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辩证用药须咨询专业医师。)
海粉,中药名。为海兔科动物蓝斑背肛海兔的卵群带。分布于东海、南海等地。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寒。归肺、肾经。
——功效
清热养阴,软坚消痰。
——主治
用于肺燥喘咳,鼻衄,瘿瘤,瘰疬。
——相关配伍
治心痛:海粉加香附末,同姜汁服 。(《丹溪心法治要》)
——禁忌
1、《本经逢原》:“性寒滑,脾虚人勿食。”
2、《本草省常》:“服甘草者忌之。”
——形态特征
体略呈纺锤形,贝壳全已消失,柔软,一般长90-120mm,头颈部显著,头上有2对触角。前1对较大,称头触角,其外侧有一纵行的耳状深沟,上有树枝状分枝的绒毛突起;后1对较小,称嗅角,呈短棍形,表面有绒毛突起;眼小,黑色,无眼柄,位于嗅角基部前方两侧。前端腹面有一垂直的口,两侧有1对叶片状的唇瓣,口缘多皱褶。胴部极膨大。体背面被有多数大小不同的突起,散布于头部和胴部,背侧者较大,为长圆锥形或有多数分岐。体表为黄褐色至青绿色,背面和边缘布有数个蓝色或青绿色的大形眼状斑点,其外围有褐色线圈围绕,背侧面散布许多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及深色阴影。两侧足叶较大,且反折于背方,前端分离,后端愈合,在背中部形成一特殊裂腔。两侧足叶前端中间有两性生殖孔;阴茎孔位于右触角基部,阴茎孔与两性生殖孔之间有卵精沟相连。本鳃大,呈扇形,位于心脏右后方有紫汁腺。鳃的正后方有肛门,呈管状突起。于外套膜边缘下方有紫汁腺,能射出紫色液体。足宽大,平滑,前端呈截形,足背边缘有密集的触手状小突起,两侧扩张成尖突,足底淡黄色,足末端短尾状。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knowledge/info-14229.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