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Tags标签:中医共有947条记录
  • 1
    点击
    70
    中医方剂趣记法 殷克敬,等 本书由中医学院专家编写,以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方剂学》教材为蓝本,结合作者丰富的教学经验精心整理而成。 全书共收载临床常用方剂380余首,应用比拟、联想、寓意、默含、谐音、同音等修辞手法,将呆板枯燥、繁杂难记的方药组成、功效主治等以…
    6/30/2025 4:46:06 PM 查看详情
  • 2
    点击
    85
    本书分类系统与所选药物以《中药学》九版教材为蓝本,引入谐音联想为主的综合趣味记忆法,可帮助读者很快记住400种常用中药的功效,使读者获得学习乐趣,改变学中药枯燥乏味的观念,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记忆法、教学法研究增添新实例,填补中药科学记忆法的…
    6/30/2025 4:45:59 PM 查看详情
  • 3
    点击
    76
    《中医方剂精编》一书由刘长江编著。该书由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7出版,全书共405页。
    6/30/2025 4:45:33 PM 查看详情
  • 4
    点击
    92
    ——特点特禀体质又称特禀型生理缺陷、过敏。"特"指的是什么?就是特殊禀赋。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主要包括过敏体质、遗传病体质、胎传体质等。 ——特禀体质养生方法—饮食建议宜食:补气养血、清淡平和的食物,如山药、红枣、…
    6/26/2025 3:47:06 PM 查看详情
  • 5
    点击
    56
    ——特点典型的瘀血体质,形体偏瘦者居多。“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微循环不畅通,直接影响组织营养,就算吃得不少,也到不了该去的地方发挥营养作用。而且由于下游不畅,时间久了也会使上游食欲受到影响。瘀血体质者皮肤干燥较多见。皮肤干燥常引起骚痒,中医认为这是风…
    6/25/2025 4:00:57 PM 查看详情
  • 6
    点击
    23
    ——特点人体之气是人的生命运动的根本和动力,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气,而人体的气除了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以及饮食营养相关以外,还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所以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都是气在人体内运动的具体体现。当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
    6/25/2025 4:00:01 PM 查看详情
  • 7
    点击
    110
    ——特点湿热体质的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膩,脉滑数。1.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2.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6/25/2025 3:59:13 PM 查看详情
  • 8
    点击
    77
    ——特点痰湿体质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
    6/25/2025 3:57:07 PM 查看详情
  • 9
    点击
    96
    ——特点特征和寒性体质接近,为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嗜眨乏力,男性遗精,女性白带清稀,易腹泻,排尿次数频繁,性欲衰退等。阳虚体质的人平素畏冷,手足不温,易出汗;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 ——阳虚体质养生方…
    6/24/2025 4:19:25 PM 查看详情
  • 10
    点击
    63
    ——特点由于阴液的亏虚,一方面出现阴液的濡养、滋润、宁静的功能减退;另一方面阴虚不能制约阳气的升动,阳气相对亢盛,从而形成虚而有热的阴虚内热、阴虚阳亢的状态。形成阴虚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阳邪耗伤阴液;劳心过度,阴血暗耗;久病导致的精血不足、精液枯涸等。…
    6/24/2025 4:12:59 PM 查看详情
  • 11
    点击
    60
    ——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
    6/24/2025 4:11:03 PM 查看详情
  • 12
    点击
    22
    ——特点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口良好,两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发病倾向:平时…
    6/24/2025 4:07:44 PM 查看详情
  • 13
    点击
    40
    中医必备知识
    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 战国时期的《内经》虽仅载方13首,但对中医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
    6/20/2025 2:47:50 PM 查看详情
  • 14
    点击
    34
    在养生热潮的今天,各种"中医秘方""神奇疗法"层出不穷,有的打着传统医学旗号行骗,有的用玄学概念包装伪科学,而面对诸多的夸张宣传,很多人难辨真假,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什么又是打着中医幌子的骗局?下面就带大家来简单了解一下。 ——…
    6/18/2025 3:01:28 PM 查看详情
  • 15
    点击
    53
    中医必备知识
    问诊是指中医采用对话方式,向病人及其知情者查询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和症状、治疗经过等,以诊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 其内容最早见于《素问征四失论》等篇。《难经》则将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并列。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十问篇》,较全面地归纳总结了问诊的内容…
    6/18/2025 2:56:48 PM 查看详情
123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