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躁

所属科室:其他症状
所属部位:腹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5:31:43 PM

【脏躁概述】
妇人悲伤欲哭,不能自控,精神恍惚,忧郁不宁,呵欠频作,甚则哭笑无常,称为脏躁。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首先将妇人脏躁的证候特点描述为:“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其后历代医家多沿袭仲景的论述,并以甘麦大枣汤或淡竹茹汤治疗。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以红枣烧存性,米饮调服,治脏躁自悲、自哭、自笑。近代医家陆渊甭《金匮要略今释》:“此病有发作性,其证候之复杂变幻,一切病无与伦比。”认识到脏躁属情志异常。

【症状】

(l)肝气不舒:精神抑郁,喜悲伤欲哭,不能自制。胸闷不舒,善太息,心烦不宁,两胁胀痛,或有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2)痰热郁结:喜悲伤欲哭,甚则哭笑无常,胸中室闷,咯黄痰,心烦口苦,渴不欲饮,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阴虚阳亢:喜悲伤欲哭,或善惊多疑,心烦失眠,午后面部烘热,头晕目眩,口燥咽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细而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肝气不舒脏躁与痰热郁结脏躁:二者皆属实证,但病因病机有别。前者多由情志抑郁,肝脏疏泄失职,影响神志所致,故喜悲伤欲哭,兼见肝郁气滞之证;后者多由气郁日久,郁而化火,炼津成风,痰热郁结,影响心神所致,故喜悲伤欲哭,常有哭笑无常,兼见痰热郁结之证。前者以肝气不舒为主,后者以痰热郁结为主,两者相较,后者比较重,多有哭笑无常。
(2)阴虚阳亢脏躁:多由素体阴虚,阴不制阳,虚阳上亢,影响心神所致,故喜悲伤欲哭,善惊多疑,兼见头晕目眩,午后面部烘热,心烦失眠,口燥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脉细数等阴虚阳亢之征。其与肝气不舒脏躁、痰热郁结脏躁的鉴别在于:阴虚阳亢脏躁属虚证,本于阴虚,阴不敛阳,虚火上炎,影响心神,故其表现为一派本虚标实之象。而肝气不舒脏躁、痰热郁结脏躁则皆为实证,
(3)脏躁一症,当先分别虚实。实证或由肝气不舒,或因痰热郁结。以气郁为主者,精神抑郁,胸闷胁胀;以痰热为主者,胸闷,咳黄痰,心烦口苦。虚证则为阴虚阳亢,必见虚烦潮热,口燥咽干等症。临床从虚实、气郁、痰热入手,自能分辨清楚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下脘5450单穴
天枢5450双穴
气海5460单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关元5460单穴
曲骨5460单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4天膈俞5450双穴
膻中5450单穴
巨阙5440单穴
神阙5460单穴
第5天期门52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6天心俞5450双穴
神门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7天肝俞5440双穴
章门52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8天风池5230双穴
悬钟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9天肾俞5460双穴
太溪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10天支正4830双穴
曲泉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11天囟会5230单穴
百会5230单穴
间使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艾灸体会】

脏躁与患者的体质因素有关,如素多抑郁忧愁思虑,或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或劳倦伤脾,心脾受伤,化源不足,精血内亏。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精神有关,除了艾灸与药物治疗之外,还可采用心理治疗,使患者思想豁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治愈本病可起到辅助作用。

【辨证论治】

[脏躁]

主症:情感异常,如精神恍惚不宁,无故悲泣,喜怒无常,或突然失语,失明,胸闷气逆,吞咽困难,甚至突然昏厥,或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瘫痪,振动等。舌红,苔少或薄白,脉弦细。

治则:疏肝解郁,宁心安神。

处方:取督脉、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泻兼施。穴取水沟、内关、太冲、神门。

方义:本证以心神躁动为患,取水沟苏厥醒神;心藏神,内关、神门清泻心火以安神,太冲为肝经原穴可清肝火除虚热。

随证选穴:痰盛加丰隆;神志朦胧加涌泉、中冲;失语加通里;失明加攒竹、睛明;吞咽困难加天突、廉泉;口噤加合谷、颊车;四肢振动加太冲、阳陵泉。

[梅核气]

