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Tags标签:中医共有964条记录
  • 1
    点击
    328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长。施今墨在实践中感到:“八纲辨证并不完善,气血是人体的物质基础,十分重要,应该补充到八纲之中”。因此,提出十纲辨证,即“以阴阳为总纲,表里虚实寒热气血为八纲”。施今墨讲过这样一个医案:“曾于天津治一妇人血崩,血出不止,在医院里止血药…
    11/3/2022 5:33:03 PM 查看详情
  • 2
    点击
    201
    秦伯未何许人也?秦伯未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也是有名的中医教育家,可称为中医泰斗级的人物。 要论起秦伯未的祖上,那也是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他的祖上为宋代著名词人秦观,他是秦观的第27世孙。而他的祖父、伯父、父亲都是通儒精医的人物,他们家中常有像黄炎培这样的名…
    11/1/2022 5:25:16 PM 查看详情
  • 3
    点击
    636
    古今医者
    郭生白,名春霖,出身于中医名医世家,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通读中医经典著作,极为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医术精湛,临床疗效卓著,颇得世人赞誉。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六(2011年11月21日)上午九时四十分去世,逝世前两天还在为大医传承的弟子面授班讲…
    10/26/2022 5:12:57 PM 查看详情
  • 4
    点击
    134
    黄竹斋是一位中医文献学家,文献学功力深厚。擅长于考证集注,深谙版本、目录、音韵、校勘、注疏之学。做学问非常认真,著作《伤寒杂病论集注》曾“稿经四易,时历八年”,首刊于1925年。在印行两次 《孙思邈传》后,经大量增补,1936年又刊印第三版。该书获得颇高评价,…
    10/24/2022 5:17:44 PM 查看详情
  • 5
    点击
    266
    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切脉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近代以来西医看病习惯用听诊器,而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
    10/11/2022 2:06:59 PM 查看详情
  • 6
    点击
    7
    数据显示,不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问题,大约会影响到至少10%~15%的夫妇,而导致不孕的原因有很多,分为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两种,其中男性不育主要是生精异常及排精障碍,女性不孕则主要是以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为主,对于此病,则可以选择通过手术、…
    9/29/2022 3:16:52 PM 查看详情
  • 7
    点击
    2227
    中医必备知识
    明朝时期,官方尊崇儒学,倡导孝悌,医学被视为履行孝悌的重要手段。“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这样的环境中,科举失意的知识分子大量涌入医学领域,改善了医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使医生的社会地位相应提高。例如著名的医学家张景岳就是一位博学的知识分子,他撰著的…
    9/28/2022 2:07:54 PM 查看详情
  • 8
    点击
    1185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齐鲁文化的主体内容和鲜明特色是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以“礼”为形式,以“天人合一”为目标,以“因时变革”为灵魂。虽然齐鲁文化不能等同于中…
    9/27/2022 3:11:17 PM 查看详情
  • 9
    点击
    269
    钱伯文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他对肿瘤有着很深的烟酒,擅长诊治脑瘤、胃癌、肺癌、肝癌等各种肿瘤,且疗效显著。 钱老将黄芪巧妙运用到癌症的治疗当中,使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黄芪有殊功黄芪,是一味临床常用的补气药物。钱老用于治疗肿瘤的经验。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
    9/26/2022 5:35:57 PM 查看详情
  • 10
    点击
    1829
    钱伯文生于1917年,是江苏无锡人,于2015年逝世,享年99岁。他有着5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是上海中医研究所肿瘤研究室的主任,也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治癌专家,对于肿瘤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 钱伯文对于养生也颇有心得,他还写了很多有关养生的书,比如《养生指…
    9/26/2022 5:32:56 PM 查看详情
  • 11
    点击
    464
    三湘四水,曾是远古中华民族创始人—-炎帝神农氏的领地。炎帝神农氏在此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治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以怡民情;首辟市场,以利民生;剡木为矢,以安民居。完成了从游牧到定居,从渔…
    9/16/2022 5:30:52 PM 查看详情
  • 12
    点击
    304
    中医必备知识
    中医传统气功包括吐纳、导引、静坐等方式,是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心身锻炼技能。气功运动的特点是修习者在教练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锻炼而恢复健康。练功时修习者的意识处于宁静、愉悦的状态,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会随之变得协调,通过长…
    9/16/2022 3:01:39 PM 查看详情
  • 13
    点击
    2707
    伏羲是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人,伏羲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是中医药学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创立形成发展生生不息的总源头。伏羲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孕育了“天人合一”、“阴阳合一”,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
    9/15/2022 5:48:24 PM 查看详情
  • 14
    点击
    188
    中医的传承,应该包括术、理、道三个层次。“道”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之规律,也是人体生老病死之规律。“术”是病人对中医治疗最直观的体验。“理”是“道”在调整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表现,名老中医的治法治则、学术理论是中医“道”在临床上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也…
    9/13/2022 5:39:56 PM 查看详情
  • 15
    点击
    1167
    中医必备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初步建构了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雏形,又经后世医家的发展和补充,逐渐走向完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确立了中医养生的原则。如天人相应、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
    9/7/2022 2:48:01 PM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