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多概述】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超过本人平时原有经量,或行经时间延长。两种情况都是下血总量过多,称“月经过多”亦称“经水过多”。它的特点是月经总量明显增多,在一定时间内能自然停止。
清代《傅青主女科》始将“经水过多”作为一个病证来论述。本病周期正常,经期也正常。
西医学中的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血液病、宫内节育器副反应等病以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增多为主症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症状】
(1)气虚:月经量多,色淡质薄,清稀如水,面色咣白,心悸怔忡,气短懒言,小腹空坠,肢软无力,舌质淡,苔薄润,脉虚弱无力。
(2)血热: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有小血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合谷 | 45-48 | 40 | 双穴 |
三阴交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膈俞 | 47-53 | 50 | 双穴 |
血海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太溪 | 45-48 | 50 | 双穴 |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膻中 | 45-50 | 40-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经期应避免情志刺激;若经量过多,面色苍白,汗多肢冷,脉沉细,为虚脱之象,应立即进医院治疗。
【案例】
潘某,女,25岁,未婚。
主诉:近3个月来经行量较平日增多,色深红,质粘稠,7天干净,平时口渴欲饮,心烦多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刻诊:舌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诊断:血热致月经过多。
治疗:隔物灸仪施灸。处方:1日,灸合谷、三阴交各50分钟;2日,灸膈俞、血海各50分钟;3日,灸肾俞、太溪、关元各50分钟;4日,灸中脘、足三里、膻中各50分钟。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连灸3个月经周期,月经恢复正常,遂停灸。
【体针】
[取穴]
主穴:脾俞、足三里穴。
配穴:气血加百会;阴虚加大溪;血热加血海穴;血瘀加子宫。
[治法]
气虚用补法;阴虚用直刺;血热用泻法;血瘀强刺激,促进子宫收缩,使瘀血排出,新血可以归经。
【耳穴埋藏】
[取穴] 子宫、卵巢、内分泌区。
[治法] 用油菜籽或磁石,耳针埋藏。
【气虚】
[症状] 月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头晕乏力,懒言少气,纳少便溏。苦薄,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则] 补气摄血,调经止血。
[方药] 十全大补汤加减。
[处方] 党参12克,黄芪30克,当归身12克,炒白芍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熟地12克,仙鹤草30克,旱莲草15克,黄精12克,煅牡蛎30克(先煎),阿胶9克(烊冲)。
[加减] 出血多不止者,加生蒲黄12克(包煎)、大蓟草30克、牛角(角思)12克;大便溏薄者,加炮姜炭9克、艾叶炭6克;懒言少气者,加升麻3克、柴胡6克。
【血热】
一、实热
[症状] 经行量多,色红黏稠有块,口干喜冷饮,心烦易怒,便秘尿赤。苔黄,舌红脉弦带数。
[治则] 清热凉血,调经止血。
[方药] 地榆汤(验方)。
[处方] 生地15克,炒白芍10克,丹皮10克,生山栀12克,制军9克,侧柏叶15克,茜草12克,当归10克,生地榆30克,生甘草5克。
[加减] 小便热赤者,加泽泻12克、木通9克;月经先期者,加白藤10克;量多者,加剂芥炭9克、旱莲草15克。
二、阴虚
[症状] 内热者伴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无力。
[治则] 滋阴清热,调经止血。
[方药] 地骨皮饮加减。
[处方] 当归9克,地骨皮10克,生地炭15克,炒白芍15克,川芎5克,麦冬10克,阿胶9克(烊冲),旱莲草15克,小蓟草15克,生地榆12克,炒山栀10克,青蒿10克,炙甘草3克。
[加减] 伴气阴两虚者,加党参12克、五味子5克;腹胀者,加川楝子10克、枳壳 9克。
【血瘀】
[症状] 经行量多,色紫暗有血块,下腹胀痛,血块下后痛减。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脉弦。
[治则] 活血化瘀,调经止血。
[方药] 失笑散加味。
[处方] 生蒲黄12克(包煎),五灵脂12克,茜草12克,益母草30克,牛角(角思)12克,仙鹤草30克,制军炭10克,制香附9克,炙甘草3克,焦山植10克。
[加减] 瘀久化热,伤津口干舌红者,加沙参12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旱莲草12克等。
【地黄益母酒】
[食材] 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生地黄6克。
[做法] 取一个渗出瓷瓶(或杯),将黄酒倒入瓷瓶中,然后加入益母草和生地黄,蒸20分钟,主要要隔水蒸。每日两次,每次服用50毫升。
[适应症] 该食疗方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血瘀型月经过多、月经紫色、月经血块伴痛经者,舌苔紫暗者都适用。
【母鸡艾叶汤】
[食材] 艾叶15克,老母鸡一只。
[做法] 老母鸡、艾叶都清洗干净,将老母鸡切成块,两者一起放入锅中煮汤就可以了。一剂药汤分2-3次服用,在月经期连续服用2-3剂。
[适应症] 该食疗方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导致的月经过多者,或伴有失眠多梦、心悸症状者。
【浓茶红糖汤】
[食材] 红糖、茶叶适量。
[做法] 茶叶加水煮成浓茶,差不多一碗的量,煮好后去渣,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每日一次。
[适应症] 该食疗方具有清热的功效,适合月经前期量过多者。
【归芪鸡】
[食材] 黄芪30克,鸡肉250克,当归20克,味精、盐适量。
[做法] 鸡肉洗净切成块,和当归、黄芪一起放入砂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炖熟,加入适量的味精和盐即可。每周服用3次。
[适应症] 鸡肉能温中健脾,黄芪、当归能益气养血,又能鸡肉的膻气,该食疗方可补气血,治疗月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