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闾痛

所属科室:背腰症状
所属部位:腰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10:45:07 AM

【尾闾痛概述】
尾闾上连腰脊,下接尾骨,尾闾部位的疼痛称之为尾闾痛或尾骶痛。尾闾痛与腰痛关系较为密切,常由于腰痛而牵掣尾闾痛,或因尾闾痛而掣及腰痛。临床称为腰骶痛或腰尻痛。 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腰骶椎部疾病、强制性脊柱炎等等。

【症状】

(l)气滞血瘀:多数有明显的挫伤史,尾闾部终痛剧烈,痛掣腰部,功能活动障碍,不能俯仰转动,行走步履艰难,不能平卧及翻身,多数兼见食欲减退,大便秘结,舌黯,脉紧。
(2)肾气亏虚:疼痛的症状较轻,不影响功能活动,尾闾部多伴有痠楚不适感,若由于损伤而诱发者,症状较为明显,疼痛以骶部为甚,或伴有遗尿,舌淡胖,脉沉细弱。

【病因分析与鉴别】

(1)气滞血瘀常见于中年体胖的女性,有明显的跌扑挫伤史,起病突然,疼痛剧烈,尾闾部尤其是尾部压痛明显,急性期,瘀血内聚,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这是由于挫伤时尾骨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骨折的缘故。急性期后,尾闾部轻度疼痛,遇劳累寒冷则加重。
(2)肾气亏虚者,多由于先天不足,骶骨未能完全闭合,因劳累或损伤而诱发,起病缓慢,疼痛症状不严重,可伴有遗尿。
二者相鉴别,气滞血瘀者有明显挫伤史,起病突然且疼痛剧烈;肾气亏虚者无明显外伤史,多因劳累或损伤诱发,起病缓慢,疼痛不甚剧,伴有肾气不足的遗尿。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大肠俞5440双穴
昆仑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压痛点5460
第2天八髎穴5460双穴
关元5460单穴
太冲4830双穴
压痛点5460
第3天肾俞5460双穴
秩边50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压痛点5460
第4天膈俞5450双穴
志室545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压痛点5460



【艾灸体会】

尾闾痛患者应注意休息,有外伤导致的尾闾痛应及时进行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鸡鸣散】

槟榔7枚橘红30克,瓜30克,吴茱萸9克,苏叶9克,桔梗15克,生姜15克

1.若见自汗恶风,脉浮缓,属风湿偏盛者,加桂枝、防风以祛风胜湿;

2.若见无汗身痛,脉沉迟者,属寒湿偏盛宜加肉桂、附子以温散寒湿;

3.若脚气冲心,胸闷,泛恶者,可去紫苏、陈皮、桔梗之升散,加用肉桂、沉香、附子、制半夏以温散寒湿,降其逆气。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1)

[组成]槟榔七枚(15g),陈皮木瓜各一两(各12g),吴茱萸二钱(3g),紫苏茎叶三钱(4g),桔梗半两(6g),生姜和皮半两(6g)

[用法]上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留一碗半,去滓;用水二碗,煎滓取一小碗。两次以煎相和,安顿床头,次日五更分二三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亦得,服了用饼饵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吃亦可。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一碗许黑粪水,即是肾家感寒湿毒气下来也。至早饭前后,痛住肿消,但只是放迟迟吃物,候药力过。此药不是宣药,并无所忌。

[功用]行气降浊,宣化寒湿。

[主治]

1.湿脚气。足胫肿重无力,麻木冷痛,行动不便,或挛急上冲,甚至胸闷泛恶。

2.风湿流注。发热恶寒,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

【桃核承气汤】

桃仁8.5克,大黄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芒硝6克

1.若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留滞,疼痛不能转侧者,可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以活血祛瘀止痛;

2.月经不调或经闭属实者,可加当归、红花以活血调经;

3.用于内火热上工攻之目赤、齿痛、头痛、吐政等,可加黄芩、黄连、栀子以泻火解毒。(《伤寒论》)

[别名]桃仁承气汤(《伤寒括要》,录自《医方类聚》卷54)。

[组成]桃仁去皮尖五十个(12g),桂枝去皮二两(6g),大黄四两(12g),甘草炙二两(6g),芒硝二两(6g)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功用]破血下瘀。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儋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等。

【大成汤】

别名大承气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处方大黄120克川芒消甘草陈皮红花当归苏木本通各6O克枳壳120克厚朴少许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主受伤甚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5毫升,煎10~15分钟,去滓温服。不拘时。

大小便未通者,加朴消。

注意孕妇、小儿莫服。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