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所属科室:外科
所属部位:

更新时间 : 2/4/2021 10:38:00 AM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概述】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又称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指咀嚼肌平衡失调,颞下颌关节各组织结构之间运动失常而引起的疼痛,张口受限,弹响等综合征。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单侧较多见。是口腔面颊部的常见多发病。

【症状】

开口运动异常,开口与咀嚼运动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出现疼痛,有明显压痛,关节运动时发生弹响或杂音。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局部痛点42-4850

牵正42-4850双穴

合谷45-484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按语】

本病早期灸法治疗效佳,晚期关节有破坏,艾灸可减轻症状。平时注意保暖,避免风寒刺激。及时修复缺牙,保持正常的咬合关系。

【案例】

刘XX,20岁。
主诉:2个月前双侧颞颌关节感觉不适,继而出现张口受限,耳前疼痛,现不能正常开口。医院双侧颈下颔关节X线片报告:骨质及关节未见异常改变。诊断为翼外肌痉挛。
刻诊:患者颔面部发育正常,开口度1.2厘米,开口型直,双侧颞颔关节区压痛明显,下颌不能做前伸及侧方运动。关节区未闻及弹响。
治疗:艾灸,取穴见上。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患者张口、侧方及前伸运动恢复正常,疼痛消失。开口度3.5厘米。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下关、嚼中、听宫。

配穴:通里、太阳、足三里、合谷。

嚼中穴位置:下关穴与颊车穴连线之中点。(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取配穴,每次选3~4穴。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先直刺入,用轻微的手法捻转提插,至得气后,即以中强刺激,作平补平泻手法1~2分钟,使针感强烈。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手法同上。去针后,再在压痛明显处按摩1~3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失,功能基本正常;有效:疼痛减轻,一种或—种以上症状消失,功能较前好转;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变。共治疗133例,痊愈125例(94.0%),显效4例(3.0%),无效4例(3.0%),总有效率为100%,痊愈率达94.0%。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外关、耳门、颊车。配穴:合谷。

(二)治法

主穴按损伤情况选取。翼外肌功能亢进或/和痉挛及其合并关节后区损伤者,取同侧外关;关节后区损伤取耳门穴;翼内肌痉挛取颊车穴。另外配合谷。快速进针,得气后给予中强刺激,同时令患者活动患部,留针3~5分钟,再作1次运针,取出。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145例,痊愈133例(91.8%),有效6例(4.1%),无效6例(4.1%),总有效率为95.8%,痊愈率达91.8%。

【针灸】

(—)取穴

主穴:听宫、听会、下关、阿是穴、颊车。配穴:肝俞、肾俞、足三里、合谷。

阿是穴位置:病损局部。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2~3穴,酌加配穴1~2穴。以28号1.5~2寸毫针,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然后留针,用1寸长之艾条段置于主穴之针柄上,从下端点燃,燃完为止,如患者觉太烫,可在下方置一硬纸片。阿是穴不针,用艾条1根,燃着后作雀啄或回旋灸法,每次4~5分钟,局部潮红为宜。每次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停治4~5日,继续下一疗程。(三)疗效评价

共治49例,其中4例,仅艾灸阿是穴获得痊愈。余44例。痊愈30例(68.2%),显效10例(22.7%),有效3例(6.8%),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

【电针】

(—)取穴

主穴:分2组。1、上关、耳门、翳风;2、下关、听宫、颊车。

配穴:合谷。患侧肌萎缩加足三里、内关;病久患侧颌面隆起加地仓、大迎;伴头痛,加太阳、头维、率谷。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1组,均针患处,配穴一般取双合谷,据症酌加。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以采用G-6805治疗仪为好),面部穴接阴极,肢体穴接阳极,亦可上部穴接阳极,下部穴接阴极。电压8~12伏,用疏密波,电流强度宜逐渐由弱至强,以患者可忍受为度。如因偏咀嚼久引起颌面部两侧不对称,即患侧颌面隆起者,可先重泻合谷后,再通电刺激。通电时间为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歇3日后再继续下—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68例,电针1次张闭口障碍减轻者68例,9次后张口障碍及关节区疼痛消失者52例,关节弹响均在12次后逐渐消失。

