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沈绍功,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40余年来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曾任急诊科主任,基础研究所副所长等职。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胸痹急症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组长,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0余年来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提倡中医治疗应序列化(气、血、痰、瘀证治)、多元化(药疗、食疗、体疗……)、客观化(主症、舌象、脉象),重视疗效。在医疗、科研、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肿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不孕不育以及妇科经、孕、产、乳等疾病。
沈绍功验案精选
何任
何任,浙江杭州人。字祈令,别署湛园。首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获得者,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后随父学中医。曾开业行医。1955年后,历任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校长,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常…
徐景藩
徐景藩,男,江苏省吴江市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徐景藩著有《徐景藩脾胃病治…
陈良夫
陈良夫,名士楷,字良夫,号静庵,浙江嘉善魏塘镇人。1887年中秀才,后弃儒习医,师事同县名医吴树人。悬壶不久,名声日噪,嘉兴、平湖、金山、上海等地慕名延请求治者,踵趾相接。精于切诊,长于时症,亦擅调理,治疗杂病极重七情六气,对肝病更为擅长。惜诊务繁忙,未暇…
胡荫培
胡荫培,字少衡,河北省清苑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后考入华北国医学院研究生班。1938年毕业后,师从京师名医施今墨先生学习中医内科。以家传针灸并施门弟子问世。有“毫发金针”之誉称,在当时针灸界与王乐亭齐名,享有“南王(乐亭)”、“北胡(荫培)”的盛名。1…
方有执
方有执,字中行,别号九龙山人,明代歙县人(即今安徽歙县)。他的妻儿共7人皆因伤寒而死,他本人也以大病幸愈而复生,因而发愤钻研《伤寒论》。方有执认为王叔和、成无己整理的的《伤寒论》,有较多窜乱之处,对后世医家学习《伤寒论》造成误导,首次提出《伤寒论》错简之…
巫咸
巫咸,上古名医、商王戊辅佐。一作巫戊,卜辞称咸戊。据说他长于占星术,又发明筮卜,当是神权统治的代表人物。以巫祝之方法愈疾,反映当时巫术与医道结合于一身的情况。从太甲至太戊,中经七世,国势渐衰。他与伊陟协力,整饰政事,治国有绩,使商朝一度中兴。巫是担任上…
刘昉
刘昉,宋代官吏,知医。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夔州(今四川奉节)知州、荆湖转远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官职,还被授予龙图阁学士,世人因此称之为刘龙图,知潭州。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
刘辅庭
刘辅庭,名沛卿,号爱生,男,江苏省沛县人,生于1884年,卒于1938年。幼时随父习医,25岁时挂牌行医,声名大噪。其父子英以医为业,青年时来到北京,看病之余教子习医,将《医宗金鉴 》中之歌诀删繁就简,并增添各家经验,改变为内容丰富而又实用的医书,名《重磨金鉴》…
郭贞卿
郭贞卿,四川威远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博济生”医学世家第四代传人,自幼随父学医,年未及笄即能代父诊疾,被乡里视为奇女子。郭先生有四个优越之处:一是世代业医,有丰富的学术积累,在此基础上,中年有所积累后,不买田买地,又求学于四川国医学院及四川国学院,研…
杨依方
杨依方,男,汉族,上海市南汇县人。上海市南汇县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是上海中医针灸学家杨永璇创始的“杨氏针灸疯科流派”第二代传人。幼承家学,复进上海中国医学院接受祖国医学系统教育,力求深造,1943年毕业。继续在父亲杨永璇诊所襄诊、临诊,全面继承父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