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溪穴的位置及功效

6/1/2021 4:12:33 PM发布

1、位置

天溪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2、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前锯肌、第四肋间结构、胸内筋膜。皮肤由第3、4、5肋间神经的外侧支重叠分布。皮下筋膜内除皮神经外,还有 胸腹壁浅静脉。在胸大肌和前锯肌之间有胸外侧动、静脉及胸长神经。第四肋间结构包括肋间内、外肌及其之间的肋间动脉、静脉和肋间神经。在肋角处,肋间动脉 进入上二肌之间,并分为上、下支。上支行于肋间静脉和肋间神经之间,三者上为静脉,中为动脉,下为神经并行于肋沟内,下支则行于下位肋骨的上缘。肋间隙的 深面为胸内筋膜,与胸膜腔和肺相对应,因此行针不宜太深。

3、穴名释义

胸腔为人身轻清之界,其象比天。本穴平乳房外侧陷处,主治妇人乳少、乳痈诸疾,乳汁涌出,犹如天然的溪流,因名天溪。

4、功效

理气止咳、宽胸通乳。

75.jpg

5、主治

胸痛,咳嗽,气喘,痰多,乳汁少,乳痈;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可以丰胸。

6、配伍应用

① 配膻中、乳根、期门、太冲、侠溪,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通乳消肿,治疗肝气郁结之乳痈、乳汁不足痈。

② 配膺窗、下巨虚、丰隆、温溜、少冲,少冲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清胃泄热、行气消肿,治疗胃热乳。

③ 配巨阙、膻中、郄门、太渊、丰隆,针刺泻法,化痰降浊,治疗痰浊胸痛。

④ 配脾俞、肺俞、丰隆、太渊、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治疗痰湿咳嗽。

7、疗法

①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② 针刺方法:天溪穴,平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酸胀。切勿深刺,以防气胸。

③ 艾灸方法:天溪穴,艾条灸5—15分钟,艾炷灸3—5壮。

④ 丰胸按摩方法:按压刺激天溪穴,能令乳腺发达,胸部变得更丰盈。天溪穴也是进行丰胸按摩最重要的穴位。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2131.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