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多汗

所属科室:产后病症状
所属部位:全身

更新时间 : 2/4/2021 5:19:10 PM

【产后多汗概述】
产后多汗指产后汗出过多或日久不止者,或称“产后自汗、盔汗”。 新产气血较虚,腠理不密,故进食或睡眠时,汗出较多,常在分娩7-10天后自然减少至停止,这是产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本症范踌。

【症状】

(1)气虚:症见汗出恶风,动则更甚。四肢不温,面色咣白,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濡或细弱。
(2)阴虚:症见睡中汗出,醒来自止。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干不饮,五心烦热,腰膝痠软。舌红无苔或苔薄,脉细数无力。

【病因分析与鉴别】

(1)产后气虚多汗与产后阴虚多汗:两者虽皆因虚,但寒热属性各异,病因病机不同。产后气虚多汗,多为素体虚弱,复因产时气血耗伤太多,肺气益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所致。而产后阴虚多汗,则缘素体营阴虚弱,产后失血,阴血益亏,阴虚内热,迫汗外泄而引起。辨证要点为:产后气虚多汗,自汗伴有恶风,并见乏力,心慌气短,面色咣白,舌淡脉濡等症;与产后阴虚多汗,伴有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干舌燥,舌红,脉细数无力显然有别。且二者出汗性质及出汗情况迥异:产后气虚多汗,多为自汗,动则加剧,静则好转;产后阴虚多汗,常是盗汗,即睡中不觉而汗出,醒后即止。
(2)新产数日内,产妇出汗较多,多因产后气血骤虚,腆理不密。这种出汗常在数日内自行好转,一般不伴有其他症状。如汗出过多或持续时间较长,兼有心慌失眠,气短乏力,畏寒等症,则属产后多汗证的范围,应辨证施治。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大椎5240单穴
膏肓5460双穴
复溜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合谷4830双穴
中极5460单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颈百劳5230双穴
肺俞5450双穴
太渊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4天肾俞5460双穴
太溪4830双穴
气海5460单穴


【艾灸体会】

产后多汗属产后“三急”,需及时处理。产后多虚大量出汗致气血津液随汗而泄,使气阴更亏,造成亡阳虚脱,因此必须及时治疗。

【体针】

[取穴]

主穴:中极、三阴交、大椎、合谷。

配穴:气虚自汗者加肺俞、太渊;阴虚盗汗者加肾俞、太溪。

[操作] 针用补法.

[方义]

中极、三阴交可调节恢复冲任功能,为治疗产后疾病之要穴;大椎属督脉,督脉总督诸阳,针之可固表敛汗;肺俞、太渊益气固表止汗,肾俞、太溪滋阴补肾,敛阴止汗。


【气虚自汗症】

[主要证候] 产后汗出过多,不能自止,动则加剧;时有恶风身冷,气短懒言,面色恍白,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益气固表,和营止汗。

[代表方] 黄芪汤(《济阴纲目》)。

[方药] 黄芪、白术、防风、熟地黄、煅牡蛎、白茯苓、麦冬、甘草、大枣。

【阴虚盗汗证】

[主要证候] 产后睡中汗出,甚则湿透衣衫,醒后即止,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燥咽干,渴不思饮,或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生津敛汗。

[代表方] 生脉散加煅牡蛎、浮小麦、山萸肉、糯稻根。

[方药] 人参、麦冬、五味子。

【黄芪大枣糯米粥 】

[食材] 黄芪40克,红枣30克,糯米60克。 

[做法] 先将黄芪加水浓煎,去渣留液,再将糯米,大枣放入黄芪液中同煮成稀粥食用。 每日分数次服完,连服3-6剂。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主治产后气虚自汗。

【小麦牡蛎粉】 

[食材] 小麦100克,牡蛎50克,肉汤适量。 

[做法] 将小麦炒黄,磨成面粉;将牡蛎研成细末,两者混合均匀,备用。1日3次,每次6克,肉汤送服。 

[功效] 养心敛汗。治疗自汗、盗汗。

【糯米猪肚汤】

[食材] 糯米500克,猪肚1个,盐适量。 

[做法] 将糯米放入洗净的猪肚内,用线扎紧加水煮,调味后吃肉喝汤,糯米煮粥吃。每次1次,分10次。 

[功效] 可补中益气、敛阴止汗。适用于产后乏力、自汗、盗汗者。

【玉米茎芯汤】 

[食材] 玉米茎芯30克,白糖10克。

[做法] 先将玉米茎芯(玉蜀黍茎内似海绵状组织的白芯)加水煎,取汤液,去渣。然后将白糖加入汤内调服。 连服3-7天。 

[功效] 养阴清热止汗。治产后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