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

所属科室:外科
所属部位:

更新时间 : 2/4/2021 10:34:03 AM

【坐骨神经痛概述】
坐骨神经痛由腰4~骶3神经根组成,进入骨盆后在骶骼关节前经过,从坐骨大孔穿出梨状肌达臀部,沿股部后面至股后下1/3处分为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胫神经沿小腿后面下行至足底。腓总神经沿小腿前外侧至足背。坐骨神经痛系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病因尚未明确,且较少见;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则多见于椎管内病变及椎间盘、脊椎病变(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或盆腔及骨盆疾患(引起干性骨神经痛)。本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 灵枢》称为“周痹”。

【症状】

坐骨神经痛以受风寒之邪最为多见。其症为一侧下肢疼痛,其痛沿坐骨神经通路(腰臀大肌后侧、小腿后外侧、踝关节后外侧、足背足掌、趾端)放散,疼痛,灼热,常因行走、弯腰、咳嗽、喷嚏、下蹲而使疼痛加剧,患者站立时体位多向健侧倾斜。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疼痛点47-5250-70

八髎47-5340-60左右共八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关元48-5450-70单穴
第2天疼痛点47-5250-70

环跳47-5250双穴

委中42-484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3天秩边45-4850双穴

肾俞47-5350-7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4天承扶45-5040-50双穴

阳陵泉45-4840双穴

疼痛点47-5250-70

神阙48-5550-70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发病期间应注意腰部的保护,避免弯腰搬运重物。

【案例】

刘某,男,40岁。
主诉:左腰腿痛已反复发作2年,疼痛加重1个月。
刻诊:以左下肢后侧痛为主,呈阵发性、刀割样剧痛,行走不便。左腰部第3腰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呈30°。诊断为坐骨神经痛。
艾灸:隔物灸仪施灸,处方见上。当天灸完疼痛减轻,3个循环后疼痛消失,坚持施灸1月,治愈。


【体针】

取穴:主穴:环跳(或秩边)、阳陵泉。配穴:邪犯足太阳经加委中、八醪、承山、昆仑、殷门;邪犯足少阳经加绝骨、丘墟;久痛加肾俞。

操作:主穴均取,酌加配穴。环跳深刺,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使针感放射至足底或足趾;阳陵泉亦须深刺,以同样手法使针感达足背。余穴针感也务求向远端放射。一旦气至,即行留针,留针时间视疼痛剧烈程度20~60分钟不等,每隔5~10分钟捻转提插1次。一般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或隔日1次,重者每日可2次。10~15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1164例,总有效率在88.8%~99%之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电针】

取穴:主穴:坐骨神经投影点(下称投影点)、环跳、腰4、5夹脊。配穴:干性加阳陵泉,条口透承山;根性加委中、承扶。

投影点位置:在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至股骨大粗隆连线中点稍下1/3处。

操作:主穴每次取一穴,干性取投影点或环跳,根性取夹脊穴,分别酌加配穴。投影点用4寸长银针以70度角刺人,针尖稍斜向内侧,使针感放射至足趾,余穴亦须深刺,引发传导针感。接通电针仪,断续波,频率240~400次/分,强度以能耐受为度,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

疗效:以上法共治疗226例,总有效率为95.7%~97%.

【刺血】

取穴:分两组。甲组:环跳、腰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下髎;乙组:承扶、殷门、委中、委阳、阳交、绝骨、跗阳、丘墟、昆仑。

操作:甲组偏重于治根性坐骨神经痛,每次取1~2穴;乙组偏重于治干性患者,每次取2~4穴。以16号三棱针消毒后,于所选穴位或穴周静脉血管点刺出血,深约1~3分,环跳3~6分。血止拔罐,约2~3分钟去罐。首次治疗出血量可在40~60毫升左右,第二、三次可略少,约10~30毫升。隔2~3天治第二次,之后一般应间隔7~10天。

疗效:共治疗580例,总有效率为93.7%~96%.

【穴住注射】

取穴:主穴:太肠俞、环跳、殷门。配穴:太阳经型加委中、承山、昆仑;少阳经型加委阳、阳陵泉、绝骨。

操作:以醋酸强的松龙25毫克加1%普鲁卡因10毫升、当归注射液2毫升混合摇匀,进行穴注,每次选4~5穴。大肠俞注药3毫升,余穴均2毫升。7日注射1次,5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1000例,基本治愈愈642例,有效306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为94.8%.

