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夏理彬,号秉琦,祖籍江苏江都。其祖父于太平天国时移居沪上。夏氏先世为医,其父夏应堂医名益显,与丁甘仁齐名,有“北丁南夏”之称。
夏氏自幼在私塾攻读四书五经,稍长则随父习医,博览医家经典,举凡《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千金》、《外台》等书无不研习,尤对清代叶、薛、吴、王诸家温病学说钻研弥深,有独特见解。学成之后,随父临诊,悬壶南市方浜路,业务鼎盛,擅治温病、内伤杂病,其临证案例,每多引章摘句,即一证一药,亦必有所依据。建国前,曾历任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分会理事及副会长,上海市中医师公会监事、中华国医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华医学研究会理事。建国后,曾受聘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华东医院首长保健医师、中华医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市分会理事。夏氏晚年罹患中风而致偏瘫症。他虽卧病榻,仍念念不忘中医事业,逝世前,将家中珍藏中医古籍数千册,全部无偿地献给医院。
著有《医学对护理工作概念》一书。
杨浩如
杨浩如,名德九,生于 1881年,卒于1940年。杨氏出身中医世家,青年时代在山东曾辅佐杨士骧(巡抚)建立中医学堂。著有《廊房防疫录》,与孔伯华、曹巽轩、赵云卿等人共同编写《八种传染病症治析疑》等。
唐由之
唐由之,男,浙江省杭州市人,汉族,中医眼科学家。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继承和发扬中医眼科金针拨障术和睫状体平部的手术切口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发明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
阮士怡
阮士怡(1917年2月-2020年2月5日),男,河北省丰南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第二届国医大师。著有《中医内科》,1973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国长寿大典》,1991年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临床中医内…
何鸿舫
何鸿舫,清医家,后改名长治,为江南何氏医学世系第二十一代医。幼从居士姚椿习古文,为太学生,工诗善画,尤精书法。以家传兼能力学,故识验俱富。擅内科、外伤病,家设寿山堂药店,常备药罐炭炉,免费以助病家,贫无药资者并给药,誉满江南。《重固三何医案》下卷录其治…
凌耀星
凌耀星,上海青浦人,十六世祖传中医。自一九五六年上海中医学院成立起担任《内经》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来,孜孜以求,潜心研究经旨,颇有所得。曾参加编写《内经》(第一、二、三版)及内科(第二版)全国教材,著医学论文二十余篇,发表于杂志及内部资料。主编了《实用内…
高忠英
高忠英,现代医家名。 1938年6月出生,河北滦县人,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现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兼任北京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黄元御医学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兼流派学术顾问。1991年整理出版了…
孙朝宗
孙朝宗,山东德州人,山东德州孙氏中医世家第四代传人,尔后克绍祖业,山东中医学院中医专科毕业后,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为传承中医药、培养岐黄人才奉献一生。2019年12月1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孙朝宗逝世…
成无己
成无己,中国金代医学家。宋代聊摄(今山东茌平县)人,靖康(1126年)后,聊摄地入于金,遂为金人。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聪明敏慧,博览《内经》、《难经》等经典医籍,对理论与临床均有擅长。他穷其一生研究伤寒学术,治学严谨,坚持不懈,是伤寒学派的主要…
姜春华
姜春华,字秋实,汉族,江苏南通县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脏象及治则现代科学奠基人。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疗效卓著。先生自幼从父青云公习医,18岁到沪悬壶,复从陆渊雷先生游,30年代即蜚声医林,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等…
缪希雍
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我国明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中药学家,是李思塘(曾从吴兴名家朱远斋学过医药)之外孙,万历癸丑进士缪昌期的同族兄弟。原籍江苏常熟,旅居长兴多年,考中秀才,与张时泰同科,移住金坛县,和王肯堂共处一邑。善用清凉甘润的药物疗病。缪希雍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