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胆石症

所属科室:消化系统病症
所属部位:

更新时间 : 2/4/2021 3:02:57 PM

【胆囊炎、胆石症概述】
胆囊炎、胆石症,有急、慢性之分。多属中医的“胁痛”“黄疸”“结石”等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症状】

右上腹疼痛或绞痛,放射至右肩(胆石症绞痛尤剧),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恶寒、头痛无力、或有黄疸、或纳呆、口苦等症。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期门45-5050双穴

胆囊42-5040双穴

背部疼痛点47-5250-70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2天肝俞45-5240-50双穴

章门42-4850双穴

背部疼痛点47-5250-70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3天中脘48-5450-70单穴

足三里45-5250-60双穴

足临泣42-4840-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4天肾俞47-5350-70双穴

照海42-4840双穴

背部疼痛点47-5250-70

神阙48-5550-70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灸法治疗本病效果较好。坚持艾灸、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配合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

【案例】

谢女士,女,患胆囊炎,病情严重,面目发黄,胆区疼痛,曾住院治疗4个月未效,10年11月17日开始按肝病常规灸法调理。第1日加灸胆俞、丘墟各25分钟,治1个月,屁多,从此病症好转,连灸3个月痊愈,观察半年未复发。

【针刺疗法】

1.施治原则:疏泄胆气,宽中和胃

2取穴:胆俞、足三里、阳陵泉、日月(右)、迎香透四白。若伴有呕吐加内关,黄疸加至阴,发热加曲池。

3.方法:强刺激持续运针3~5min,留30min,可加电针。

4.疗程:程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耳针疗法及耳穴药压法】

1、取穴:肝、胆、脾、胃、交感、神门、耳尖、十二指肠、皮质下和耳背肝、胆、脾的相应点。

2、方法

(1)耳针疗法:用强刺激每次选用3~5穴,留针20~30min,间歇捻针。

(2)耳穴药压法:用胶布将王不留行子贴敷耳穴上,每次选用6~8穴,治疗期间嘱病人每天按压耳穴3~5次。并配合服用猪蹄或浊炸鸡蛋。

3、疗程: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两耳交替治疗。


【变通大柴胡汤】

【来源】刘渡舟,《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柴胡18克,大黄菌芍、积实、黄芩、半夏、郁金各9克,生姜12克。

【用法】每日1~2剂,水煎服,日服2~4次。

【功用】疏肝利胆。

【方解】方中柴胡味苦微辛,气平微寒,具轻清上升、宣透疏达之性,长于疏泄肝胆之邪热,与黄芩相伍能和解表里、清热利湿;与白芍同用,能柔肝舒肝止痛;半夏、生姜化湿和中、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腑清热、利胆消炎;郁金辛开苦降、性寒泄热,人气分行气解郁,人血分凉血化瘀,为血中气药,并有利胆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腑利胆之效。本方既能治“本”(抗菌、消炎),又能治“标”(止痛、退热),诚为一首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剂。

【主治】急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者)。临床以胁痛、发热、厌油、恶心、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附记】本方多为苦寒之品,故对脾胃虚弱、正气不足之急性胆囊炎不相宜,忌用。临证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可套用照搬,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金钱利胆汤】

【来源】张羹梅,《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金钱草60克,平地木、板蓝根各30克,枳壳9克,柴胡3克,赤芍、白芍各9克,生军3克(生大黄,后下),生甘草3克,硝矾丸4.5克(分吞)。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肝清热,利胆排石。

【方解】方中金钱草功擅清热利湿、利胆、溶石、排石为君;硝矾丸、生军利胆排石、溶石为臣;板蓝根、柴胡、枳壳疏肝清热解毒;赤白芍、平地木养血、凉血、活血为佐;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为用,共奏清热、利胆、排石之功。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证属肝胆湿热者)。临床以胁痛、寒热、厌油、口苦、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疗效】多年应用,每收良效。一般服10剂即可见效。

【加味五金汤】

【来源】俞慎初,《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金铃子、川郁金各10克,玉米须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利胆,化绩排糖的文苑

【方解】中医认为,饮食厚味,劳选失宜,则湿热内蕴,郁于肝胆,不通则痛,内灼胆汁,炼液成石,或湿热蕴于下焦致淋,煎熬尿液则成石淋等。根据湿热内蕴、炼液成石这一病理特点,而采用清热利湿、化石排石的药物配伍成方,故方用金钱草(为大金钱草)苦酸凉,人肝胆肾膀胱经,清热、利水、通淋排石;海金砂甘淡寒,入小肠膀胱经,清热、利水、通淋;鸡内金人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脾胃、消食滞、止遗尿、化结石;郁金辛苦寒,入心肝肺经,行气活血、疏肝利胆;金铃子清热利湿、理气止痛、玉米须甘平,利胆、利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胆、消炎、排石之效。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加减】肝胆结石加枳壳、朴硝各6克;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后人);尿路结石加石韦、猫须草各12克;有绞痛者,加元胡粉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不但病情能得以控制,而且结石也多随之而化。

