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

· 研发“张伯臾教授治疗冠心病的智能程序”,并创“强心饮”防治慢性心功能不全。
· 创新构建“藏象辨证论治体系”把中医学的思想原则“和”贯穿于理、法、方、药中。
· 严世芸填补医史文献学术空白;开创中医学术发展领域,并把相应成果应用于国家级统编教材中
· 创建中医藏象辨证论治体系,得到业界和中医界前辈认可,并应用于中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
· 长期致力于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中医药教育推广,以及中医药国际交流。以审评组组长身份为传统医学纳入世卫国际疾病分类发挥作用;指导并参与《WHO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等各类中医药标准的制定。

展开
教学

· 教育改革
在中医药教育管理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严世芸在中医药教育教学上不断改革创新。率先创建了以学分制改革为先导的中医药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以及“早临床、多临床”、结合师承的医学实践体系;在全国中医院校中引进优质海外教育资源,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培养国际化的中医药人才。
· 联合培养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境外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严世芸长期为香港地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办学经验和实习基地等全方位的支持;与华侨崇圣大学合作建立了泰国第一个中医学本科教育项目,培养泰国本土中医药人才,为泰国中医学本科教育的设立及海外中医药的发展提供经验和范式。

展开
师承

曾拜张伯臾为师

展开
经历

1940年5月,严世芸出生。
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专业。
1964年—1972年,任教于上海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
1969年,任上海中医学院赴陕西路、川沙、江镇门诊部以及川沙人民医院医疗队队长。
1972年,正式拜张伯臾为师。
1978年—1983年,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任教研室主任。
1983年,任上海中医学院教务处处长。
2012年,获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2022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3月获评为第四届“国医大师”。

展开
相关文章
  • 严世芸人物评价

    “严世芸为中医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评) “严世芸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评) “严世芸在临床、教学和科研均有精深的造诣和突出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更是一位善于思考、精于思辨、善于创新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