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这是从古至今中国劳动人民与疾病争斗过程中所逐步实践积累出来的,内容丰富,涵盖范围极广,流传至今。而说到中医,那么也就离不开各类中药,据《山海经》记载,远在巫医时期,就已经开始用各类草药等来进行治病,不过在那时候,医者们并不会用药物进行配伍使用,仅是一药治一病。
想必大家都听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相传在远古时期,作为三皇之一的神农氏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除此之外,还有着“伏羲氏尝百药而制九针”、“伊尹制汤液”的故事,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先民认识和使用药物的起源。
如今现知的最早的本草著作为《神农本草经》,作者不详,但据考证,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全书共计收录了365种药物,正好与一年365日相合,这倒并非巧合,而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事实上,当时掌握的药物数量已经远超此数,但由于受到术数思想的影响,所以从中选取了365种药物,“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
《神农本草经》对每项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都进行了简要记述,这不仅总结了汉代以前中国药物,也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