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房芝萱,中医外科专家,直隶武清(今属天津)人。出身中医世家。祖父为清朝御医,父房少桥为北京外科名医。幼承家学,后开业行医。建国后,历任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北京第二医学院教授,北京中医学校副校长。善治血管病。对血管病中的麻、木、凉、痛、酸、肿、胀、热、痒等,有独特的用药方法。治疗疔、痈、瘰疬,以消、托、补、防四法施治。研制定型的方药甲字提毒粉、痈疽膏、吃疮粉、生肌止痛散,为中医外科常用药物。有《房芝萱临床经验汇编》。
何廉臣
何廉臣,男,出身于世医家庭,先后任中国医学会副会长,绍兴医学会会长,神州医学总会外埠评议员、评议长。1908年6月,何廉臣与绍兴医界同仁创办《绍兴医药学报》,任副主编。1929年,何廉臣去世,终年68岁。何廉臣一生著作甚丰,先后编辑出版《医药丛书》《国医百家》《…
朱肱
朱肱,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因曾官奉议郎,人称朱奉议。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祐三年(1088年)进士,无意为官,退而酿酒著书,其间对《伤寒论》深有研究,值朝廷重视医学,遍求精于医术之人,朱肱遂被征为医学博士,后因书苏东坡诗获罪,被贬于达州(今四川达县…
杨济时
杨济时,字继洲,浙江三褐县(今衡县)南乡六都杨村人。杨氏幼年学习儒学。后改习歧黄。杨济时精于针灸,曾任太医院御医。主要著作为《针灸大成》10卷。此书资料丰富,编排较为合理,故而流传较广,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书中提出了“十二字次第手法”与…
钱乙
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郓州人,与吴越王钱俶有宗属关系,祖籍浙江钱塘。宋代著名儿科医学家。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戚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曾…
伊尹
伊尹,己姓,伊氏,名挚,一说为空桑人(今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村),二说为有莘国(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有莘国 ),还有说法出生于伊水,史籍记载生于洛阳伊川 ,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他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
龚廷贤
龚廷贤,又作应贤,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明代著名医家,是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父龚信,字西园,一说字瑞芝,任职太医院,撰有《古今医鉴》8卷。廷贤幼攻举业,后随父学医。他承家学,又访贤求师,医名日隆。曾任太医院吏目。1593年,治愈鲁王张妃臌胀…
何炎燊
何炎燊,内科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老中医,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中医药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何老临床经验丰富,创立了肝、脾、胃并重的脾胃学说思想,扩大了中医下法在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其运用育阴潜阳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屡起沉疴…
徐相任
徐相任,原字相宸,名尚志,晚号无私老人。江苏吴县人。初习举子业,弱冠改行从随岳父费绳甫学医,壮年悬壶沪上。1908年夏秋间,上海时疫流行,以霍乱最甚,他受聘于上海中国红十字会附设时疫医院,任顾问;又曾任神州医药总会常务委员等职。建国后,受聘为上海市中医文献…
丹波元简
丹波元简,字廉夫,通称安长,号桂山。日本著名汉医学家,在中日皆负有盛名。师事山本北山、井上金峨等,又得其父元德之庭训,对中医经典著作熟读心传,著有《素问识》、《素问记闻》、《难经疏证》、《伤寒论辑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脉学辑要》、《观聚方要补》等…
方和谦
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2009年7月,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