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俞穴能治哪些疾病

6/11/2021 2:15:07 PM发布

1、肝胆系统病症

(1)肝炎

《中国针灸》1998年第5期报道:以肝俞或其相应夹脊及压痛点(偶刺法)治疗肝炎胁痛30例.每日1次,14次为1疗程.经1~2疗程治疗,显效22例,好转7例,无效1例.

(2)胆囊炎

《中医杂志》1985年第3期报道:针刺肝俞、胆俞为主治疗慢性胆囊炎57例.肝俞、胆俞交替使用,斜向脊柱方向刺,使患者局部得到抽搐样针感,配以右侧期门、足三里.结果:完全缓解41例(71.9%),好转14例(24.6%),无效2例,有效率96.5%

(2) 胆绞痛

《江西中医药1995年第2期报道:肝俞透三焦俞加滞针术治疗胆绞痛400例.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以28号6寸长毫针从肝俞穴沿皮向下斜刺达三焦俞,得气后行滞针术(把针柄向一个方向捻转,直至针柄不能再转动为止),再用力把针柄向上提约1分钟后一般30分钟后出针.结果:有效(出针时或出针后半小时痛止)395例,无效(出针后1小时痛未止)5例,有效率为98.8%

(3) 呃逆

《针灸临床杂志》2000年第6期报道:针刺肝俞、胃俞、膈俞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48例.结果:针刺后呃逆均停止发作,其中31例患者无复发,16例复发后再针1~2次后仍有效且无复发,只有一肺癌患者并伴有肝腹水针刺6次后呃逆方止且无复发.

2、神经系统病症

(1)失眠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报道:肝俞、心俞等穴注射刺五加药液治疗失眠28例.每次取1个穴位注射药液4ml,交替使用.结果:治愈17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

58.jpg

(2) 癫痫

《江西中医药》1997年第2期报道:吴茱萸捣烂贴敷肝俞穴位治疗癫痫病19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精神运动性发作患者,以吴萸膏贴敷肝俞穴效果好.

(3) 失语

《针灸学报》1992年第2期报道:一患者与人争吵,生气而突然失语20天.诊时患者两目红赤,面呈怒容,叫之不能言语.当即针刺肝俞、期门,患者突然大叫一声,说出话来,1次而愈.

3、妇科病症

(1)痛经

《陕西中医》1996年第6期报道:肝俞、气海、三阴交等穴刮痧治疗痛经72例.每日1次.有效率97.2%

(2) 更年期综合征

《上海针灸杂志》200年第3期报道:肝俞穴注射黄芪药液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1例.每穴注射1ml,每日1次,5次后停2天后再续治5次,共治疗15次.结果:痊愈11例,显效7例,无效13例,有效率58.1%

4、眼部病症

(1)结膜炎

《中国针灸》2002年第5期报道:肝俞穴注射曲安缩松混悬液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91例.每日1次.86例在1~5日内症状消失或减轻,5例无改善,有效率为94.8%.随访3~12月,复发12例,重复治疗仍有效.

(2)青光眼

《浙江中医杂志》1995年第1期报道:肝俞穴化脓灸治疗急性青光眼双目失明1例.第5天左侧肝俞开始化脓,左眼开始有视力;第7天右侧肝俞亦开始化脓,右眼也开始有视力.化脓1个月后,视力恢复.

59.jpg

(3) 眼出血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第6期报道:一患者因外伤致右眼前房出血,右眼视力0,经止血、抗炎、散瞳治疗7天,头痛剧烈、视力无进展.遂采取肝俞穴刺络拔罐1次,并投活血化瘀中药7剂,伤眼1周内完全治愈,经随访,视力恢复正常,未有任何后遗症.

5、其他病症

(1)抽搐

《湖南中医杂志》2002年第期报道:针挑肝俞穴治疗重度抽搐症.一患者因情绪低落出现右侧头面、颈项胸、肩臂部抽搐,痛苦难忍采用肝俞穴挑刺疗法,1次治疗后肌肉抽搐大减,仅颜面口眼部尚有轻微抽动,15天后行第2次挑刺,治疗后肌肉抽搐全部消除,无任何不适.

(2) 甲亢

《中国针灸》2003年第9期报道:肝俞配心俞埋线为主治疗甲亢140例.结果近期有效率为92.2%,远期有效率89.3%

(5)黄褐斑:《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报道:一患者因情绪不佳出现两颧部黄褐斑,伴急躁易怒、经期乳房胀痛、腰骶痛.选取双侧肝俞、膈俞,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ml穴位注射.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患者色斑明显缩小,色泽变淡;经后3天又行第2疗程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面部色斑全部消退,面部色泽恢复正常,经期乳房胀痛,腰骶痛等症状全部消失.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2529.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