【针刺疗法】

1.施治原则:以疏导经气为主。

2.取穴:肾渝、白环渝、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昆仑、绝骨、阿是穴、腰3~5夹脊穴。每次选用3~5穴,视证补泻。亦可于针刺得气后加用低频脉冲电针机,以连续波刺激穴位15~20min。

3.疗程: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中药处方(—)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方名】髑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昌广振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方名】通经止痛汤。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出处】李治方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方名】驱痹汤。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出处】李述文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方名】蛇蝎汤。

【组成】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出处】王健民方。

中药处方(七)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芫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程广里方。

中药处方(八)

【辨证】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组成】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宋新家方。

中药处方(九)

【辨证】气血两虚,寒湿痹阻。【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方名】坐骨丸。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出处】章次公方。

中药处方(十)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方名】痛痹汤。

【组成】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石正仿方。

中药处方(十—)

【辨证】风寒湿痹,阻滞经络。【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方名】新方桂枝汤。

【组成】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志斌方。

中药处方(十二)

【辨证】风寒湿邪,阻闭经络。【治法】散寒利湿,驱风通络。【方名】当归回逆汤。

【组成】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曾绍裘方。

中药处方(十三)

【辨证】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方名】加味桂乌汤。

【组成】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祝汉臣方。

中药处方(十四)

【辨证】寒凝气滞,瘀阻经脉。【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方名】加减阳和汤。

【组成】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苟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尚尔寿方。

中药处方(十五)

【辨证】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方名】加味苟药甘草汤。

【组成】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罂粟壳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玉明方

治疗坐骨神经痛经验方

疼痛多先于臀部或下腰部,然后沿大腿后面而至足部,夜间疼痛增剧。

柴胡9克―桂枝9克杭芍9克当归15克茴香9克茯苓9克元胡6克泽泻6克川楠子6克熟附子9克甘草3克生姜3克

每日—剂,每剂煎三次;连服三至五剂

蜜汁木瓜

【配方】木瓜,蜂蜜,生姜。将木瓜洗净,去皮切片,放入锅中,加水调适量蜂蜜至300毫升,放生姜煮开,微火煮约10分钟即可。喝汤食木瓜,量自酌。

【功效】祛风利湿、舒筋止痛。适用于湿痹痉挛、手足关节疼痛者常服。

木瓜薏仁粥

【配方】木瓜,薏苡仁,白糖适量。将木瓜、薏苡仁洗净后放人锅中,加水200毫升,用文火炖至薏苡仁熟烂,加糖,稍炖即可。

【功效】祛风利湿、舒筋利湿止痛。适用于手足痉挛、活动不利、不得屈伸之风湿痹症。

桑鸡汤

【配方】鸡肉,桑枝,绿豆。将鸡肉、桑枝、绿豆洗净,并将桑枝切断,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清炖至肉烂,以盐、姜等调味,饮汤食肉,量自酌。

【功效】清热通痹,益气补血,适用于湿热痹证、热不甚而正已虚者。

猪肉鳝鱼羹

【配方】杜仲,黄鳝,猪肉,葱、姜、料酒、香菜等适量。先将杜仲水煎去渣取汁备用;将黄鳝去肠肚洗净、切段;将猪肉剁成末,放油锅内炒,加水及杜仲汁,放人鳝鱼段、葱、姜、料酒,烧沸后改文火煮,加醋起锅,撒上香菜。

【功效】补肝肾。


立即观看 6/30/2021 3:30:06 PM
立即观看 6/30/2021 3:28:03 PM
立即观看 6/30/2021 3:26:57 PM
立即观看 6/30/2021 3:32:54 PM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百病调理

26 0

立即观看 6/30/2021 3:28:36 PM
立即观看 6/30/2021 3:29:36 PM

坐骨神经痛如何调养

百病调理

24 0

立即观看 6/30/2021 3:29:04 PM

坐骨神经痛如何缓解

百病调理

23 0

立即观看 6/30/2021 3:30:34 PM
立即观看 6/30/2021 3:27:30 PM

坐骨神经痛如何取穴

百病调理

15 0

立即观看 6/30/2021 3:31:54 PM
立即观看 6/30/2021 3:32:19 PM

坐骨神经痛怎么吃药呢

百病调理

12 0

立即观看 6/30/2021 3:34:04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