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广莘的故事—现代中医理论重要奠基人,人称“中医哲学家”

1/11/2023 5:32:35 PM发布

陆广莘1927年出生于江苏,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他的中医造诣极深,是我国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奠基人物,他敢于提出各种尖锐问题、善于逻辑思辨,被大家誉为“中医界的哲学家”。

 

他的从医之路充满传奇,他先是学中医,然后学西医,最后又回到中医。18岁,他就读上海中学,后来因为战争,他回到江苏老家,拜当地的名医学习中医。由于文化功底比较深,加上天性很高,他很快就可以独立行医。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考入北京医学院学习西医,系统学习了5年西医学,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学西”人员。毕业后,他进入中央人民医院(现在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时间长达26年。56岁时,他重新回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组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团队。


陆广莘先后师从陆渊雷、章次公和徐衡之3位当代的中医大师,得到他们的真传,对他影响非常大。特别是陆渊雷的古文学和中医学造诣都非常高,他与徐衡之、章次公在解放前就创办了上海国医学院,著名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为该院院长。陆渊雷特别强调“发遑古义,融会新知”,也就是说既要学习传统的中医文化,又要融入新知识,要进行发展。这些思想对陆广莘影响非常深远。

陆广莘

新中国成立之后,章次公担任过卫生部中医顾问,陆广莘当时随他抄方侍诊,经常在一起讨论中医,对陆广莘帮助非常大,也坚定了他学中医的自信、自强、自立的决心。

 

后来,陆广莘到中央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时,主任就是徐衡之。他提出,中医要充分了解西医方法,要“心知其意,而不为所囿”。他们特别强调要中西医结合,也取得良好的疗效。1958年秋,陆广莘在北京医学院开设《中医学概论》课程,有效推动了医院临床各科室开展更广泛的中西医合作。

 

由于陆广莘有学贯中西的能力,又有丰富的中西医临床经验,所以他的中医诊疗思想立意非常高远,内涵非常深刻,说理非常精辟,不仅传承了中医,又加入新的元素,发展和壮大了中医。

 

他认为:身体的自愈能力和健康管理能力是中医学最应该研究的对象,是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源。他将这一思想落实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他经常对病人顽强的生命力发出由衷的赞叹,鼓励病人积极与病魔抗争。他告诉病人,病情的好转,主要是自己的功劳,药物只是一个辅助作用。

陆广莘

陆广莘强调医生应该充分调动人体内的一切积极因素来驱除病邪,从而帮助恢复健康。他认为,药物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所以,他认为要客观、正确看待药物的作用。他深刻地指出,医生是一种“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职业,所以千万不要绝对地看待药物的功效,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懂得趋利避害。

 

早在1973年,他就发出了清醒而独到的提醒:药之害在医不在药。滥用药物、过分依赖药物反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他的思想,在今天显得格外的珍贵。

 

陆老认为,治病不能只限于一方一药,高明的医生一定要依靠和扶持人体的正气,这样才能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0798.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