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疼痛

所属科室:肛肠科
所属部位:肛门直肠部

更新时间 : 2/3/2021 4:37:38 PM

【肛门疼痛概述】
肛门疼痛又称肛门痛、魄门痛,是指肛门及其周围以疼痛为主的一种症状。根据疼痛的性质可分为裂痛、灼痛、胀痛、刺痛与啄痛。按照疼痛与大便的关系,可分为排便时肛门疼痛与平时肛门疼痛。本症可见于痔疮、肛隐窝炎、肛周感染、肛管癌等多种肛门直肠部疾病。

【症状】

(1)实热:肛门灼痛,喜冷而恶热,皮色红赤,按之痛剧,伴全身不适,寒热交作,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2)湿热:肛门灼痛或生痈成瘘,流水不断,直肠胀痛或坠胀不适,粪便夹有黏液、脓血,便秘或腹泻,身重体倦,口渴而不多饮,苔黄腻,脉滑数。
(3)气滞:肛门疼痛多为胀痛,痛有定处或攻窜无常,常随情志变化而增减,舌黯,脉弦。
(4)血瘀:肛门疼痛剧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多昼轻夜重,常伴腹胀不适,消化不良,心情抑郁,舌黯红有瘀斑,脉涩。
(5)虚寒:患处冷痛,皮色不红不热,或黯紫或苍白,喜温喜按,舌淡,脉细弱。
(6)虚热:肛门隐隐作痛,时重时轻,伴虚热或不发热,全身倦怠,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肛门疼痛一症,有寒热虚实气血之分。虚证肛门多隐隐作痛,伴有坠胀,而实证肛门疼痛多为持续性的裂痛、灼痛、胀痛、刺痛,临床须结合他症,予以鉴别。
(1)实热肛门疼痛与湿热肛门疼痛:二者均为实证、热证,由外感风湿燥热之邪,或过食肥甘厚味,致实热或湿热内生,下注肛门,经络阻滞,不通则痛。实热肛门疼痛多由外感风湿燥热之邪,以肛门灼痛,喜冷而恶热为其辨证要点;而湿热肛门疼痛,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而致,以直肠胀痛或坠胀不适,粪便夹有黏液、脓血,便秘或腹泻,身重体倦,口渴而不多饮,苔黄腻,脉滑数为其辨证要点。
(2)气滞肛门疼痛与血瘀肛门疼痛:多由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或寒湿凝滞,气机失调,血瘀不行,停滞于肛门直肠部而作痛。气滞肛门疼痛以胀痛,痛有定处或攻窜无常,常随情志变化而增减,舌黯,脉弦为其辨证要点,血瘀肛门疼痛以肛门疼痛剧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多昼轻夜重,常伴腹胀不适,消化不良,心情抑郁,舌黯红有瘀斑,脉涩为其辨证要点。
(3)虚寒肛门疼痛与虚热肛门疼痛:二者皆为虚证,但一寒一热,不难鉴别。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长强5240单穴
承山4830双穴
大肠俞5440双穴
第2天飞扬4840双穴
白环俞545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天枢5450双穴
支沟4830双穴
内庭4830双穴
第4天中极5460单穴
阴陵泉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5天期门52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内关4830双穴
第6天复溜4830双穴
太溪4830双穴
三阴交4830双穴


【艾灸体会】

艾灸治疗肛门疼痛具有极好的疗效,具有疏通经络,解痉止痛的作用。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经常清洗肛门,保持大便通畅,积极防治便秘、痔疮、肛周感染、肛门隐窝炎、肛门湿疹等,以避免诱发本症。


1.调和脾胃,升清降浊

【病因】用于脾胃失调证。脾胃主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运化水谷,脾气以升为健,胃主受纳水谷,胃气以降为和,如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水谷精微不布,清浊不分,下注于肠,致使水湿痰饮内滞肠道,损伤肠络而发肛门坠胀。

【证见】腹痛、腹泻,泻而不爽,矢气便溏或便意频数,泻下物酸腐臭秽,质多糊状,混有黏液脓血,小便混浊如米泔,纳呆胸闷,嗳气酸腐,食入益甚,面色萎黄,头目眩晕,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腻或白,脉弱或滑。

【治宜】调和脾胃,升清降浊。

【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黄芪30g ,当归20g,太子参、茯苓、白术、 仙鹤草、鸡血藤、神曲、山楂、扁豆各15g,半夏12g,砂仁、木香、陈皮、甘草各6g,大枣10g,升麻6g,柴胡6g。

2.疏肝理气,解郁益肠

【病因】用于肝郁脾虚证。由于肝之疏泄,参与运化、吸收食物。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可致气血淤滞,或横克脾土,脾失健运,水湿痰饮阻滞肠道,气血郁滞而发肛门坠胀。

