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炎概述】
睾丸炎古谓瘢疝。多因病菌(湿热)侵入睾丸而发;或由尿道炎症累及者为最多。
【症状】
睾丸肿大,疼痛,肿甚如拳,疼痛可沿精索向腹下部放散。多一侧患病,两侧均患者甚少。急性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慢性则痛剧,经久不消。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期门 | 45-50 | 50 | 双穴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中极 | 48-54 | 50-7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急脉 | 42-4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八髎 | 47-53 | 40-60 | 左右共八穴 |
三阴交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复溜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睾丸保养是解决男人性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如在按摩时发现有疼痛感,可能为睾丸炎或附睾炎,请及时到医院检查。急性腮腺炎、睾丸炎双侧病变可以引起生精不可逆的破坏,甚至睾丸萎缩,可导致男子不育症。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吸烟、饮酒、久站久坐、过度性生活、频繁自慰等。
【案例】
王××,男,26岁。
主诉:左侧睾丸肿大、痛甚,不能触摸。有手淫史。
刻诊:睾丸肿大,疼痛,精神萎靡,腰酸膝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艾灸:隔物灸仪灸,处方见上表。
4天灸完疼痛止,继续施灸1个月,一年后随访未患。
(1)疏肝解郁行气法:
主穴取肝俞、内关、肾俞穴;配穴取足三里、三阴交、归来穴。施以强刺激写法,得气后并予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作间断捻转以加强刺激。
(2)行气逐瘀镇痛法:
主穴取大敦、中都、复溜穴;配穴取行间、阴陵泉、次醪穴。施以强刺激泻法,得气后并予留针30分钟。出针后施以隔姜灸法。
(3)祛痰瘀阻消肿法:
主穴取大敦、肝俞、蠡沟穴;配穴取曲泉、大赫、阴谷穴。施以强刺激泻法,并作间断捻转,予以留针30分钟。出针后施以艾灸隔姜灸法。
(4)健脾利湿通络法:
主穴取脾俞、阴陵泉、漏谷穴;配穴取大敦、行间、膝关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得气并予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施以温针灸。
三棱汤
【来源】于占祥,《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山楂核20克,海藻15克,桃仁10克,杜仲炭15克,防己10克,荔枝核、蒲公英各20克,木香25克,牛膝10克,泽泻15克,橘核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止痛。
【方解】中医治疗睾丸炎采用清热解毒、消炎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理气止痛等法。故方用蒲公英、防己、泽泻清热解毒、清炎利湿;桃仁、牛膝活血化瘀,促进炎症吸收;山楂核、海藻、荔枝核、橘核软坚散结;杜仲炭、木香补肾理气,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可达到缩短疗程,迅速治愈的目的。
【主治】急性睾丸炎。
【疗效】治疗32例,治愈率100%。其睾丸肿痛消失时间,2天内者14例,3~5天者18例;睾丸肿大消失时间,2周内者18例,半月~1个月者14例。
三草二核汤
【来源】李宇俊。《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夏枯草30克,败酱草20克,龙胆草15克,橘核、荔枝核各20克,乌药15克,小茴香、木香、赤芍各10克,延胡索15克。桃仁、枳壳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热利湿、理气散结、活血祛瘀。
【方解】睾丸炎属中医“子痈”范畴,如清代《外科证治全书》所言:“肾子作痛,下附不能上升,外观红色者,子痈也。”其病因多由于外受寒湿,化生湿热;或饮食不节,情志郁结,湿热内生,行于小腹,下络阴器,凝滞经络不通而致。治当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散结止痛。方用夏枯草、败酱草、龙胆草,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为主药;橘核、荔枝核、小茴香、乌药、枳壳、木香疏肝理气、散结止痛;赤芍、桃仁、延胡索活血祛瘀以疏通经络。故诸药配伍为用,用于治疗睾丸炎,一般均能收到满意效果。
【主治】睾丸炎,症见阴囊肿大,疼痛剧烈、向腹股沟及下肢放射痛,附睾肿大,质硬有硬结及压痛,全身不适者。
【加减】若热毒炽盛、高热烦渴、局部红肿痛甚者,加生石有50克,鱼腥草30克,虎杖15克,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头痛恶寒,四肢酸楚者,加荆芥、防风各15克以解表祛风;若已成脓者,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0克,白芷15克以托里排脓;局部坚硬胀痛者,加昆布、海藻各20克,获术10克,以软坚散结;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芒硝各15克以泄热通便;小便短赤不利者加车前草、滑石各20克,淡竹叶10克以清热利尿。
