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闾痛概述】
尾闾上连腰脊,下接尾骨,尾闾部位的疼痛称之为尾闾痛或尾骶痛。尾闾痛与腰痛关系较为密切,常由于腰痛而牵掣尾闾痛,或因尾闾痛而掣及腰痛。临床称为腰骶痛或腰尻痛。
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腰骶椎部疾病、强制性脊柱炎等等。
【症状】
(l)气滞血瘀:多数有明显的挫伤史,尾闾部终痛剧烈,痛掣腰部,功能活动障碍,不能俯仰转动,行走步履艰难,不能平卧及翻身,多数兼见食欲减退,大便秘结,舌黯,脉紧。
(2)肾气亏虚:疼痛的症状较轻,不影响功能活动,尾闾部多伴有痠楚不适感,若由于损伤而诱发者,症状较为明显,疼痛以骶部为甚,或伴有遗尿,舌淡胖,脉沉细弱。
【病因分析与鉴别】
(1)气滞血瘀常见于中年体胖的女性,有明显的跌扑挫伤史,起病突然,疼痛剧烈,尾闾部尤其是尾部压痛明显,急性期,瘀血内聚,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这是由于挫伤时尾骨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骨折的缘故。急性期后,尾闾部轻度疼痛,遇劳累寒冷则加重。
(2)肾气亏虚者,多由于先天不足,骶骨未能完全闭合,因劳累或损伤而诱发,起病缓慢,疼痛症状不严重,可伴有遗尿。
二者相鉴别,气滞血瘀者有明显挫伤史,起病突然且疼痛剧烈;肾气亏虚者无明显外伤史,多因劳累或损伤诱发,起病缓慢,疼痛不甚剧,伴有肾气不足的遗尿。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大肠俞 | 54 | 40 | 双穴 |
昆仑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压痛点 | 54 | 60 | ||
第2天 | 八髎穴 | 54 | 60 | 双穴 |
关元 | 54 | 60 | 单穴 | |
太冲 | 48 | 30 | 双穴 | |
压痛点 | 54 | 60 | ||
第3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秩边 | 50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压痛点 | 54 | 60 | ||
第4天 | 膈俞 | 54 | 50 | 双穴 |
志室 | 54 | 5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压痛点 | 54 | 60 |
【艾灸体会】
尾闾痛患者应注意休息,有外伤导致的尾闾痛应及时进行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鸡鸣散】
槟榔7枚橘红30克,瓜30克,吴茱萸9克,苏叶9克,桔梗15克,生姜15克
1.若见自汗恶风,脉浮缓,属风湿偏盛者,加桂枝、防风以祛风胜湿;
2.若见无汗身痛,脉沉迟者,属寒湿偏盛宜加肉桂、附子以温散寒湿;
3.若脚气冲心,胸闷,泛恶者,可去紫苏、陈皮、桔梗之升散,加用肉桂、沉香、附子、制半夏以温散寒湿,降其逆气。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1)
[组成]槟榔七枚(15g),陈皮木瓜各一两(各12g),吴茱萸二钱(3g),紫苏茎叶三钱(4g),桔梗半两(6g),生姜和皮半两(6g)
[用法]上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留一碗半,去滓;用水二碗,煎滓取一小碗。两次以煎相和,安顿床头,次日五更分二三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亦得,服了用饼饵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吃亦可。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一碗许黑粪水,即是肾家感寒湿毒气下来也。至早饭前后,痛住肿消,但只是放迟迟吃物,候药力过。此药不是宣药,并无所忌。
[功用]行气降浊,宣化寒湿。
[主治]
1.湿脚气。足胫肿重无力,麻木冷痛,行动不便,或挛急上冲,甚至胸闷泛恶。
2.风湿流注。发热恶寒,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
【桃核承气汤】
桃仁8.5克,大黄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芒硝6克
1.若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留滞,疼痛不能转侧者,可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以活血祛瘀止痛;
2.月经不调或经闭属实者,可加当归、红花以活血调经;
3.用于内火热上工攻之目赤、齿痛、头痛、吐政等,可加黄芩、黄连、栀子以泻火解毒。(《伤寒论》)
[别名]桃仁承气汤(《伤寒括要》,录自《医方类聚》卷54)。
[组成]桃仁去皮尖五十个(12g),桂枝去皮二两(6g),大黄四两(12g),甘草炙二两(6g),芒硝二两(6g)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功用]破血下瘀。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儋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等。
【大成汤】
别名大承气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处方大黄120克川芒消甘草陈皮红花当归苏木本通各6O克枳壳120克厚朴少许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主受伤甚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5毫升,煎10~15分钟,去滓温服。不拘时。
大小便未通者,加朴消。
注意孕妇、小儿莫服。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