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后遗症

所属科室:儿科
所属部位:

更新时间 : 2/4/2021 2:13:19 PM

【小儿麻痹后遗症概述】
小儿麻痹后遗症是在小儿麻痹症急性期过后的后期症状,又称婴儿瘫。属中医痿证范畴。根治颇难。

【症状】

小儿麻痹后遗症多表现为肌肉松弛和萎缩及肢体萎软,且多伴有畸形。弛缓性瘫痪多发生在下肢,如足的内翻、外翻及下垂等。多为一侧下肢或一侧上肢。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上肢肩髃38-4230患侧

曲池38-4230患侧

合谷38-4230患侧

患处38-4230
下肢风市38-4230患侧

阳陵泉38-4230患侧

昆仑38-4230患侧
全身身柱38-4540单穴

命门38-4540单穴

关元38-4540单穴

神阙38-4540单穴

注:(1)以上穴位循环灸;
(2)分局部取穴和全身取穴,局部取穴在患侧的上下肢取穴。

【按语】

艾灸治疗本病有一定效果,灸疗时可配合推拿、理疗等提高疗效。

【案例】

摘自《马氏温灸法》
赵××,女性,4岁,住天津市红桥区北营门。1965年7月5日初诊。
病史及症状:自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上肢乏力,两下肢均不能活动,经针刺及中药治疗2年,上肢及左下肢已恢复正常,右下肢仍不能活动,肌肉严重萎缩,腰部脊椎向左侧歪斜,饮食尚正常,大便每日6~7次,为稀便。
治疗:方法基本同前,先灸右腿,1周后加灸脊柱,每处灸10~15分钟,每日灸脐30分钟。灸半个月后,右腿已能自动伸屈;灸至1个月时,右腿肌肉增粗,已能自动迈步,但力弱;灸至3个月时,已能跑步,只是行走时右腿略显跛行。腹泻一症,因灸脐也已治愈。



【病因】

本病多由风、湿、热等时行疫毒侵入人体,病久损伤肝肾所致。

风热袭肺: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热叶焦,肺不布津,筋脉失养,而成痿证。

湿热浸淫:湿热蕴结阳明,宗筋驰纵,不能束筋骨、利关节而成痿证。

肝肾亏损:素体虚弱或久病不愈,精血亏损,筋脉失养而成痿证。

【临床表现】

临床上凡是小儿自觉肢体软弱无力,活动无力,甚至足不胜地,不能步履,形成弛缓性瘫痪或肌肉萎缩者,均属痿证。辨证时要注意发生部位。小儿痿证有发于上肢者,有发于下肢者,有发于一侧者,亦有发于两侧者。古人认为发于上肢者多为风淫,发于下肢多为湿热,发于左侧为气伤,发于右侧为血衰,发于两侧为气血两虚。

【针灸】

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足三里、解溪、环跳、阳陵泉、髀关、悬钟。

随症加减:肺热加尺泽、肺俞,湿热加阴陵泉、脾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毫针刺,平补平泻,也可不留针。


1、猴骨等治小儿麻痹后遗症

【方剂】猴骨、前胡各6克,桂枝、甘草各3克,木通、过山虎各12克。木瓜、松节各1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疗效】用上药治疗小儿麻痹症瘫痪期患儿29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者7岁,最小者7个月,均在发病后3个月内服药,一般疗程为10~30天,大多数在10天左右即可见效。经复查全部治愈。

2、生黄芪等治小儿麻痹后遗症

【方剂】生黄芪30克,党参20克,全不归、路路通、淫羊藿、巴戟肉、杜仲、川续断各15克,炙甘草6克。

【加减】四肢冷者,加土鳖虫、血蝎、全虫各5克;若畸型者,加红花、桃仁、骨碎补各10克;若肌萎缩重者,加鸡血藤、漏芦各20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温服,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

【验证】用本方治疗小儿麻痹症后期肢体瘫痪患者85例,其中基本治愈者60例;显效者9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3例中,治愈的60例中,1个疗程治愈者15例,2个疗程治愈者20例,3个疗程治愈者18例,4个疗程治愈者7例。

3、通络起痿育治小儿麻痹后遗症

【方剂】三七、五倍子、血竭、乳香、没药、水蛭、蜈蚣、地鳌虫、雄黄、马钱子、冰片、川芎各等份。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调匀成软膏状,备用。将药膏贴于纱布上,外面加上一层油纸(或塑料布),贴敷患处,或直接将药膏涂于患处。然后用绷带包扎好(但不可太紧)。一般可涂敷穿整个上、下肢或上、下肢关节处。

【功效】通经活血。

【验证】治疗76例,痊愈48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达100%。

【备注】引自1988年《儿科学术会议议论文资料汇编》。

4、马乌起痿育小儿麻痹后遗症

【方剂】马钱子、川乌、草乌、当归、红花、桃仁、黄芪、穿山甲、地鳌虫各等份。上肢加桂枝、生姜黄,下肢加牛膝、木瓜。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人蜂蜜调匀成软膏状,备用。用时取药膏适量,平摊于纱布上,贴敷患肢关节部和循经取穴上(一般各取2或3个穴位),外用纱布包扎固定。并常用热水袋置药上热熨之。每日换药1次。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验证】治疗50例,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

【备注】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