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吹

所属科室:其他症状
所属部位:二阴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5:36:03 PM

【阴吹概述】
阴吹指妇女阴户中时时排气,籁籁有声,状如矢气者。 《金匮要略》“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医学顾问大全》云:“谷气不能上升清道,复不能循经下走后阴,阴阳乖僻,遂使阴户出声,如谷道转气状,是为阴吹病”。

【症状】

(l)胃燥津亏:阴吹籁籁有声,口燥咽干,大便燥结,腹部胀满,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2)气虚:阴吹声音低沉,时断时续,时甚时微,头晕神疲,四肢乏力,气短懒言,胃脘痞闷,或有小腹坠胀,面色咣白,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3)痰湿:阴吹如转矢气,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味,胸闷脘痞,口腻痰多,心悸气短,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
(4)气郁:阴吹有声,时轻时重,精神忧郁,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少腹作胀,嗳气食少,时欲叹息,夜寐不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或弦涩.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胃燥津亏阴吹与气郁阴吹:两者病因病机各不相同,胃燥津亏阴吹,是由素体阳盛,或外感热邪,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热盛灼津,致阳明阴液不足,胃燥便坚,谷道欠通,腹部胀满,谷气反其常遭,通走前阴而致阴吹籁籁有声。气郁阴吹,是因素性抑郁,或暴怒伤肝,肝气不舒,气机紊乱,痞塞中焦,脾胃升降失常,谷气不循常道,从前阴而出,故令阴吹有声,时轻时重。辨证要点:胃燥津亏阴吹是由胃热肠结灼伤津液而致,故见口燥咽干,大便燥结,腹部胀满,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肠胃燥热之症。而气郁阴吹是肝气不舒,气机紊乱,痞塞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故可见精神忧郁,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少腹作胀,嗳气食少,时欲叹息,夜寐不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或弦涩等肝气不舒,肝气犯胃之症。
(2)气虚阴吹与痰湿阴吹:前者属虚证,后者属虚中夹实证。气虚阴吹,是由多产或素体虚弱,或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气血大虚,致中气下陷,运行无力,腑气不循常道,从前阴而出,而致阴吹。其声音低沉,时断时续,时甚时微,痰湿阴吹,是因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或过食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脾胃虚弱,素有痰饮蓄积中焦,阻于谷道,腑气不循常道从前阴而出,而致阴吹。辨证要点:气虚阴吹,头晕神疲,四肢乏力,气短懒言,胃脘痞闷,或有小腹坠胀,面色咣白,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等脾气虚之征。痰湿阴吹可见胸闷脘痞,口腻痰多,心悸气短,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等痰湿内停之征。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期门52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气海5460单穴
曲骨5460单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第4天大肠俞5440双穴
天枢5450双穴
阴陵泉4830双穴


【艾灸体会】

阴吹之形成,多遵仲景之说,以大便燥结,阳明腑气难循常道而行,逼走前阴所致。中医药治疗本病,之所以疗效满意,关键是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观点和方法确有极高的指导临床实践价值。

【体针】

[取穴]

主穴:曲骨、气海、三阴交。

配穴:腑气不同加天枢、大肠俞;气虚下陷加中脘、足三里;痰湿者加丰隆;气郁加太冲。

[治法] 

根据虚补、实泻原则操作,虚证者亦可采用灸法治疗。

[方义]

曲骨为阴部近部取穴,可疏调局部气血而治疗本症。气海主一身之气条畅气机,故可取之。三阴交调理三阴,疏通经络。天枢、大肠俞清泻肠腑热邪而通便;中脘、足三里健脾胃补中气;中脘、足三里健脾胃补中气;丰隆祛痰湿;太冲疏肝解郁。

【肠胃枯燥】

[症状] 阴吹有声,咽干且燥,大便燥结艰行,腹部胀气。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则] 润燥通便。

[方药] 麻仁九加味。

[处方] 火麻仁10克,枳壳10克,党参10克,制大黄10克,元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

【中气不足】

[症状] 阴吹频发,面色皖白,气短乏力,无力排便,小腹下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 补中通便。

[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 党参10克,黄芪10克,升麻10克,柴胡3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炒积壳10克,肉苁蓉10克,茯苓10克,肉桂3克。

【肝气郁滞】

[症状] 阴吹出声,心情抑郁,胁腹作胀,大便不通。苔薄白,脉弦细。

[治则] 疏肝理气通便。

[方药] 柴胡疏肝饮加减。

[处方] 柴胡10克,枳壳10克,芍药12克,甘草6克,香附9克,川芎6克,瓜蒌仁10克,桃仁12克。

[加减] 肝郁化火,加芦苔12克,或龙套丸。

【饮停中焦】

[症状] 阴吹气出有声,心下痞满,心悸不寐,渴不饮水。苔白腻,脉细滑。

[治则] 化痰燥湿,健脾和胃。

[方药] 橘半桂苓枳姜汤加减。

[处方] 橘皮6克,制半夏10克,桂枝6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全瓜蒌15克,生姜3片,炙甘草6克,郁金10克。

【枸杞炖鸡汤】 

[食材] 

枸杞子100g,鸡800g,黄酒60g,香油15g,色拉油15g,姜2g,盐2g。

[做法] 

把鸡洗净后切块,放入酒、香油、姜腌半小时。锅中倒油烧热后,将腌好的鸡块放入锅中,猛火炒3分钟。再放入1000g水、酒、枸杞和盐,大火煮10分钟至熟即可。

【胡椒猪肚汤】

[食材] 

猪肚1个,排骨640克,白胡椒粒1汤匙。

[做法] 

将猪肚洗净,用开水焯一下去味;再将白胡椒、焯过水的排骨全部放入猪肚内,与蜜枣一起放入汤煲,加足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2小时至汤呈奶白色,捞出猪肚,切条,放入汤煲中再煮15分钟,加盐调味。

[功效] 

温中健脾、散寒止痛。

【玫瑰花茶】

[食材] 

干玫瑰花6-8朵。

[做法] 

玫瑰花放入茶杯,注入沸水冲泡,盖盖闷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 理气解郁、活血散淤、调经止痛、镇静、安抚、抗抑郁。

立即观看 8/5/2021 1:14:0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