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后...

课程目录

01 《温病学》【总论篇】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02 《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

03 《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明清

04 《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标志·温病学四大家之叶天士和《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薛生白

05 《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

06 《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王孟英和《温热经纬》,其他诸家及医著

07 《温病学》绪论小结;第1章:1-1.温病的概念;1-2.温病的特点

08 《温病学》1-2.温病的特点(续);1-3.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09 《温病学》1-3.温病的范围和分类(续);1-4.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与区别

10 《温病学》1-4.温病与伤寒(续);1-5.温病与瘟疫;1-6.温病与湿毒;第2章:2-1.温病的病因

11 《温病学》2-1.温病的病因(续)风、寒、暑、湿、燥、火、疠气、湿毒

12 《温病学》2-2.温病的发病(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发病类型)

13 《温病学》第3章:3-1.温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14 《温病学》3-1.卫气营血辨证(续)、卫气营血辨证表

15 《温病学》3-1.卫气营血辨证表(续)、浅深和传变,3-2.温病的辨证——三焦辨证

16 《温病学》3-2.三焦辨证(续)、三焦传变、三焦辨证表、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17 《温病学》第4章:4-1.温病的常用诊法──辨舌、验齿,辨斑、辨疹

18 《温病学》4-1.辨斑疹(续)、斑疹治则、辨治白(pei)

19 《温病学》4-2.辨常见症状——发热、汗出异常(无汗)

20 《温病学》4-2.汗出异常(时汗、多汗、大汗、战汗),口渴(欲饮、不欲饮),神志异常(神昏谵语)

21 《温病学》4-2.神志异常(昏愦不语、昏蒙、如狂发狂),痉厥(抽厥、肢厥逆冷、各种动风)总论结语

22 《温病学》【各论篇】(一)风温:1.病因病理2.诊要3.辨治3-1.风热袭表(卫分)A.卫外失司

23 《温病学》风温:3-1.A.(续)银翘散煎服法和剂效比较,3-1.B.肺失宣降

24 《温病学》风温:3-1.B.附方比较,3-2.热入气分.A.热邪壅肺(证治)B.痰热结胸(证治)

25 《温病学》风温:3-2.C.痰热阻肺,腑有热结,D.肺热发疹,E.肺热下利,F.肺胃热炽

26 《温病学》风温:3-2.F.肺胃热炽(续)白虎汤四禁

27 《温病学》风温:3-2.G.热结阳明(证治);3-3.热入心包(营分)A.热陷或痰蒙心包(证治)

28 《温病学》风温:3-3A.续,B.内闭外脱C.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D.余热未净、肺胃阴伤。风温小结

29 《温病学》风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二)春温:概念,1.病因病理,2.诊断要点

30 《温病学》春温:3.辨证论治(气营血证治和用药禁忌)3-1.气分证治.A.热郁少阳胆(附方证治)

31 《温病学》春温3-1B.热郁胸膈,C.热灼胸膈,D.阳明无形热盛,E.阳明有形热结.6个承气汤证

32 《温病学》春温:3-2.营分、血分.A.热灼营阴(证治)B.气营两燔(证治)C.热盛动血(证治)

33 《温病学》春温:3-2.D-E.气血两燔加热毒充斥,F.血热蓄血,3-3热入心包,3-4血热动风

34 《温病学》春温:3-4.(续),3-5.热灼真阴.A.真阴虚火炽(证治),B.真阴耗损(证治)

35 《温病学》春温:3-5.B.续,C.亡阴脱液、虚风内动(加减复脉汤和二甲、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36 《温病学》春温:3-5.C.(续)及复脉辈的证治,3-6.邪伏阴分,3-7.善后调理。春温小结

37 《温病学》春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三)暑温:概念和特点

38 《温病学》暑温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3-1.气分暑热:肺胃热炽、暑伤津气、津气欲脱

39 《温病学》暑温3-2.气分暑湿:暑湿困阻中焦和弥漫三焦3-3.暑热入营血分:暑伤肺络(气血两燔)

40 《温病学》暑温:3-3.续、暑入心营、暑热动风、暑入血分,3-4.暑伤心胃,3-5.后遗症证治

41 《温病学》暑温:3-5.后遗症证治(续),暑温小结。暑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其它暑病:冒暑

