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概述】
凡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的,称为原发性闭经。月经周期已经建立后,再发生连续3个月以上停经的,叫作继发性闭经。
中医又称“月事不来”、“月水不通”。认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无余可下;或痰湿血瘀阻滞,冲任不通,而致闭经。
【症状】
(1)肾气亏损:月经超龄未至,或初期较迟,量少,色红或褐,渐至经闭。一般无白带,腹无胀痛。腰背痠痛,四肢不温,头晕耳鸣,面色黯淡或有褐斑。舌质正常或稍淡,脉沉细无力。
(2)气血虚弱:月经大多后期而至,头晕心悸,或纳少便溏,面浮肢肿无力。但亦有少数患者,除经闭主症外,量少而渐至停闭,小腹无胀痛。或面色萎黄淡白,神疲乏力。舌质正常或淡,脉象细弱,或细数无力,并不伴有其他兼症。
(3)气滞血瘀:月经闭止,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拒按,精神抑郁,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苔薄,脉沉涩或沉弦。
(4)痰湿阻滞: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黏,渐至月经停闭,形体肥胖,神疲嗜睡,头晕目眩,胸闷泛恶,纳少痰多,白带量多,苔白腻,脉濡或滑。
(5)阴虚血燥:经血由少而渐至闭经,五心烦热,潮热汗出,两颧潮红,舌红苔少,脉弦数或细数。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太溪 | 45-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脾俞 | 48-52 | 60 | 双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期门 | 45-50 | 50 | 双穴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中极 | 48-54 | 50-7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膈俞 | 47-53 | 50 | 双穴 |
血海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5天 | 食窦 | 42-48 | 50 | 双穴 |
阴陵泉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导致闭经的病因可分为虚、实。虚者,主要有先天的肾气不足,后天的肝肾虚损、气血虚弱、阴虚血燥,精血两亏,血海空虚,经水无源以下;实者主要因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寒凝血瘀,冲任、胞脉阻滞,经血闭止不行。治疗闭经应以恢复或建立规律性月经周期,或正常连续自主有排卵月经为止。一般应以3个正常月经周期为准。治疗闭经应艾灸配合药物疗法效果更佳。
【案例】
彭某,20岁,未婚。
主诉:初潮1 5岁。经期3~5天,周期25~27天,量较多,色鲜红,夹杂少量血块,无痛经史。平素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刚上大学,因改换生活环境,且学习任务重,精神紧张,入学第3个月起即无月经来潮,已有4个月。
刻诊:面色红润,除精神较紧张,偶有烦躁失眠外,余无不适,舌红,苔薄微黄,脉缓有力。
治疗:隔物灸仪施灸,处方见上表。艾灸7天后即有少量暗红色月经来潮。3个循环后,月经开始通畅,量多,色深红而稠,夹有较多血块,经行6天干净。此后,每月月经均按期而至,量多,夹少量血块。
【基本治疗】
[血枯经闭]
治则:养血调经。
取穴:1、主穴。关元、足三里、归来;2、配穴。气血不足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潮热盗汗者,加太溪;心悸者,加内关;纳呆者,加中脘。
治法:毫针补法,可施灸。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补下焦真元而化生精血。足三里、归来为胃经穴,健脾胃而化生气血。血海充盈,月事自能按时而下。
[血滞经闭]
治则:活血调经。
取穴:1、主穴。中极、三阴交、归来;2、配穴。气滞血瘀者,加合谷、血海、太冲;痰湿阻滞者,加阴陵泉、丰隆;寒凝者,加命门、腰阳关;胸胁胀满者,加内关。
治法:毫针泻法,寒湿凝滞者可施灸法。
方义:中极为任脉穴,能通调冲任,疏通下焦。三阴交、归来,通胞脉而调和气血。气调血行,冲任调达,经闭可通。
【体针(之一)】
[取穴]
主穴:长强。
配穴:肾俞、阴交、三阴交、地机、八髎。
[治法]
以长强为主,效不显加配穴。先令病人取俯卧位,在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中点陷凹中取穴,以28号针刺入1寸深,施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配穴,前三穴针刺,中等刺激,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后二穴以指针按揉5~6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体针(之二)】
[取穴]
主穴:中极、十七椎下、公孙、次髎。
配穴:Ⅰ型为冲、任、督三脉不足,气血亏虚,脉络失养,加关元、气穴、百会、神门、肝俞、志室、肓俞、复溜、气门;Ⅱ型为邪侵冲任,气血瘀阻,脉络失宣,加中脘、大赫、子宫、腰俞、肝俞、脾俞、蠡沟、三阴交。
[治法]