【耳针】

(一)取穴

主穴:颞颌点。

配穴:面颊、上颌、下颌、三焦、肝、胆。

颞颌点位置:位于对耳屏处耳软骨弯曲部的外缘突出点,相当于《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之对屏尖区。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如效不显,酌加配穴。探得敏感点后用30号5分针,直刺进针,即有明显疼痛,疼痛愈明显,效果愈好,如无疼痛感,可在原位提针,使针尖略移位,直至探索到疼痛点为止。针刺病痛一侧,如两侧疼痛,可针双侧。留针20分钟,中间捻针1次,强度以各人耐受情况决定。亦可以用0.7×0.7厘米正方形小胶布,内置王不留行籽或磁珠—粒,贴于该穴,即行按压,患者感觉明显疼痛为佳,无疼痛,可在原位作前、后、上、下移动,探索到疼痛为止,按压时间15~20分钟。据病痛情况取—侧或两侧。配穴每次取3~4穴,用上述耳穴压丸法。耳针和压丸均为隔2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治疗1~2次,三项主症(疼痛、弹响、张口受限)消失;有效:治疗3次以上,仍有一项主症存在,但已减轻;无效:治疗三疗程,三项主症均未改善。

共治175例,其中123例,仅用主穴,并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56例(45.5%),有效60例(48.8%),无效7例(5.7%),总有效率为94.3%。另50例尚配合体针治疗,结果痊愈49例(98%),无效1例(2%)。

【穴位埋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为压痛点,多在髀状突外侧。(二)治法

选34号5毫米长之皮内针,局部消毒后,将其刺入阿是穴,用胶布固定,并作按压,使之有明显酸胀感。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1~2次,每周换埋2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30例,显效23例(76.7%),有效3例(10.0%),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为86.7%。


【偏方一】归芷香药散

【来源】中华理疗杂志,1990,13(3):181

【组成】当归6克,白芷、乳香、没药、细辛、薄荷各6克,香附15克,红花15克,丝瓜络15克

【功用】活血化瘀,通络去疼.

【主治】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初、中期,开口运动障碍,以疼痛为主者.

【方解】白芷、细辛、香附、薄荷行气活血;当归、乳香、没药、红花活血;丝瓜络通络去疼.

【用法】将上药浸于95%乙酵100毫升中2周,过滤备用.把青霉素小瓶磨去瓶底,制成药罐.治疗时把药液倒入瓶中,扣于患部压痛处,继用注射器吸岀瓶中空气,药罐即吸附于患部,同时头偏向对侧使药液浸润患部皮肤.每日1次,毎次20~30分钟,7次为1疗程.

【按】治疗期间患者忌咬硬协避免张口过大;对青霉素易敏者,应选用其它药罐,有病灶牙时应及时处理

【偏方二】三七地龙青

【来源】中药贴敷疗法

【组成】三七4.5克,地龙5克,白芷3克,红花3克,乳香5克没药5克,血竭6克桃亻10克,钻地风6克,市售黑膏药500克

【功用】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方解】白芷行气活血止痛;地龙、三七、红花、乳香、没药、血竭、桃亻、钻地风活血通络.

【用法】先将上药共研细末,把药粉和入溶解在膏药内,然后用绒布和油纸制成长2厘米,宽1.5厘米大小膏药备用.用对应把制成之膏药在饭锅内烊化(切勿火烤)敷贴于患侧下关穴处,7天换药1次,可连续用3~6张膏药.该法对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具有活血止痛作用.

【按】膏药温度不可太高,避免伤及面部皮肤,如皮肤烫伤应即停用此以待皮肤伤好后酌情治疗.

【偏方三】活血舒筋散

【组成】当归、白芷、薄荷、丝瓜络各15克,乳香、没药各9克,田三七、红花香附、川芎9克

【功用】活血舒筋、散寒止痛.

【主治】颞领关节功能紊乱症.

【方解】白芷、香附、薄荷行气活血止痛;当归、丝瓜络、乳香、没药、田三七、红花、川芎活血舒筋,散寒止痛

【用法】将上药碎为粗末分成2包,用小布袋装好密封,入蒸笼加热,趁热敷于关节区肌肉处.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次为1疗程.

【按】药包温度应控制在56~60℃之间,以病人能耐受为好.

【偏方四】新活血灵汤

【来源】孙文山河北中医,1994,(5):23.

【组成】当归、川续断、威灵仙各10克,红花6克,桃亻、桂枝各8克.

【加减】损伤早期局部肿胀者加丹参;起病于风寒或寒冷天气痛剧者加全蝎防风、白附子;肾气不足者加狗脊、仙灵脾;内热口干减桂枝、红花,加丹皮、丹参.

【功用】化瘀通络,除痹止痛.

【主治】颞颌关节紊乱症.

【方解】当归、川续断、威灵仙、红花、桃仁化瘀通络,除痹止痛;桂枝温经通络.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

立即观看 8/6/2021 10:14:34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