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张志聪,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医家。世业医,师事名医张卿子,建侣山堂。招弟子讲学。其学宗《内经》、张仲景。尝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主张《灵枢》借针说理,以理会针,因针悟证。反对马莳等以《灵枢》仅为针经之说。认为仲景著作系其原貌,反对错简论之说。
其他著作尚有《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等,俱行于世。晚年又著《伤寒论纲目》九卷(1673)、复集《伤寒论》各家注而为《伤寒论集注》,书未成而卒,由门人续篆为六卷。另有《针灸秘传》,未见传世,门徒甚众,以高世栻最为有名。
师承卢之颐
本草崇原
张志聪医学全书
李介鸣
李介鸣,30年代拜施今墨先生为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7载。曾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北京市政协第六、七届常委等。李介鸣为人谦和谨慎,医德高尚,对待患者不论高低贫贱,远近亲疏,一视同仁;对学生耐心教导,诲人…
严苍山
严苍山名云,浙江宁海人。家学渊源,幼受庭训,从祖父志韶学习中医。后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主持上海四明医院医务,开展急性热病中医住院治疗。民国16年(1927年)参与创办中国医学院并在该院执教。民国20年被聘为中国国医馆发起人。抗日战争期间,任上海仁济善…
雷斆
雷斆,南北朝刘宋时药学家。生平里居未详,其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雷氏对药物炮制多有研究,撰《雷公炮炙论》(一作《炮炙方》)三卷,记载药物的炮、炙、炒、煅、曝、露等十七种制药法,内容为历代本草所收录,得以保存,其中有些制药法,至今仍被采用。原书已佚…
刘奉五
刘奉五,名同育,北京市人,生于1911年,卒于1977年。幼年学医,曾拜名医韩一斋为师,24岁在北京悬壶应诊。曾受孔伯华之邀,任教于北平国医学院。建国后,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任教,1955年调任北京中医医院妇科工作。晚年任教于北京市中医学校、北京第二医学院中医系。
黄竹斋
黄竹斋,名谦,又名维翰,字吉人,竹斋亦其字,晚号中南山人,又号诚中子。祖籍陕西临潼,1886年7月13日生于长安(今西安市),在贫困中度过童年。黄竹斋是中医内科和针灸学家,自学成才,学识渊博。在学术上,尊古不泥,勇于探索,主张中西医团结合作。在仲景学说、针灸…
米伯让
米伯让,字锡礼,中医内科专家。陕西泾阳人。早年拜关中名医黄竹斋为师,淹通经史百家,精研岐黄仲景学说,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1943年起开业行医。1954年后,历任西北医学院讲师、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陕西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华…
陈无择
陈无择,名言,以字行,原籍宋青田鹤溪(今景宁县鹤溪镇)人。长期居住温州,行医济世。他精于方脉,医德高尚,医技精良,学术造诣深遽,除从事医学理论研究之外,并多著书立说。因此,不但求医者众,而受业者更是纷至沓来。由于他的名著《三因方》为永嘉医派奠定了学术基础…
李济仁
李济仁,出生于安徽歙县,汉族,中共党员,新安医学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生前是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皖南医学院终身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李济仁毕生致力于新安医学研究,擅长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如痹病、痿病、肿瘤等。截至2017年7…
班秀文
班秀文,1940年毕业于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本科),从医60余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对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名家学术思想颇有研究。用药常从脾胃入手,主张辨证审慎,用药精专。对中医妇科造诣尤深,崇尚肝肾之说,喜用花类之品。…
董廷瑶
董廷瑶,字德斌,号幼幼庐主。出生于浙江鄞县中医世家。弱冠之年继祖业,独立应诊,以其家学渊源,医术精湛,闻名于江浙一带。抗战使其为了避难,迁到上海,继续治病救人,专擅幼科,名噪遐迩,享誉海内外。著有《幼科刍言》、《幼科撷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