【疗效】治疗36例,治愈(睾丸肿痛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32例;显效(肿大之睾丸明显缩小,但尚未完全恢复正常)4例。总有数率达100%。治愈者,疗程最短3天,最长半个月。
治睾丸炎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生大黄、熟附子、黄皮核、荔枝核、柑核、芒果核、橘核各10克,王不留行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寒温并用、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睾丸炎、附睾炎、睾丸痛。
【加减】腰膝酸痛者加狗脊30克;气虚者加五爪龙、黄芪各30克;血瘀者加炒山甲,丹皮各15克;热象明显者加生地24克,玄参15克,龙胆草10克,车前子20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温阳消结汤
【来源】刘贵仁,《河南中医》(5)1986年
【组成】制附片、干姜各30~60克,白芍、甘草各30克,大黄、桂枝、细辛、路路通,橘核、当归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方中附子久煎1个半小时),日服2次。晚上煎第3遍,取法倒盆中熏洗患处。睾丸肿甚者,可用丁字带托敷阴囊,注意卧床休息。
【功用】温阳消结。
【主治】急性睾丸炎。
【加减】若服用本方1周后,肿痛仍未全消者,可加乌梅、僵蚕各10克。若肾阳偏虚,加肉桂、菟丝子;肝阳偏虚加乌药、吴茱萸、肉从蓉;寒滞肝脉型,加乌药、吴茱萸、小茴香;肝气郁结型,减附子、干姜剂量四分之三,加柴胡、青皮、川悚子;若兼阴痒,胁肋胀痛,口苦,小便混浊,苔薄黄,脉弦数者,减附子、干姜剂量十分之九、桂枝、细辛剂量三分之二,大黄增为15克,并加柴胡、龙胆草、黄芩;若兼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去桂枝、细辛,加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亦减附子、干姜剂量十分之九;若因外伤所致睾丸炎者,加桃仁、红花。
【疗效】治疗100例,年龄18~41岁,疗程最短1天,最长半个月;原发91例,继发9例。结果痊愈97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达100%。治愈者,疗效最短3天,最长半个月。
【湿热蕴结型】
1.仙人掌花瘦肉汤:仙人掌花15g,猪瘦肉100g,调料适量。将仙人掌花洗净,切细;猪瘦肉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椒、蒜等,煮至猪肉熟后,下仙人掌花、食盐、味精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
2.仙人掌菊花炒鸡片:鲜菊花50g,鲜仙人掌100g,鸡胸脯肉100g,鸡蛋2只,调味品适量。将鸡肉洗净切片,用蛋清和调料拌匀的湿淀粉上浆;开大油锅,至油温在120度左右时,将上浆过的鸡肉片倒入、滑熟,倒入漏勺沥去油;锅底留油,入姜、葱蝙香,倒入鸡片翻炒,烹入料酒,加入各种调料,把仙人掌片及菊花入锅一同翻炒,加少量清汤焖盖片刻,淋上香油即翻炒起锅装盘,每日1剂。
3.南瓜花肉丸汤:南瓜花5朵、猪瘦肉500g,调味品适量。将南瓜花用清水漂净、沥干;葱去头须,洗净切末;肉泥加入调味料及葱末和匀,抓成一粒粒的肉丸,入滚水中煮,待肉丸浮出水面,置入南瓜花,续滚二下,再加调味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痰瘀互结型】
1.芸苔炒杞苗:芸苔、枸杞苗、调味品各适量。将芸苔、枸杞苗洗净,切段,锅中放素油适量烧热后,下葱姜爆香,而后下芸苔、枸杞苗等,炒至熟后,放食盐、味精等调味即成,每日2剂。
2.鱼腥草拌萝卜:鱼腥草、萝卜、调味品各适量。将鱼腥草、萝卜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鱼腥草、萝卜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2剂。
3.菊花茄子羹:杭菊花40g,茄子、调味品各适量。将菊花加水煮沸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茄子洗净,切成斜片,放入烧热的素油锅内翻炒至快熟时,调入葱、姜、淀粉和菊花汁,翻炒片刻,滴些麻油即可,每日1剂。
4.雪莲花瘦肉汤:雪莲花10g,猪瘦肉100g,调味品适量。将雪莲花洗净;瘦肉洗净,急性睾丸炎的饮食疗法切块,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开,而后下雪莲花,煮至瘦肉熟后,加葱花、食盐、味精、猪脂、姜末、胡椒等适量调味服食,每日1剂。
【睾丸炎的常见食疗方法之一】
鱼腥草拌萝卜。鱼腥草、萝卜、调味品各适量。将鱼腥草、萝卜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鱼腥草、萝卜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2剂。
【睾丸炎的常见食疗方法之二】
雪莲花瘦肉汤。雪莲花10g,猪瘦肉100g,调味品适量。将雪莲花洗净;瘦肉洗净,急性睾丸炎的饮食疗法切块,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开,而后下雪莲花,煮至瘦肉熟后,加葱花、食盐、味精、猪脂、姜末、胡椒等适量调味服食,每日1剂。
【睾丸炎的常见食疗方法之三】
菊花茄子羹。杭菊花40g,茄子、调味品各适量。将菊花加水煮沸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茄子洗净,切成斜片,放入烧热的素油锅内翻炒至快熟时,调入葱、姜、淀粉和菊花汁,翻炒片刻,滴些麻油即可,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