【舒肝汤】

【来源】盛国荣,《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香附、郁金各10克,枳壳6克,赤芍15克,枇杷叶10克,藕节15克,川芎9克,百合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舒肝理气,行气活血。

【方解】方中以香附为主,行气之中兼能理血,辅以郁金,破血之中兼能理气;主以枳壳,人脾、肺而理气消胀,辅以赤芍入肝经而活血散瘀;枇杷叶专人气分,降肺胃之气逆;藕节专人血分,宣经络之瘀滞;川芎活血兼能行气;百合养阴柔肝以润燥,并防诸气药辛燥伤团弊饺诸药相伍,功能行气解郁、舒肝理气,使气行血运、源洁流清。

【主治】胆囊炎、急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肋间神经痛等。证属肝气郁结、肺气怫者。临床以胸胁闷痛或呼吸迫促等气机不得舒畅之症为特点。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附记】治病常法不应,另辟蹊径。从肺肝论治,从气血入手。调气不忘活血,理血不忘调气。气血同调,肝肺兼治,故顽症可愈。

【威参汤】

【来源】胡树芝,《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威灵仙、丹参、连翘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热行瘀,通络止痛。

【方解】本病病因较多,但胁痛是其主证,瘀血、郁热,是其病机核心。方中以辛散温通咸软之威灵仙,通经络而止痛;苦微寒人血分之丹参凉血、行血、祛瘀;苦微寒之连翘清热,消痛、散结。全方清热而不伤中气,行血瘀而不损气血,以此为主方加减变化治疗慢性胆囊炎,药简效宏,取效颇著。

【主治】慢性胆囊炎。

【加减】如大便不通,或虽通而黏滞不爽,加枳实、二丑;腹胀、便糖、食少难消,加白术、莲肉、麦芽、炮姜;口干、咽燥、善饥、烦热、便干、溺赤,加杭芍、沙参、石斛、丝瓜络、天花粉、冬瓜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加赤芍、栀子、莲子心、芦荟;口甜而苦涩,加生半夏、莱藤子、冬瓜仁、佛手、川厚朴、桔梗、杏仁;合并胆石症,加金钱草、鸡内金、穿山甲;瘀血症状典型者,加水蛭、全蝎。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附记】另有一食疗方:小米30克,核桃2个(去硬壳)共煮至米熟,食之。每日1次,连服3个月,对于巩固疗效,大有裨益。因核桃肉甘涩富油脂,故用量以2个为宜,多则有腻胃滞中生热之弊,不能坚持久服,应予注意。


【柳叶余】

①春季柳树发芽时,采集嫩柳叶,放入焖罐在锅中蒸后晒干,盛人铁茶盒中保存。

②每天用10克,放茶缸中,开水冲泡。天天代茶饮用。

【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柳树嫩叶含水杨酸、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消炎、解毒、利尿胆等作用。能防止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发作。

【疗效】一位70岁的老人患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多年,每年都发作数次,多方治疗总是不能根治。他在报上看到柳叶茶可以治疗,就用上述方法自制柳叶茶,坚持天天喝。近两年来,其胆囊炎胆石症的老/毛病一直未再复发。

【鲜姜汁菠菜】

①将鲜生姜洗净后,用榨汁机榨取姜汁((无机械者,可拍破纱布包绞取汁水,或用生姜切成姜粒,只用25克即可)。

②将菠菜洗净后,在开水锅中煮10分钟左右,保持绿色,勿煮死,捞起置盘中。

③将姜汁(或姜粒)淋在煮后的菠菜上,加食盐2克或酱油5毫升、放鸡精拌匀,淋上芝麻油即成。佐餐食用。

【主治】胆石症(胆固醇结石)。胆石症有胆固醇结石和胆红素结石。肥胖者多患胆固醇结石。生姜含有姜酚和姜辣素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胆汁中黏蛋白的含量,防止胆汁浓缩、胆盐沉积而形成结石。姜酚可使胆结石化解,又能降胆固醇,所以胆固醇胆石症患者宜常吃生姜。生姜可单吃,也可吃泡生姜,或者生姜炒肉片,但最好是生姜与绿色蔬菜同吃。菠菜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可促进胆汁分泌,松弛胆道括约肌,利胆排石。芝麻油也有利胆作用。本食疗方无论胆石症发作还是平时都宜食用。

【木耳肉片】

①将黑木耳用温水发涨;生姜洗净后切成姜粒;鲜猪瘦肉洗净后切成片。

②将锅中玉米油大火烧热,下肉片炒变色,再下发涨的木耳,炒至肉熟,下生姜粒、酱油、鸡精炒匀即起锅。佐餐食用。


【气功调养法】

姿势不拘,取坐、站、卧式均可,舌抵上腭,身体放松,排除杂念,鼻吸鼻呼,缓慢吸气,将意念行至丹田,有气感后再上行至右肋下期门穴,然后意守10~15分钟;先出左脚,吸气,略收小腹,再出右脚,这样一步吸一步呼,每分钟走80~120步,行动20分钟为一轮。收功时放慢步伐,两手抱肚脐想一下,即可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