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冷知识13——僵蚕

8/13/2025 10:34:10 AM发布

(内容仅供了解,具体的辨证用药须咨询专业医师。)

僵蚕,中药名。为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

 

——性味归经

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

 

——功效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主治

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㖞,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

 

——相关配伍

1、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分(并生用)。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2、治小儿惊风: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钱(微炮过)。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以生姜温水调,灌之。(《本草衍义》)

3、治小儿撮口及发噤:白僵蚕二枚。为末。用蜜和,敷于小儿唇口内。(《小儿宫气方》)

4、治头风:白僵蚕(去丝、嘴)、良姜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白梅茶清调下,临发时服。(《百一选方》)

5、治缠喉风并急喉闭喉肿痛者:僵蚕一两(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黄色)、天南星一两(炮裂,刮去粗皮,锉)。为细末。每服一字,用生姜自然汁少许调药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时服之。(《魏氏家藏方》僵蚕散)

 

——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长2~5cm,直径0.5~0.7cm。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knowledge/info-14224.html

0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