昆仑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期门5240双穴
阳陵泉483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肾俞5460双穴
关元5460单穴
太溪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艾灸体会】

艾灸对足颤有一定的疗效,病程较短者疗效较好。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应量力进行活动。加强营养,保持心情舒畅。

【鸡鸣散】

槟榔7枚,橘红30克,木瓜30克,吴茱萸9克,苏叶9克,桔梗15克,生姜15克

1.若见自汗恶风,脉浮缓,属风湿偏盛者,加桂枝、防风以祛风胜湿;

⒉若见无汗身痛,脉沉迟者,属寒湿偏盛宜加肉桂、附子以温散寒湿;

3.若脚气冲心,胸闷,泛恶者,可去紫苏、陈皮、桔梗之升散,加用肉桂、沉香、附子、制半夏以温散寒湿,降其逆气。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1)

[组成]槟榔七枚(15g),陈皮木瓜各一两(各12g),吴茱萸二钱(3g),紫苏茎叶三钱(4g),桔梗半两(6g),生姜和皮半两(6g)

[用法]上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留一碗半,去滓;用水二碗,煎滓取一小碗。两次以煎相和,安顿床头,次日五更分二三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亦得,服了用饼饵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吃亦可。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一碗许黑粪水,即是肾家感寒湿毒气下来也。至早饭前后,痛住肿消,但只是放迟迟吃物,候药力过。此药不是宣药,并无所忌。

[功用]行气降浊,宣化寒湿。

[主治]

1.湿脚气。足胫肿重无力,麻木冷痛,行动不便,或挛急上冲,甚至胸闷泛恶。2.风湿流注。发热恶寒,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

【当归四逆汤】

当归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9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红枣12枚

1.若腰、股、腿、足疼痛属血寒凝、脉络不通者,可酌性加牛膝、鸡血藤、木瓜以活血通络;

⒉.若内有久寒,兼水饮呕逆者,可加吴茱萸、生姜以温胃散寒止呕;

3.若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或男子寒疝者,可加乌药、茴香、高良姜、香附以理气散寒止痛。(《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桂枝三两去皮(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3g)甘草二两炙(6g)通草二两(6g)大枣二十五枚擘(8枚)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局部青紫,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或麻木,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