42 《温病学》其它暑病:冒暑(续),中暑,暑秽。小结。(四)湿温:湿热病辨治概述:1.病因,2.特点

43 《温病学》湿热病辨治概述:3.辨证纲领,4.三焦湿热的辨治法则

44 《温病学》湿热病辨治概述:4.辨治法则(续),治则和常用药简表,5.禁忌(药物、饮食、调护)

45 《温病学》湿热病辨治概述:6.转归。湿温: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3-1.湿重于热

46 《温病学》湿温:3-1.湿重于热(续A湿遏卫气)B湿热酿痰,痰热蒙蔽心包与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比较表

47 《温病学》湿温:3-1.湿重于热.C.湿阻募原,D.湿阻中焦,E.湿阻膀胱、上蒙心包

48 《温病学》湿温:3-1.湿重于热.E.续,F.湿滞大肠,3-2.湿热并重A.湿热蕴毒B.湿热中阻

49 《温病学》湿温3-3热重于湿3-4从化A热入血分B气随血脱C脾肾阳虚3-5余邪未尽3-6湿盛阳衰

50 《温病学》湿温:归纳湿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治则、常用药、治疗禁忌、饮食注意、生活护理复习。

51 《温病学》(五)伏暑: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3-1初发气营A.卫气同病B.卫营同病

52 《温病学》伏暑:3-2.气分.A.湿热郁阻少阳

53 《温病学》伏暑:3-2B.胃肠湿热夹滞,3-3.营分血分A.心营热盛、下移小肠,B.痰瘀阻滞心包

54 《温病学》伏暑:总结传变及证治。(七)秋燥(温燥):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

55 《温病学》温燥3-1邪在肺卫,3-2邪在气分(燥气化火、上干清窍,燥热犯肺,肺燥咳血、肠热下利)

56 《温病学》温燥3-2续-肺燥肠闭,阴伤腑实,肺胃阴伤;气营两燔;真阴耗损;凉燥;小结。大头瘟概述

57 《温病学》(八)大头瘟和痄腮证治。(九)烂喉(丹)痧: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

58 《温病学》烂喉痧证治:1.毒侵肺卫,2.毒壅肺胃,3.气营两燔,4.余毒未净、阴液损伤;小结

59 《温病学》温病的治疗:辨证四法;主要治法和注意(10类30法):1解表、2清气、3和解、4祛湿

60 《温病学》(续)5通下、6清营凉血、7开窍、8熄风、9滋阴、10固脱回阳。病理产物治疗和善后调理

61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前十条)第一条1.温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2.卫气营血与脏腑的关系

62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一条:3.温病与伤寒辨治的区别

63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一条:归纳;第二条:伤寒与温病传变规律的不同及温病初起表证的治法

64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三条:温热邪气与风邪、湿邪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温热病与伤寒的区别

65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四条:温热夹风、夹湿逆传入营的病机与证治

66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四条:续;第五条:斑出而热不解的机理与治法

67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六:战汗的病机与予后;第七:湿热邪气留滞少阳三焦与伤寒少阳病异同

68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十:湿热里结阳明的治疗及与伤寒阳明病的区别;第八:温热病治疗大法

69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八条:(续);第九条:湿热病治疗宜忌及湿热病与温热病的治则

70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九条:1.湿热病治疗宜忌(续);2.湿热病与温热病的治则。小结

71 《温病学》《温病条辨》简介:1作者及成书背景,2体例说明,3.三焦篇的核心内容及吴鞠通的学术思想

72 《温病学》《温病条辨》简介:3.三焦篇的核心内容及吴鞠通的学术思想(续)。治疗禁忌。该书读法。

温病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景源)【基础课程】免费

更新时间 12/10/2021 2:09:29 PM 观看人数 课程数 72集全
加入轻壹圈结交壹友

扫码加入轻壹圈

手机云课堂

云课堂在线学习-手机版

轻壹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轻壹公众号

01 《温病学》【总论篇】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02 《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

03 《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明清

04 《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标志·温病学四大家之叶天士和《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薛生白

