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

科研贡献
·科研综述
承淡安在学术上融汇贯通中西医学,结合现代解剖学考订腧穴定位;提倡用科学方法研究针灸经络;主张辨病辩证相结合的临床实践;并致力于针灸器械及用具的研制改造,在毫针、揿针、艾条上都有创新。
· 学术论著
截至1957年7月,承淡安共撰写论文数十篇,出版医著12种,译作4种,其代表论著有《中国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实验集》《中国针灸学》《校注十四经发挥》《铜人经穴图考》《针灸精华》《伤寒论新注》等。
· 学术特点
承淡安主张衷中参西,强调临床实践。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取长补短,相互充实与提高,才是发展医学的正确方向。
承淡安对针刺操作,强调练习手法要狠下功夫,认为指下功夫深厚者,下针不痛,得气、行气操作自如,奏效迅速。在教学中他把练习指力、手法规定为学生的必修课。
承淡安极重视补泻手法,提出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区分各种不同的刺激量,以适应各种不同病症。
承淡安对针灸器械力求革新,试制皮内针、揿针、梅花针、艾条灸等,经临床试用疗效后,在推广应用。 

人才培养
· 院校建设
1928年,承淡安与季爱人、祝瞿卿、朱藕令等创办苏州中医学校。  
1930年,承淡安与他人共同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研究社时常有十多个学生实习,上午门诊,下午讲课。
1935年,承淡安创办中国针灸讲习所。翌年,改名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设立二年毕业本科。 
1954年,承淡安衔命筹建了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讲义
1940年,承淡安编著了讲义《中国针灸学讲义》。 
承淡安编写了教材《中国针灸治疗学》。
· 讲授课程
承淡安在德阳国医讲习所讲授《针灸学》《伤寒论》等课程。
· 培养成果
截至1957年7月,承淡安的授业门生达数千人,函授学员逾万人,遍及中国国内各省和香港、澳门、东南亚及欧美地区,如针灸学家杨兆民 ,中医、针灸专家程莘农院士,针灸专家邱茂良、赵尔康,针灸学家杨甲三,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肖少卿等都是承淡安的学生。

展开
教学

承淡安与季爱人、祝瞿卿、朱藕令等创办苏州中医学校。之后与他人共同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研究社时常有十多个学生实习,上午门诊,下午讲课。
承淡安还创办中国针灸讲习所。翌年,改名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设立二年毕业本科。1954年衔命筹建了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 
承淡安在德阳国医讲习所讲授《针灸学》《伤寒论》等课程。
截至1957年7月,承淡安的授业门生达数千人,函授学员逾万人,遍及中国国内各省和香港、澳门、东南亚及欧美地区,如针灸学家杨兆民 ,中医、针灸专家程莘农院士,针灸专家邱茂良、赵尔康,针灸学家杨甲三,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肖少卿等都是承淡安的学生。

展开
师承

承淡安曾跟随华士镇瞿简庄学习中医内科和外科。

展开
经历

1899年9月1日,承淡安出生于江苏江阴。
1917年,跟随华士镇瞿简庄学习中医内科和外科。
1920年,学成毕业,走上了医学道路。
1921年,参加王泽中西医学函授班。
1922年,在上海西医周星一处实习。
1925年,在北国镇开设诊所。
1926年,在苏州皮市街开设诊所。
1928年,将诊所开设于北寺塔。
1929年,将诊所搬迁至苏州望亭。
1934年,赴日本学习和考察针灸。
1954年10月,任江苏中医进修学校校长。
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年7月10日,在苏州逝世,享年58岁。

展开
相关文章
  • 纪念现代针灸奠基人承淡安诞辰120周年

    2019年是现代针灸奠基人承淡安(1899—1957)先生诞辰120周年。承淡安自青年时期立志以针灸济国救民,数十年如一日传播针灸绝学,其教育过程从民国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开创的澄江针灸学派对中医领域影响巨大,高徒遍及海内外。 仁怀为国 仁术为民“仁怀为国、仁术为民”的…

    查看更多

  • 承淡安与梅兰芳的“跨界之交”

    现代针灸奠基人承淡安(1899—1957)年轻时曾游学日本,学习中医特别是针灸技艺。虽然中医针灸源自我国,但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十年间,中医在国内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还出现了几次所谓的中医存废之争。看到针灸等中医技艺在日本发展迅速,承淡安虽内心自豪于“中国乃中医…

    查看更多

  • 澄江针灸学派创始人——承淡安

    承淡安先生的学术风范和学术成就,深深影响了门人弟子,一批又一批的承门弟子成为海内外弘扬针灸的主力军,逐步形成了以融通中西医学为特色的现代针灸学术研究群体,学界径称”澄江针灸学派”。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集聚了一批有识之士,如广西针灸名师罗兆…

    查看更多

  • 承淡安的主要学术观点和贡献

    承淡安(1899~1957),原名澹盦,江苏江阴人,后迁居无锡。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针灸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之一,现代针灸学科的奠基人,为中医事业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主要学术观点和贡献1、强调针灸的科学与临床价值针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承淡安基于自己临床实…

    查看更多

  • 承淡安的人物评价

    “承淡安对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医学的努力让人敬佩,对中国针灸医学的创新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文汇报》评) “承淡安为构建现代针灸学科体系进行了不懈努力,是中国近现代针灸学科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刘保延评) “承淡安毕生献身于针灸复兴…

    查看更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