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门不合

所属科室:儿科
所属部位:头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10:57:01 AM

【囟门不合概述】
囟门不合,又称“囟解”、“囟开不合”、“解颅”,是指小儿到一定年龄后,囟门应合不合,头缝开解,以致囟门较正常为大的症状。 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如果发育正常,则颅骨大都在出生后6个月时开始骨化,后囟在2~4个月闭合,前囟在l岁至1岁半时闭合,如延迟闭合,则属本症。 常见于西医的小儿脑积水等病。

【症状】

(l)肾虚髓弱:前囟宽大,颅缝裂开,神情迟钝,头额青脉暴露,甚者头颅日渐胖大白亮(二三岁幼孩头大如八九岁时),体瘦颈细项软,其头偏倒,并常见眼珠下垂,白睛特别显露,目无神采,舌质淡白,脉象沉细无力,指纹淡滞,若因病后髓热而至囟门不合,则可兼见手足心热,烦燥不安,口干舌红,脉细数,指纹紫滞。
(2)脾虚失调:前囟宽大,边缘软化,颅骨缝增宽,头呈方形,纳呆乏力,面色萎黄,肌肉松弛,形体消瘦,头发干枯而成束状,多在夜间多汗,体重不增或渐减,并常常有语迟、夜盲的症状出现,舌质淡红,脉细弱无力,指纹淡。

【病因分析与鉴别】

(l)小儿囟门不合,一般均见有头大异常,头皮光亮,青筋暴露,形体消瘦,智力迟钝等症。然肾虚髓弱之囟门不合,多因先天胎赋不足。生后,囟门逾期不合,反而逐渐加宽开解,头颅明显增大,以致头皮光亮,青脉暴露,眼楞紧小,目珠下垂呈日落状,白多黑少;由于肾阳不振,浊阴不降,饮邪上犯于脑,以致胃气逆上,故常兼见呕吐。也有因病后肾虚,水不胜火,火气上蒸,其髓则热,髓热而解,因此囟门应合不合,或合后又再解开,逐渐膨大而成此症,常有阴虚火旺之兼症。
(2)脾虚失调之囟门不合:多因乳食不节,喂养不当,阳光不足,营养失调,或其他疾病导致气液消耗过度,脾胃功能失调,生化无源,骨骼失养以致囟门不合。临床见有腹部胀大,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饮食异常等疳积特征,且头缝开解之程度较肾虚仙弱之囟门不合小。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4830单穴
足三里4820双穴
神阙4830单穴
第2天命门4830单穴
关元4830单穴
神阙4830单穴
第3天脾俞4830双穴
章门4830双穴
神阙4830单穴
第4天肝俞4830双穴
阳陵泉4820双穴
神阙4830单穴
第5天肺俞4830双穴
太渊4820双穴
神阙4830单穴
第6天心俞4830双穴
膻中4830单穴
神阙4830单穴
第7天四神聪4830双穴
悬钟4820双穴
神阙4830单穴


注:隔两层以上衣服灸,夏天施灸,也必须隔两层以上布灸,温度46~48度即可

【艾灸体会】

应该做好产前检查,预防难产,分娩时避免产伤,防止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提倡优生优育,加强对婴儿护理,注意寒温调摄,防止各种感染,对患儿加强观察,注意囟门的变化。每日侧量头围,了解病情的发展。


(一)肾气亏损

  1,临床表现:头颅明显增大,囟门宽,颅缝开解。面色淡白,神情呆钝,目无神采,眼球下垂呈落日状,头大颈细,前倾不立。舌淡苔少,指纹淡青。

  2,病因病机:先天胎禀怯弱,肾气亏损。脑髓失充。

  3,治法:补肾益储。

  4,方剂:补肾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熟地10g,山萸肉10g,茯苓10~15g,山药10~15g,泽泻10~lSg,车前子10g,牛膝10g,鹿角胶10g(烊冲),当归10g。

  方义: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肾滋阴,牛膝强壮筋骨,茯苓、泽泻、车前于健脾利水,鹿角胶、当归补血养髓。

  加减:气虚神疲乏力,加黄芪、党参补气:头围增大,颅缝开解,加大茯苓、泽泻、牛膝用量:眼球震颤,视力模糊,加枸杞子、菟丝子、决明子、菊花补肾明目:筋骨软弱,加杜仲、川断补益肝肾:手足心热,口干舌红者,加生地、石斛养阴清热。

  5、变通法:若小儿先天颅裂、脊柱裂,并发脑积水者,可用鹿角胶合剂(经验方)补肾养髓利水,药用鹿角胶、牛膝、山萸、山药、熟地、当归、茺蔚子、泽泻、茯苓、猪苓,并配合外科手术治疗。

(二)肾虚肝旺

  1、临床表现:颅缝裂开,前囟宽大。眼球下垂,白多黑少,目无神采,心烦不安,手足心热,筋惕肉瞤,时或惊叫。舌红,指纹紫红。

  2,病因病机: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

  3,治法:滋肾养阴,平肝息风。

  4、方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合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白芍10~15g,甘草6g,龟甲15g(先煎),鳖甲15g(先煎),牡蛎15g(先煎),熟地10~15g,麦冬10~15g,山萸肉10~15g,山药10~15g,知母10g,黄柏6g,茯苓10~15g,泽泻10~15g。

