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

张子和与金元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不同,理论较少且简单,以汗吐下为三大治法,临床不但长于内治,更多外治,每应用民间疗法而获效。可以认为,张子和是历史上总结和运用民间疗法最有成绩的医家之一。他著名的攻邪论和汗吐下三法是民间医学的理论与治法的核心,并为中医的治疗学充实了很多丰富的内容,成为独具风格的一代名医,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至今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深入研究。
张子和承袭《内经》及张仲景学说,私淑刘河间之学,创 “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的攻邪学说,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发病学理论。
在临床上,张氏吸取和发挥了前人理论,扩大了汗吐下三法的应用范围,促进了治法理论的发展,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情志治疗方面很有特色,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有所贡献。
张氏的攻邪理论突破了《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常规用药规律,为后世温病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
经历

金贞元四年(1156年),张子和生于金朝睢州考城县张老庄(今兰考县小宋集北四里北沙岗)。张子和因家乡民权为春秋时期戴国,而自号“戴人”。十余岁时承庭训,跟随父亲学医,博览医书,深究医理,勤奋自坜,弱冠成器,二十余岁悬壶应诊。中年时代,即成一方名医。他用药也以寒、凉为多。他以为风寒等是在天之邪气,雨露等是地之邪气,最容易使人染病。饮食的酸苦甘咸等是水的各种邪气,也是致病的原因,认为这些病因都不是人体内所应有的,一经致病;就应当祛除体外。祛除方法采用汗、下、吐三法为要,凡风寒痼冷等所致,疾病在下,可用下法;凡是风痰宿食所致,可用吐法。他行医奔波于陈州介徐州、汴京、归德府数十府、州、县,医疾救亡,功绩卓著,深得人民敬仰。张子和后来长期在陈州宛丘县行医,又有人称他为“张宛丘”。
金宣宗兴定年间,谕诏从正,补太医,因非其所愿,不久辞职归里,后与麻知几、常仲明等讲研医理,著书传世。约于公元1220年前后著成《儒门事亲》,取名的用意是:儒者能明事理,事亲的人就应当知医道。当时因有人对汗下吐三法持有异议、故书中有说、有辨、有诫、有笺、有论、有疏、有十形三疗。还有六门三法等目。旨在于攻,故号攻下派。
金正五年(公元1228年)冬,张从正卒,享年72岁。
张子和一生著述甚多,除今在《儒门事亲》中五卷之外,尚有《心镜别集》一卷、《张氏经验方》二卷、《张子和治病撮要》一卷、《秘传奇方》二卷传世,其余因年代久远,没能流传下来。

展开
相关文章
  • 张子和的轶事典故

    巧法治惊证当时有一个叫卫德新的人,他跟他老婆出去旅游。有一天住的那个酒店晚上突然间遇到打家劫舍的一批人,有是烧又是抢,被抢的人尖叫,抢的人臭骂。还有救火的声音,总之是一个惊悚的不眠之夜。这个卫德新的老婆,听到外面乱成一锅粥,吓的不要不要的,然后就吓的不…

    查看更多

  • 张子和的学术评价及对后世的影响

    学术评价张从正承袭《内经》及张仲景学说,私淑刘河间之学,创 “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的攻邪学说,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发病学理论。在临床上,张氏吸取和发挥了前人理论,扩大了汗吐下三法的应用范围,促进了治法理论的发展,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情志治疗方面很有特色,…

    查看更多

  • 张子和的临床经验

    张氏强调攻邪,将其归纳为汗、吐、下三法。张氏对此三法的运用十分纯熟。他认为,只要邪气存于肌表,尚未深入,便可应用汗法。他所指汗法,包括灸、蒸、熏、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等,“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在具体应用方面,张氏认为首先要明辨阴阳表里…

    查看更多

  • 张子和的学术思想

    张从正将疾病产生的病因总归于外界不同邪气的侵袭。他强调邪气致病,并非忽略人体之虚,或者忽略在疾病过程中有正虚的—面。他认为,疾病的产生主要是邪气的作用,若先补其正气则真气未旺,反而助长邪气的作用,更损伤正气,反而使人体正气得不到恢复。就象鲧治理洪水以筑…

    查看更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