05 《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

06 《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王孟英和《温热经纬》,其他诸家及医著

07 《温病学》绪论小结;第1章:1-1.温病的概念;1-2.温病的特点

08 《温病学》1-2.温病的特点(续);1-3.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09 《温病学》1-3.温病的范围和分类(续);1-4.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与区别

10 《温病学》1-4.温病与伤寒(续);1-5.温病与瘟疫;1-6.温病与湿毒;第2章:2-1.温病的病因

11 《温病学》2-1.温病的病因(续)风、寒、暑、湿、燥、火、疠气、湿毒

12 《温病学》2-2.温病的发病(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发病类型)

13 《温病学》第3章:3-1.温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14 《温病学》3-1.卫气营血辨证(续)、卫气营血辨证表

15 《温病学》3-1.卫气营血辨证表(续)、浅深和传变,3-2.温病的辨证——三焦辨证

16 《温病学》3-2.三焦辨证(续)、三焦传变、三焦辨证表、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17 《温病学》第4章:4-1.温病的常用诊法──辨舌、验齿,辨斑、辨疹

18 《温病学》4-1.辨斑疹(续)、斑疹治则、辨治白(pei)

19 《温病学》4-2.辨常见症状——发热、汗出异常(无汗)

20 《温病学》4-2.汗出异常(时汗、多汗、大汗、战汗),口渴(欲饮、不欲饮),神志异常(神昏谵语)

21 《温病学》4-2.神志异常(昏愦不语、昏蒙、如狂发狂),痉厥(抽厥、肢厥逆冷、各种动风)总论结语

22 《温病学》【各论篇】(一)风温:1.病因病理2.诊要3.辨治3-1.风热袭表(卫分)A.卫外失司

23 《温病学》风温:3-1.A.(续)银翘散煎服法和剂效比较,3-1.B.肺失宣降

24 《温病学》风温:3-1.B.附方比较,3-2.热入气分.A.热邪壅肺(证治)B.痰热结胸(证治)

25 《温病学》风温:3-2.C.痰热阻肺,腑有热结,D.肺热发疹,E.肺热下利,F.肺胃热炽

26 《温病学》风温:3-2.F.肺胃热炽(续)白虎汤四禁

27 《温病学》风温:3-2.G.热结阳明(证治);3-3.热入心包(营分)A.热陷或痰蒙心包(证治)

28 《温病学》风温:3-3A.续,B.内闭外脱C.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D.余热未净、肺胃阴伤。风温小结

29 《温病学》风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二)春温:概念,1.病因病理,2.诊断要点

30 《温病学》春温:3.辨证论治(气营血证治和用药禁忌)3-1.气分证治.A.热郁少阳胆(附方证治)

31 《温病学》春温3-1B.热郁胸膈,C.热灼胸膈,D.阳明无形热盛,E.阳明有形热结.6个承气汤证

32 《温病学》春温:3-2.营分、血分.A.热灼营阴(证治)B.气营两燔(证治)C.热盛动血(证治)

33 《温病学》春温:3-2.D-E.气血两燔加热毒充斥,F.血热蓄血,3-3热入心包,3-4血热动风

34 《温病学》春温:3-4.(续),3-5.热灼真阴.A.真阴虚火炽(证治),B.真阴耗损(证治)

35 《温病学》春温:3-5.B.续,C.亡阴脱液、虚风内动(加减复脉汤和二甲、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36 《温病学》春温:3-5.C.(续)及复脉辈的证治,3-6.邪伏阴分,3-7.善后调理。春温小结

37 《温病学》春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三)暑温:概念和特点

38 《温病学》暑温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3-1.气分暑热:肺胃热炽、暑伤津气、津气欲脱

39 《温病学》暑温3-2.气分暑湿:暑湿困阻中焦和弥漫三焦3-3.暑热入营血分:暑伤肺络(气血两燔)

40 《温病学》暑温:3-3.续、暑入心营、暑热动风、暑入血分,3-4.暑伤心胃,3-5.后遗症证治

41 《温病学》暑温:3-5.后遗症证治(续),暑温小结。暑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其它暑病:冒暑

42 《温病学》其它暑病:冒暑(续),中暑,暑秽。小结。(四)湿温:湿热病辨治概述:1.病因,2.特点

43 《温病学》湿热病辨治概述:3.辨证纲领,4.三焦湿热的辨治法则

44 《温病学》湿热病辨治概述:4.辨治法则(续),治则和常用药简表,5.禁忌(药物、饮食、调护)