  方义:熟地、麦冬、山药、萸肉滋肾补阴,知母、黄柏清降相火。鳖甲、牡蛎、龟甲育阴潜阳,白芍、甘草缓肝舒筋,茯苓、泽泻健脾渗利。

  加减:阴虚发热加玉竹、白薇退虚热,心烦不安加琥珀糟、珍珠母,筋惕肉瞤、时作惊叫加天麻、钩藤、僵蚕平肝息风。

  5,变通法:肾虚髓热,口干舌红,手足心热,可服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滋肾养明,《幼科发挥》:“脑者髓之海也。肾主骨髓,中有伏火,故髓热而头破、额颅大而眼棱小也,宜服地黄丸。”阴虚火旺、肾阳亏损,用河车大造丸(《医方集解》录吴球方),补肾填髓、阴阳并补,药用河车、龟甲、熟地、鹿角、天麦冬,党参、杜仲、茯苓、牛膝等。另用封囟散(《医宗金鉴》),药用南星、防风、柏子仁研末,猪胆汁调涂。外敷囟门,以温阳化水,内外配合治疗。

(三)脾虚水泛

  1,临床表现:囟门宽大,颅缝开解。面色苍白,精神倦怠,纳呆便溏,脘腹胀满。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指纹淡红。

  2,病因病机:脾阳不振。运化失健,水温上泛清空,脑络阻塞。

  3,治法:温阳利水。

  4,方剂:附子理中汤(《三因方》)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减。

  药物:淡附子3~6g(先煎),干姜3~6g,白术10~15g,党参l0~15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桂枝6g。

  方义:附子、干姜温阳散寒,党参、白术健脾益气,桂枝通阻化气,猪苓、茯苓、泽泻利水渗湿。

  加减:纳呆加焦山楂、麦芽、神曲消导增食,便溏加山药、车前子健脾利湿,呕吐加半夏、生姜和胃止呕。

  5,变通法:可用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合五苓散(《伤寒论》)加黄芪、党参、丹参,分利水湿为主。益气活血为辅。若气血不足,用十全大补汤(《局方》)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白芍、熟地、当归、川芎、山药、菖蒲、甘草等分研末,每次10g,加姜、枣煎服,以补益气血。缓图面治。

(四)热毒壅滞

  1、临床表现:头颅日益增大,囟门高胀,颅缝合而复开。两目下垂,发热气促,烦躁哭闹,面赤唇红,或见两目斜视。四肢痉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指纹紫滞。

  2,病因病机:外感时邪,热毒壅滞。上攻于脑,脑络闭阻。

  3,治法:清热解毒,化瘀通络。

  4,方剂:犀地通络饮(《通俗伤寒论》)加减。

  药物:水牛角30g(镑,先煎,以之代犀角),生地15g,连翘1sg,丹皮10g,赤芍15g,石菖蒲10g,生蒲黄10g(包),桃仁10g,茅根30g,姜汁5g(冲服),竹沥5g(冲服)。

  方义:水牛角清茸凉血解毒,生地、丹皮、赤芍、连翘凉血清热养阴。茅根清热利水,石菖蒲通窍,生蒲黄、桃仁活血化瘀,姜汁、竹沥冲服以和胃化痰。

  加减:四肢痉挛者加钩藤、白芍、全蝎息风定痉、缓急止痛。

  5,变通法:痰热壅结,胸闷欲吐,舌红苔黄者,用小陷胸汤(《伤寒论》)加胆南星、石菖蒲、地龙、天竺黄、牛黄等,清热化痰。若便秘、烦躁者,加生大黄、芒硝、山栀、竹升以通腑泻热。若肝经热盛,惊跳目青,用当归龙荟丸(《局方》)加减。药用龙胆草、黄连、黄柏、山栀、黄芩、芦荟、青黛、木通等,清泄肝热。

(五)瘀血阻络

  1,临床表现:头颅膨大,颅缝开解不合。青筋暴露,神情呆滞,或聋哑失语,智力低下,四肢瘫痪。唇舌青紫或舌有瘀斑,指纹紫,青而淡滞。头颅CT或核磁共振扫描,可见某部位梗阻。

  2,病因病机:毒热壅滞,阻塞脑络,血瘀闭阻,脑窍不通,水液停留。

  3,治法:通窍化瘀。

  4,方剂: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麝香0.05g(日2次另冲服),桃仁10g,红花10g,当归l5g,川芎6~10g,赤芍15g,地龙10g,牛膝15g,茯苓15g,石菖蒲l0g,生蒲黄10g(包)。

  方义:麝香芳香开窍、通络醒神,桃仁、红花、蒲黄活血化瘀,地龙,石菖蒲息风化痰通络,当归、川芎、赤芍凉血并血,牛臃、茯苓利水。

  加减:抽搐者加钩藏、天麻、僵蚕平肝息风,惊悸烦躁加朱砂、琥珀镇惊。

  5,变通法:气虚血瘀四肢瘫痪者,用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合龙马自来丹(均出自《医林改错》)加减,药用地龙、制马钱子、黄芪、祧仁、红花、川芎、生地、当归、白芍、牛膝等,益气活血通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