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Tags标签:中医共有887条记录
  • 1
    点击
    39
    ——六淫六淫属于外感病因,六淫指异常的引起人类疾病的风、寒、暑、湿、燥、火之气。 ——火证火与热同类,都为阳盛之象,故火热常常混称。进一步比较,火与热仍有所区别。一般说来,热轻而火重。温为热之渐,火是热之极。由于温邪也是外感热病的一类致病因素,故温热又…
    1/13/2025 2:48:47 PM 查看详情
  • 2
    点击
    15
    多形红斑,又称渗出性多形红斑,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有着一定的自限性。其典型皮损为靶形或虹膜状红斑,多在肢端呈对称分布,常伴口腔、生殖器和(或)眼部黏膜的糜烂或大疱。 多形红斑虽有一定的自限性,但是可反复发作的,患者在平时还需多多注意,若是出现了此病…
    1/7/2025 9:15:27 AM 查看详情
  • 3
    点击
    31
    头汗,即头部多汗,也就是指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下,头部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该症状可能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中医认为此病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那么对于此病该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头汗的中…
    12/31/2024 2:24:23 PM 查看详情
  • 4
    点击
    9
    眼肿瘤,也就是包括眼睑、结膜、眼球各层组织以及眼附件的肿瘤,是一组较为复杂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肿物、溃疡、出血、疼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此病对患者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若是未及时进行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因而还需引起重视,…
    12/31/2024 2:24:01 PM 查看详情
  • 5
    点击
    36
    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可见于任何年龄段,那么对于此病该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 泄泻的…
    12/23/2024 6:00:38 PM 查看详情
  • 6
    点击
    34
    头痛,也就是指发生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凸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症状,也是常见的神经科体征,人群发病率较高,原因众多,包括饮食不当、内分泌影响、精神因素、疾病影响等。那么对于此病该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
    12/20/2024 4:23:19 PM 查看详情
  • 7
    点击
    30
    湿热壅滞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邪气壅滞气机所致的,以身热口渴、头身沉重胀痛,胸闷腹胀,脘痞呕恶,便溏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腹痛、有头疽。 湿热壅滞的中医辨证论治——病因病机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气血流通不畅,肉…
    12/19/2024 1:42:00 PM 查看详情
  • 8
    点击
    29
    肝阴虚,又称肝阴不足,也就是自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所导致的肝之阴液亏虚而内热上扰证候。患者多会出现明显的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口干咽燥等症状表现,那么对于此病该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
    12/13/2024 2:35:37 PM 查看详情
  • 9
    点击
    55
    舌苔黄腻,即舌象为苔色黄而黏腻,颗粒紧密胶粘,如黄色粉末调涂舌面,中医理论中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那么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舌苔黄腻的中医辨证论治。 舌苔黄腻的中医辨证论治1.胃肠实热【感觉】日晡潮热,口渴,烦躁。【观察】舌苔深黄,厚而干燥,…
    12/12/2024 3:31:36 PM 查看详情
  • 10
    点击
    29
    黑苔是临床上很少见的一种舌象,是多系统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体征,多见于疾病的严重阶段,历来有见黑苔者“百无一生”之说。黑苔在临床中虽然比较少见,但其主病却颇为复杂,既可见于外感病,又可见于内伤杂病。内伤杂病的黑苔未必主凶,即使是外感病所见的黑苔也不…
    12/12/2024 3:31:20 PM 查看详情
  • 11
    点击
    24
    小儿泄泻,中医病症名,是小儿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其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西医称为腹泻,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那么对于此病该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小儿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 小儿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常…
    12/11/2024 4:36:00 PM 查看详情
  • 12
    点击
    24
    脾气虚,又称脾气不足、脾胃虚弱。主要表现为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浮肿等。多因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以及忧思、久病损伤脾气所致。 脾气虚的中医辨证论治病因病机:多因饮食失调,或劳累过度,或思虑伤神,或禀赋不…
    12/11/2024 4:35:35 PM 查看详情
  • 13
    点击
    43
    心气虚,中医病症名,即“心气不足”,为心气虚损,功能减退,致运血无力,心动失常的病理变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不舒、自汗等,多见于虚弱病患者。那么对于此病该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心气虚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气虚…
    12/10/2024 4:21:57 PM 查看详情
  • 14
    点击
    44
    中医必备知识
    未病先治,即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中医典故 扁鹊见蔡桓公这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
    12/9/2024 3:23:13 PM 查看详情
  • 15
    点击
    28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也就是指股骨头血供受损或中断,导致骨髓成分及骨细胞死亡及随后的组织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塌陷,引起患者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肢体缩短、股骨头塌陷等,那么对于此病该如何…
    12/9/2024 3:22:59 PM 查看详情
12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