主症:喉中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郁怒则甚,但饮食吞咽并不困难,胸闷或有胁痛,苔薄腻,脉弦滑。

治则:疏肝理气,化痰解郁。

处方:取任脉,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穴取天突、膻中、内关、太冲、丰隆。

方义:天突功在降气利咽,膻中是气之会穴,和内关宽胸理气,太冲可疏肝解郁,四穴相配疏肝解郁理气,加除痰专穴丰隆,降火化痰。

随证选穴:咽喉干痛加照海、合谷、商阳;失眠加神门、三阴交;胃气上逆加中脘、足三里。

【耳针】

取穴:心、枕、皮质下、脑点肝、内分泌、神门、相应病变部位。

治法:针用泻法,每次取3~4穴,留针20分钟,隔日1次,5~ 10次为一疗程。若用电脉冲刺激法,输出电流量宜由小到大,以能耐受为度。恢复期可用埋针法或用王不留行籽压贴耳穴。

【心血不足】

[症状] 神疲恍惚,喜怒无常,呵欠频频,心烦不安,心悸失眠。苔薄舌淡,脉细弱无力。

[治则] 养心安神,甘缓和中。

[方药] 甘麦大枣汤加味。

[处方] 炙甘草10克、淮小麦30克、大枣10枚、炒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生地12克、麦冬10克、仇灯心2扎、合欢皮12克、郁金10克。

[加减] 头晕者,加生石决明15克(先煎)、白蒺藜10克;痰多者,加制半夏10克、陈皮6克;哭笑无常者,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

【阴虚火旺】

[症状] 心烦易怒,夜寐久安,梦多善惊,坐卧不定,时悲时笑,搜赤便秘。苔黄舌红,脉细数。

[治则] 滋阴降火,平肝清心。

[方药] 百合地黄汤加味。

[处方] 野百合30克、大生地15克、知母12克、珍珠母30克(先煎)、煅龙骨20克、生石决20克(先煎)、杭白芍15克、麦冬12克、炒枣仁10克、夜交藤15克、怀牛膝10克。

[加减] 胸闷抑郁者,加苏梗10克、合欢皮12克;便秘者,加柏子仁10克、瓜萎仁10克(打)。

【痰火上扰】

[症状] 心胸痞闷,喉中痰黏,烦乱即怒。甚则狂怒,殴打扯衣弃物,或意识不清,语无伦次。

[治则] 清热涤痰,安神开窍。

[方药] 温胆汤加味。

[处方] 制半夏10克、陈皮6克、云茯苓12克、枳实10克、竹茹12克、远志1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黄连5克、大枣9枚。

[加减] 痰迷心窍,神识不清者,加猴枣散1.5克(吞);苔白腻者,加苏合香丸1粒,吞服。

【肝肾不足】

[症状] 神志恍惚,无故悲伤喜哭,不能自控,呵欠频频,彻夜不寐,轰热汗出,心悸神疲。苔薄,脉细。

[治则] 补益肝肾,平调阴阳。

[方药] 二仙汤加减。

[处方] 生地12克、知母10克、黄柏6克、仙茅10克、仙灵脾10克、女贞子12克、首乌12克、淮小麦2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枚。

[加减] 精神抑郁者,加远志1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夜不成寐者,加炒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夜交藤30克。

【浮小麦】

[食材] 浮小麦30克,生甘草10克,大枣5~10枚.

[做法] 上述食材加适量的水,以微火煎煮,每日服用两次。

[适应症] 适用于妇女脏躁症,表现为心神不宁,精神恍惚,易多虑,悲伤欲哭,不能自主者。

【百合】

[食材] 百合30克,莲子15克,粳米50克。

[做法] 上述食材加适量的水熬粥,早晚食用。

[适应症] 能养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宁,精神恍惚,失眠者。

【合欢花】

[食材] 合欢花15~30克,大枣5~10枚。

[做法] 上述食材加适量的水煎煮,每日服用两次,或水煎待茶饮。

[功效] 合欢花具有解郁理气,养心益脾的作用;大枣具有健脾和胃,养心安神。

[适应症] 适用于妇女脏躁症,表现为心神不宁,精神恍惚,易多虑,失眠多梦者。

立即观看 8/11/2021 3:31:1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