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王仲奇,名金杰.号懒翁,歙县富堨人。王氏数代业医,仲奇15岁随父学医,22岁挂牌应诊。以治温热病著称。不数年名扬江、浙。民国12年(1923)移居上海。一生行医40余年,对中医内、外科别具心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治病之道, 在于明阴洞阳,而用药以酌其盈、济其虚.补其偏,救其弊;又采徐泗溪“药性专长”之 说,辩证立方,既用经方,亦用时方,或经方、时方并用,或单方参入复方,多收良效。
王仲奇是中医临床医学家,一生行医四十余年,擅治内、 妇科杂病,早年以治温病见称乡里,迁沪以后,可治的内科疑难病证为多。先生自己曾希望在五十岁以后能坐下来总结一下经验,选编一部反映自身诊疗特色的个人医案,但是一直因诊务繁忙而没有得到这个闲暇时间,也就没有…
查看更多
王仲奇治医治学,遵循早用功、广涉猎、勤实践、贵有恒等原则,博览群书,又一丝不苟,临床数十年,暇时仍不废读。其学术远溯张仲景、孙真人以及诸家之学,近效孙一奎、程杏轩并及叶天士、徐泗溪诸家之书,而于乡先辈吴谦服膺尤深,曾以《医宗金鉴》一书为治医者根应之学,…
陆瘦燕
陆瘦燕,江苏昆山县人。出生于上海市嘉定西门外严庙乡一个针灸医师家庭。其父李培卿,育有6子2女,陆氏排行最小,因出嗣陆门,故改姓为陆,迁居昆山(有书记载陆氏出嗣舅家,纯属误传)。陆氏幼年精读《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类经》、《针灸大成》等书。并…
郭谦亨
郭谦亨,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师于当地名医。现任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皇甫谧学术事业名誉董事长,榆林医顾委名誉主任,医科所中医科研导师,任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医疗系副主任,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高等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主编《温病述评…
夏寿人
夏寿人,辽宁省金县人,生于1906年,卒于1986年。年青时在大连普兰店辽东银行、东亚书局工作。1938~1939年赴日本东京高等针灸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国,从天津复转北平,夏寿人临证选穴,注意从俞穴的特性出发,分析该穴所在经脉的病候及经脉所属脏腑的病候,从中选出能直中…
方有执
方有执,字中行,别号九龙山人,明代歙县人(即今安徽歙县)。他的妻儿共7人皆因伤寒而死,他本人也以大病幸愈而复生,因而发愤钻研《伤寒论》。方有执认为王叔和、成无己整理的的《伤寒论》,有较多窜乱之处,对后世医家学习《伤寒论》造成误导,首次提出《伤寒论》错简之…
管遵惠
管遵惠,男,1943年5月出生,教授,现任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人才;云南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2011年全国…
吴鞠通
吴鞠通(1758--1836),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享年79岁。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廖品正
廖品正,1938年10月3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共党员,中医眼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廖品正长期从事中医眼科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擅长治疗玻璃体混浊、葡萄膜炎、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眼底出血等眼底病以及糖…
陈修园
陈修园,名念祖,号慎修,中国清代医学家,福建长乐湄村人。祖父陈居廊,博学通医。父陈廷启,号二如,早逝。幼家贫,刻苦习儒,兼习古代医典,尤推重仲景之书。二十岁开始为人治病,常往来福州、长乐间,渐有名气。平生素多著述,另有《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
李克绍
李克绍,山东近代著名医家,著名伤寒学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克绍一生崇俭 ,朴实无华 ,虽系多所院校教授 ,但其农人本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提掖后学 ,诲人不倦 ,晚年时节 ,常谓孔子之“及其老也 ,血气即衰 ,戒之在得”。自己的“得”之多少 ,应当心中有数…
顾伯华
顾伯华,上海市人。出身于世代业医之家。少年时,即随父顾筱岩学中医外科。1936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即设诊所于上海。历任上海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组主任、龙华医院外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等职。著有《改进枯痔疗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