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王仲奇,名金杰.号懒翁,歙县富堨人。王氏数代业医,仲奇15岁随父学医,22岁挂牌应诊。以治温热病著称。不数年名扬江、浙。民国12年(1923)移居上海。一生行医40余年,对中医内、外科别具心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治病之道, 在于明阴洞阳,而用药以酌其盈、济其虚.补其偏,救其弊;又采徐泗溪“药性专长”之 说,辩证立方,既用经方,亦用时方,或经方、时方并用,或单方参入复方,多收良效。
王仲奇是中医临床医学家,一生行医四十余年,擅治内、 妇科杂病,早年以治温病见称乡里,迁沪以后,可治的内科疑难病证为多。先生自己曾希望在五十岁以后能坐下来总结一下经验,选编一部反映自身诊疗特色的个人医案,但是一直因诊务繁忙而没有得到这个闲暇时间,也就没有…
查看更多
王仲奇治医治学,遵循早用功、广涉猎、勤实践、贵有恒等原则,博览群书,又一丝不苟,临床数十年,暇时仍不废读。其学术远溯张仲景、孙真人以及诸家之学,近效孙一奎、程杏轩并及叶天士、徐泗溪诸家之书,而于乡先辈吴谦服膺尤深,曾以《医宗金鉴》一书为治医者根应之学,…
哈荔田
哈荔田,又名彤阶,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教育家。河北省保定人,回族。哈荔田先生在中医诊治和理论研究上造诣颇深,尤擅长妇科。他为教育和培养中医人才、弘扬中华传统医学付出毕生辛劳。其医术之精、医德之高蜚声中外。生前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
何绍奇
何绍奇,男,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四川梓潼县人,著名中医学者和中医临床家。1961年在梓潼县医院拜师学医,毕业后先后在乡、区、县医院工作十余年。主要著作有《实用中医内科学》(编委)、《现代中医内科学》(主编)、《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等。
张杲
张杲,字季明,新安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医家。张杲出身世医之家,其曾祖父张扩、祖父张辉、父张彦仁均为医家。张杲承家学,尤善论医。尝欲集古今医案勒为一书。初拟集录一千例,因不易完成,遂先采掇诸书,据其见闻所及,凡涉于医者必录,撰成《医说》十卷。分四十七…
杨甲三
杨甲三,男,汉族,中共党员。他以针灸名世,但方药的应用也炉火纯青。担纲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针灸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为针灸学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针灸临床取穴图解》、《杨甲三取穴经验》、《针灸取穴法》、《腧穴学》等。
胡荫培
胡荫培,字少衡,河北省清苑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后考入华北国医学院研究生班。1938年毕业后,师从京师名医施今墨先生学习中医内科。以家传针灸并施门弟子问世。有“毫发金针”之誉称,在当时针灸界与王乐亭齐名,享有“南王(乐亭)”、“北胡(荫培)”的盛名。1…
刘完素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世称刘河间,后隐居河北清苑。自号“通玄处士”,又号真宗子。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与张子和、朱震亨、李杲合称为金元四大家,是河间学派的创始人。他从25岁开始研究《内经素问》,直到60岁从未中断,学识渊…
张缙
张缙,男,辽宁省黑山县人,著名针灸专家。早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后又结业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针灸师资班。张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代表性传承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衢…
刘道信
刘道信,字义臣,山东邹平人。刘氏为山东邹平正骨流派的代表人物。刘氏正骨流派从明朝开始,是在少林伤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跌打损伤和疮疡为主要治疗范围。手法讲求刚劲猛快,按穴治伤,指功点穴,同时配合用药。尤长于上肢骨折的整复,对错骨缝有独到的辨证论治方法…
陆石如
陆石如,北京市人,生于1902年,卒于1979年。自幼师承其父陆莜香、叔父陆仲安。1920年开业行医。1954年,在北京市第三医院中医科工作。1960年调入北京同仁医院,任中医科主任。其临证经验由门人整理为14篇论文,部分内容收录于《北京市名老中医经验全编》。
唐容川
唐容川,清代医学家,即唐宗海。经方家也同时是中西医汇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唐宗海少习儒。光绪十五年(1889)举进士,授礼部主事。中年嗜好医学,主张“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唐氏虽然也说过“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