45 《温病学》湿热病辨治概述:6.转归。湿温: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3-1.湿重于热

46 《温病学》湿温:3-1.湿重于热(续A湿遏卫气)B湿热酿痰,痰热蒙蔽心包与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比较表

47 《温病学》湿温:3-1.湿重于热.C.湿阻募原,D.湿阻中焦,E.湿阻膀胱、上蒙心包

48 《温病学》湿温:3-1.湿重于热.E.续,F.湿滞大肠,3-2.湿热并重A.湿热蕴毒B.湿热中阻

49 《温病学》湿温3-3热重于湿3-4从化A热入血分B气随血脱C脾肾阳虚3-5余邪未尽3-6湿盛阳衰

50 《温病学》湿温:归纳湿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治则、常用药、治疗禁忌、饮食注意、生活护理复习。

51 《温病学》(五)伏暑: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3-1初发气营A.卫气同病B.卫营同病

52 《温病学》伏暑:3-2.气分.A.湿热郁阻少阳

53 《温病学》伏暑:3-2B.胃肠湿热夹滞,3-3.营分血分A.心营热盛、下移小肠,B.痰瘀阻滞心包

54 《温病学》伏暑:总结传变及证治。(七)秋燥(温燥):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

55 《温病学》温燥3-1邪在肺卫,3-2邪在气分(燥气化火、上干清窍,燥热犯肺,肺燥咳血、肠热下利)

56 《温病学》温燥3-2续-肺燥肠闭,阴伤腑实,肺胃阴伤;气营两燔;真阴耗损;凉燥;小结。大头瘟概述

57 《温病学》(八)大头瘟和痄腮证治。(九)烂喉(丹)痧:概念。1.病因病理,2.诊要,3.辨证论治

58 《温病学》烂喉痧证治:1.毒侵肺卫,2.毒壅肺胃,3.气营两燔,4.余毒未净、阴液损伤;小结

59 《温病学》温病的治疗:辨证四法;主要治法和注意(10类30法):1解表、2清气、3和解、4祛湿

60 《温病学》(续)5通下、6清营凉血、7开窍、8熄风、9滋阴、10固脱回阳。病理产物治疗和善后调理

61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前十条)第一条1.温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2.卫气营血与脏腑的关系

62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一条:3.温病与伤寒辨治的区别

63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一条:归纳;第二条:伤寒与温病传变规律的不同及温病初起表证的治法

64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三条:温热邪气与风邪、湿邪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温热病与伤寒的区别

65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四条:温热夹风、夹湿逆传入营的病机与证治

66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四条:续;第五条:斑出而热不解的机理与治法

67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六:战汗的病机与予后;第七:湿热邪气留滞少阳三焦与伤寒少阳病异同

68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十:湿热里结阳明的治疗及与伤寒阳明病的区别;第八:温热病治疗大法

69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八条:(续);第九条:湿热病治疗宜忌及湿热病与温热病的治则

70 《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九条:1.湿热病治疗宜忌(续);2.湿热病与温热病的治则。小结

71 《温病学》《温病条辨》简介:1作者及成书背景,2体例说明,3.三焦篇的核心内容及吴鞠通的学术思想

72 《温病学》《温病条辨》简介:3.三焦篇的核心内容及吴鞠通的学术思想(续)。治疗禁忌。该书读法。

本课程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景源主讲的《温病学》,由总论与各论两大部分组成,该视频课程目前更新了72集,可在线学习。

刘景源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四十余年,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者指导老师。刘教授在温病学方面造诣尤深,善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困阻中焦的杂病,也是国家“二十一世纪中医基础课程”系列之中医四大经典《温病学》的主讲者。

中国中医药大会

中医纪录片

485 0

立即观看 1/2/2024 4:02:32 PM

中医纪录片—《国医有方》

中医纪录片

247 0

立即观看 12/19/2023 4:59:29 PM
立即观看 10/17/2023 4:40:40 PM

24式太极拳

养生功法

317 0

立即观看 8/11/2023 5:57:45 PM

中医五行音乐养生

其他课程

381 0

立即观看 8/10/2023 2:47:55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