主穴为主,据不同症型酌加配穴。每次取6~8穴。穴位常规消毒。用捻转、提插、徐疾补泻法,骶部穴位得气后行雀啄法。Ⅰ型腰部关元、气穴进针得气后缓慢由浅入深,反复行针1~3分钟,待有温热感,或加用温灸1~3 壮;Ⅱ型背部穴位浅刺,行捻转补法。隔日治疗1次,3个月为一疗程,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待经净后继续针刺,一般治疗1个疗程。
【耳穴压丸】
[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
配穴:肝、肾、心。
[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每次取2~3穴,双耳均选。以王不留行子贴压,敷贴好后宜用拇食指反覆按压至耳廓潮红充血。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3天换贴1次。月经来潮后宜再贴压一疗程,以巩固效果。一般3~5次为一疗程。
【气血虚弱】
[治则] 益气补血调经。
[方药] 八珍汤加味。
[处方] 人参3克(另煎,兑服),白术10克,当归身10克,茯苓10克,川芎5克,白芍15克,生地10克,炙甘草15克,木香5克,青皮5克,醋炒香附5克,牛膝10克,路路通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 兼见心悸怔忡者加柏子仁、丹参、阿胶;若因产后大出血所致的闭经,除见气血虚弱的症状外,更见阴道干涩,性欲减退,生殖器官萎缩等症,此乃精血亏败,肾气虚惫,冲任虛衰之症,可加鹿茸、鹿角霜、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
【肝肾不足】
[治则] 补肾养肝调经。
[方药] 当归地黄饮加减。
[处方] 当归12克,熟地15克,山药10克,杜仲10克,牛膝15克,山茱萸5克,炙甘草10克,鸡血藤15克,益母草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阴虚血燥】
[治则] 养阴清热调经。
[方药] 一贯煎加减。
[处方] 生地15克,枸杞12克,当归15克,北沙参10克, 麦冬10克,柴胡12克,丹皮10克,酸枣仁20克,黄精10克,丹参6克,枳壳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 虚烦潮热甚者,加青蒿、鳖甲;兼咳嗽、 唾血者酌加五味子、百合、川贝母、阿胶;虚烦少寐、心悸者加柏子仁、夜交藤;若因实火灼阴导致血燥闭经者,宜加玄参、黄柏等。
【气滞血瘀】
[治则] 活血祛瘀,理气通经。
[方药] 血府逐瘀汤。
[处方] 当归、生地各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痰湿阻滞】
[治则] 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
[方药] 苍附导痰丸加减。
[处方] 苍术10克,陈皮5克,制南星5克,枳壳(麸炒)10克,半夏10克,川芎5克,滑石10克,白茯苓12克,神曲(炒)10克,佛手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人参乌鸡汤】
[食材] 乌鸡腿100克,人参片15克, 麦门冬25克,五味子10克,盐适量。
[做法] 将鸡腿剁块,放入沸水中氽烫,捞起洗净。将鸡腿和人参片、门冬、五味子放入锅中,加1800毫升水以大火开,转小火续炖30分钟。起锅前加盐调即可。
[功效] 此品可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心悸气短、失眠等症。
【清补凉乳鸽汤】
[食材] 乳鸽200克,党参、红枣、枸杞、芡实、蜜枣各适量,盐、大蒜各适量。
[做法] 鸽肉洗净,剁大块,党参洗净,泡发切段,芡实洗净,红枣、洗净泡发。大蒜去皮,切薄片,蜜枣洗净切片。水烧开,放入鸽肉,氽水,捞起洗净。将除蒜片外所有的材料放入炖盅,注水,大火煲沸后放入蒜片,改小火炖煮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补肝壮肾、益气补血、调经止带。
【合欢山药炖鲫鱼】
[食材] 合欢5克,山药6克,鲫鱼一条,盐适量。
[做法] 将合欢、山药洗净,浸泡,待用。鲫鱼收拾干净。锅置火上,将药材和浸泡药材的水一同放进锅内,再放入鲫鱼,炖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此品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的功效,对脾气虚弱、糖尿病、闭经、痛经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
【芪枣鳝鱼汤】
[食材] 鳝鱼500克,黄芪75克,生姜5片,红枣10克,盐、味精、料酒各适量。
[做法] 先把鳝鱼收拾干净,切段,并用开水氽去血腥。起油锅爆香姜片,加少许料酒,放入鳝鱼炒片刻取出。黄芪、红枣洗净,与鳝鱼肉一起放入煲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煲1小时,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 此品具有补气养血、滋补肝肾之效可调节闭经。
【黑豆墨鱼瘦肉汤】
[食材] 瘦肉300克,墨鱼150克,黑豆50克,盐、鸡精各适量。
[做法] 瘦肉洗净,切块,永水。墨鱼洗净,切段,黑点洗净用水浸泡。锅中放入瘦肉、墨鱼、黑豆,加入清水,炖2个小时。调入盐和鸡精即可。
[功效] 此品具有养血、能经、催乳、益肾、滋阴、调经、止带之功效,于治疗妇女经血不调、水肿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