【证见】腹痛即泻,泻而不畅,泻后痛减,便出稀粪或黏液,肠鸣矢气多,胸胁胀窜痛,喜太息,病情常因精神因素而变化。舌苔薄白,脉象弦或弦细。

【治宜】疏肝理气,解郁益肠。

【方选】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减。

【处方】黄芪30g,白芍30g,白术、当归各15g,木香、元胡各12g,柴胡、枳壳各10g,陈皮、防风、黄连、甘草各6g,川楝子10g

3.补肾益脾,固本除胀

【病因】用于脾肾两虚证。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之说,它们在生理上是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病理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命门火衰,则脾土失于温煦;脾虚日久可致肾虚;脾肾阳气虚衰,寒从内生,水湿痰饮不化,下注凝结肠道,阴寒内盛,气血凝滞,肠络损伤而发肛门坠胀。

【证见】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便中夹有黏液,或完谷不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面色白,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腰膝酸软,不思饮食,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或腻,脉沉细无力。

【方选】四神丸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处方】山药、黄芪各30g,党参、莲子、白术、芡实、白芍、补骨脂各15g,炙甘草、木香各6g,吴茱萸3g。

4 清热利湿,疏导胃肠

【病因】用于肠胃湿热症。由于水湿痰饮积滞胃肠,郁而化热,形成湿热毒邪,下注肠道而致肛门坠胀。

【证见】腹泻,粪中夹黏液脓血,里急后重,下腹痛胀,或胃脘灼痛。或肛门灼痛,或消瘦倦怠,口臭,口渴,口苦咽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宜】清热利湿之法。

【方选】清肠导滞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处方】蒲公英30g,白芍30g,白头翁、紫花地丁、败酱草、黄芩各15g,桂枝9g,当归12g,甘草12g。

5 清心泻火,凉血除胀

【病因】用于心火下移肠道证。由于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二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在病理方面,若心火旺盛,可移热于小肠,小肠与大肠相连,大肠接受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小肠有热必泻于大肠,损伤肠络而发肛门坠胀。

【症见】心胸烦热,夜不成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腹痛泄泻,粪臭色黄褐或便中夹鲜血,黏液赤白色。或便干结,夹羊粪状结块,尿赤,尿道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宜】清心泻火,凉血除胀。

【方选】泻心汤合导赤散加减。

【处方】黄连、大黄炭、木通、甘草各6g,生地20g,玄参、赤芍、丹参、丹皮、穿心莲、凤尾草各15g,竹叶、车前子各10g。

6 益气养肺,化滞除胀

【病因】用于肺失宣降,功能失调之证。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以辅佐心脏调节气血的运行。肺与大肠通过经脉互为络属而成表里关系,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肺失宣发肃降,则每殃及肠腑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出现泄泻或便秘。肺气虚则宣发肃降功能失调,以致肠道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停滞,大肠失养而发肛门坠胀。

【症见】痛、腹胀,胸腹闷胀,大便稀溏,夹白色粘团状如鱼脑,觉便物有冰凉感,腹中有气攻撑,欲得矢气而不能,努责亦不得出。自汗,畏风,咳嗽咯痰,易于感冒,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虚。阴虚者症见:便溏,便结交替,便中夹鲜血黏液,干咳无痰,少痰而粘,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鼻咽干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宜】益气养肺,化痰除湿,活血通络法。

【方选】补中益气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党参、白术、茯苓各15g,当归、白芍、赤芍、桂枝各12g,三七粉12g(吞服),柴胡、陈皮、甘草、诃子各6g,升麻、乌梅、五倍子各3g。

7 补益肝肾,润肠通便

【病因】用于肝肾阴虚证。由于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二便,精血同属,肝肾同源,肾精有滋养大肠的作用。若便血,泄泻耗伤精血,或久病及肾,损耗肾中精血,致使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大肠失于滋润,而肛门坠胀。

【症见】大便硬结如羊粪,时时欲便,但通而不畅,便间夹有少量黏液赤红,腹痛隐隐,反复发作数年未愈。腰痛绵绵,形体消瘦。低热乏力,头昏耳鸣,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妇女可伴月经量少。闭经,阴道干燥。舌红少苔或淡嫩少苔,脉弦细数。、

【治宜】滋补肝肾,润肠通便。

【方选】左归丸加减

【处方】熟地、制首乌各30g,枸杞、山药、鹿胶、龟胶、菟丝子各15g,女贞子、旱莲草各20g,续断15g,牛膝10g,黄柏各10g。

8 活血化瘀,温阳通便

【病因】用于肠道瘀阻证。由于水湿痰饮热邪积滞肠道,气机不畅,日久气滞血瘀,损伤肠络必成瘀血证。

【症见】肛门坠胀,腹痛多在左下腹,固定不移,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或包块,腹满,或有粪便,或夹便血,色紫暗。舌质紫暗或瘀斑,脉沉涩。本型常见于后期,可并发癌变等病。

【治宜】活血化瘀,温阳通便。

【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减。

【处方】当归、赤芍、蒲黄、五灵脂各15g,黄芪50g,三七粉12g(吞服),川芎、没药、肉桂、干姜、延胡、茴香各6g。

肛门疼痛怎样缓解

百病调理

29 0

立即观看 8/27/2021 5:37:12 PM

走路肛门疼痛怎么回事

百病调理

25 0

立即观看 8/27/2021 5:38:15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