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

在行医和任州医官时,继承和发展危氏本家四代医学经验,积五世医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成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历时10年,于至元三年(1337)著成《世医得效方》20卷50余万字。经江西官医提举司报送元朝太医院,太医院行文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五行省官医提举司(其他行省未设此职)重校,然后经太医院核定,于至正五年(1345)刊刻发行,成为各行省使用的医疗手册。全书编次有法,科目无遗,论治精详,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部重要方书,依当时医学13科分类,多选载前代医学文献及家传验方,在骨伤科证治方面载述尤详、书中翔实和突出地记述了关于麻醉药物的使用,有世界上较早的关于全身麻醉的记载。对于骨折、脱臼、跌打损伤、箭伤等整复治疗也有精辟的论述,特别是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更是珍贵。对今天的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世医得效方》的骨伤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骨伤科的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
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总结了他家五代行医的经验,“所载良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其中正骨的医术尤为独创。书中对各种骨折和脱臼整复方法以及处理原则有详细的记述。其整复脊椎骨折“悬吊复位”法,比英国达维斯1927年提出的悬吊法早600多年。有关用麻醉药物──草乌散(用蔓陀罗花配制),进行全身麻醉的记录,比日本人华冈青州早450年。该书被清朝收入《四库全书》子部,称其“载古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数百年来,一直被医家推崇,在国外也有相当影响。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一部元刻本,朝鲜有重刊本行于世。1964年,该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重新出版发行。199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又以元至三年初刻本为底本,汇集其他精善版本,再次重新出版。

展开
经历

危家累世业医。五世祖危云仙是宋朝本地名医,董奉二十五世孙董京习大方脉(内科),尔后医道五世不衰。伯祖危子美专妇人及正骨金镞等科。祖父危碧崖早年习医,师事周伯熙,习小儿科,进而学眼科,兼疗瘵疾,对医理有较深研究。危亦林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20岁开始业医,对祖传医术有着深厚兴趣,将祖传医书及验方详细加以阅览、研究,并在行医过程中进行验证和修改,其医道日益精进。他通晓内、妇、儿、眼、骨、喉、口齿各科,尤擅长骨科,成为当地有名望的医家。
天历元年(1328),危亦林任南丰州医学学录,后改任官医副提领,协助提领掌管医事政令,官至南丰州医学教授。

展开
相关文章
  • 《世医得效方》——金元时期世界医学前列

    危亦林(1277-1347),字达斋。祖籍抚州,后迁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元代著名医学家,是江西省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危亦林出身于医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20岁开始业医,对祖传医术有着深厚兴趣,将祖传医书及验方详细加以阅览、研究,并在行医过程中进行验证和修…

    查看更多

  • 危亦林与《世医得效方》

    危亦林(1277-1347年),字达斋,南丰人,元代医学家。出身世医之家,五世祖危云仙是宋朝本地名医,尔后医道五世不衰。其从小就勤奋好学,博览医经,深得家传,对内、外、妇、儿、眼、骨伤、口齿咽喉等科均有研究,尤其擅长骨科,他将历代的著名方剂和五代积累的经验良方…

    查看更多

  • 危亦林的一生经历给后人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从危亦林一生的从医经历和编撰《世医得效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文化启示。 第一,学而不厌、持之以恒的探求精神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的“自序”中,开篇第一句话即引用《论语・卫灵公》中的名句: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明确表明自己治学从医的主张…

    查看更多

  • 危亦林的故事—医道精进,大公无私

    公元13世纪,元代医学家危亦林创造了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这是中国伤科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它解决了脊背骨折治疗的大难题,也为其他部位骨折的治疗开创出一种新方法,比英国医生戴维斯在1927年开始使用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早了600多年。 大公无私虚怀若谷南北朝之际…

    查看更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