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丹波元简,字廉夫,通称安长,号桂山。日本著名汉医学家,在中日皆负有盛名。
师事山本北山、井上金峨等,又得其父元德之庭训,对中医经典著作熟读心传,著有《素问识》、《素问记闻》、《难经疏证》、《伤寒论辑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脉学辑要》、《观聚方要补》等著作,对中医典籍的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颇有学术价值。其子丹波元胤和丹波元坚亦得其心传,以医术名于世,出版多重医书。在日本,丹波家族堪称传统医学优秀代表者。同时,从多纪元德开始,便形成了日本汉医的第三大学派——折衷派(考证学派)。
素问记闻
皇汉医学:脉学辑要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伤寒论辑义(丹波元简)
皇汉医学丛书·难经疏证
皇汉医学丛书·素问识
唐容川
唐容川,清代医学家,即唐宗海。经方家也同时是中西医汇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唐宗海少习儒。光绪十五年(1889)举进士,授礼部主事。中年嗜好医学,主张“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唐氏虽然也说过“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
武之望
武之望(1552—1629年)字叔卿,号阳纡,明陕西临潼阜广里广阳屯(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广阳村)人。明朝著名医学家,著有《济阴纲目》和《济阳纲目》,同时在方志、文学等领域也多有建树,被誉为关中鸿儒,也被称为儒医。著有遂成《济阴纲目》五卷、《济阳纲目》一○八卷、《…
朱丹溪
朱震亨,字彦修,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是滋阴学派的创始人。他信奉理学,援如入医,是元代著名的医学家。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震亨医术高明,多有服药及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为“朱一贴”、“朱…
王正公
王正公,男,江苏昆山人,著名中医内科专家。禀承家学,自幼从父王慰伯学医,1937年来沪开业,以“王氏内科”名扬上海。主要著作有《哮喘与慢支的防治和康复》、《正斋医稿》等。发表“宣肺透邪法治疗青少丰哮喘的体会”、“哮喘的临床研究”、“老羊慢性支气管炎证治”、…
徐蔚霖
徐蔚霖,男,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科主任医师。1940年毕业于中国医学院,并师从上海名医伤寒内科朱少鸿、温病内妇科叶熙春、儿科姚云江三氏。曾任上海市第一、第六人民医院儿科顾问、卫协学术部副部长、上海市中医内科进修班副主任。现任全国中医学会顾问、上海市儿科学会名誉…
宋祚民
宋祚民,生于1925年,卒于2019年,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儿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儿科学科带头人。同时又兼任《北京中医》杂志编委、《中级医刊》特约编审,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答…
余桂清
余桂清,男,汉族,1921年9月15日出生,武汉市人,1947年6月毕业于国立江苏医学院,从事外科工作。1955年,他响应党中央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的号召,调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医事业。并经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强调中医与西医…
方有执
方有执,字中行,别号九龙山人,明代歙县人(即今安徽歙县)。他的妻儿共7人皆因伤寒而死,他本人也以大病幸愈而复生,因而发愤钻研《伤寒论》。方有执认为王叔和、成无己整理的的《伤寒论》,有较多窜乱之处,对后世医家学习《伤寒论》造成误导,首次提出《伤寒论》错简之…
张慕岐
张慕岐,男,汉族 ,上海市嘉定县娄塘镇人。出身于清末秀才家庭。原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曾拜苏州名医胡一阉门下,擅长伤寒、湿温及女科,悬壶上海吴淞。在中医文献研究馆任职时,任中医文献丛刊主编,先后出版《癃闭专辑》 、 《哮喘专辑》 、 《肿胀专辑》 、 《…
姜良铎
姜良铎,男,1948年8月出生,陕西省米脂县姜兴庄人,汉族,中共党员。早年师从陕西名医张学文、郭谦享教授,1983年师从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教授,并获中国首届中医专业医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