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丁德恩,一名庆三,回族外科医家,北京市人。生于1854年,卒于1917年,享年63岁。能自制白降丹、红升丹等药粉。
丁氏少年时期曾在德胜门外马甸牧羊、读书,成年后在崇文门外某羊肉案掌案。他崇尚医道,喜欢疡科,制学刻苦,狠下功夫,对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能背读成诵,自制白降丹、红升丹等药粉。义务为附近回民治病,疗效颇佳。后在北羊市口开设“德善医室”以行医为业,擅治各种皮科及外科疾病。著有《德善医室疡科效方》。
伊尹
伊尹,己姓,伊氏,名挚,一说为空桑人(今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村),二说为有莘国(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有莘国 ),还有说法出生于伊水,史籍记载生于洛阳伊川 ,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他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
方有执
方有执,字中行,别号九龙山人,明代歙县人(即今安徽歙县)。他的妻儿共7人皆因伤寒而死,他本人也以大病幸愈而复生,因而发愤钻研《伤寒论》。方有执认为王叔和、成无己整理的的《伤寒论》,有较多窜乱之处,对后世医家学习《伤寒论》造成误导,首次提出《伤寒论》错简之…
张宝藏
张宝藏,古代医家名。张宝藏,字澹,唐栎阳(今陕西临潼)人,约生活于公元六世纪。唐贞观年间(627~649),宝藏年已七十,任金吾长,时太宗李世民患气痢,诸医屡治无效,于是下诏征医方,宝藏曾患此疾,服乳煎毕拨方而愈,他具疏此方以。太宗服药后,痢即全愈。宝藏因此授三…
李寿山
李寿山出身于中医世家,曾任大连市中医医院院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中医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东北地区肾病研究副主委,辽宁中医学会副会长,辽宁仲景学说研究会主任委员,辽宁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顾问,《辽宁中医杂志》编委,大连市政府科技顾问、大连市中医药…
梁保和
梁保和,原名文藻,字荷汀,北京人。生于 1876年,卒于1960年,享年84岁。梁氏三代业医,学验俱丰。后又拜名医王梦九为师,受益不浅。梁氏认为中医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治病务求实效,应博采古今诸家之长。他认为治病不能见证治证,应从病因病症中求治法,并将这一…
涪翁
涪翁,古代医家名。西汉末、东汉初涪县(今绵阳市区)人。其真实姓名及生卒年均不详。据《后汉书•郭玉传》载:“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即涪江,在今四川省境内),因号涪翁。”治病不论贵贱,皆全力救治不图报酬。后传针术给程高,程高再传于郭玉,后来郭玉成为…
郑魁山
郑魁山,教授,男,河北省安国县人。出生于针灸世家,16岁随其父著名针灸专家郑毓琳先生学医,20岁独立行医,从事临床、科研、教学近70年,一生致力于中国针灸传统针法的研究,以其手法之精湛蜚声中外,有“中国针灸当代针法研究之父”和 “西北针王”之誉。历任甘肃针灸…
陆广莘
陆广莘,男,汉族,1927年1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48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2014年9月13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鲍姑
鲍姑,名潜光,东晋上党(今山西省长治)人,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她出生于一个官宦兼道士之家,其父鲍靓是广东南海太守,丈夫是医家葛洪。她继承了父亲和丈夫的医术,加以钻研,医术愈加精湛,更是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鲍姑一治赘瘤与赘疣闻名,…
徐丽洲
徐丽洲,上海川沙县人。父祖九世业医,家藏医书颇丰,自幼耳濡目染,有志于岐黄之术,少年随父徐雨田习医,后又从师南汇名医陈雪生继续深造。悬壶沪上,专攻幼科。曾任中国医学院幼科临床导师,又常在“广益善堂”等慈善机构义务施诊。徐氏曾著有《徐氏验方》,《痧痘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