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甫用药特色

9/12/2023 5:04:17 PM发布

· 大黄

大黄,将军之称,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和肝经,有攻下、泻火,清热燥湿、逐瘀活血的作用,而秦老用大黄取其能通腑逐瘀之功能,在临床上展开应用,凡见脉实者,均可用大黄,则便实用生大黄,便软者用制军,不拘泥只用其清热攻下,逐瘀之作用,他用大黄平胃降逆,通利气机,化痰下气,调利水谷等。平胃降逆:秦师在临床诊治胃脘病中,见于胃窦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而临床表现为胃气上逆、嗳气、欲恶、呕吐等证状,秦老投大黄重在泻下导滞,和胃降逆,通腑降逆下气之法,以治其证。制军、槟榔通腑降逆,其制军用量在6~9g之间。

 

消痰下气:秦师投大黄消痰下气,常用于老慢支、顽痰不化者。秦老除用二陈汤化痰,再则就是生大黄、黄芩,此非清热之意,而是逐痰之用。本草纲目有记载,用大黄、黄苓、沉香、青礞石煅红共研末为丸……温水吞下,即卧勿动,候药逐上焦痰滞,次日先下糟粕,次下痰涎。患者服后确是先通大便,后下痰涎,用之痰逐日渐少。再则,投大黄治之,乃取其苦寒泄热之性肺与大肠相表里,使肺热藉肠道下泄,则肺气得以通降,病体逐日康复。

 

通利气机:大黄通利气机,是本草纲目李时珍所言,秦老运用则得心应手,秦老用大黄通利气机,导气下行,以助开窍。以制军其“通宣一切气机”,导气下行,配菖蒲宣气开窍,一升一降,一宣一泄来开耳窍,此用法确为秦老的独特之处。

 

通利水谷:秦师用大黄通利水谷,是以荡涤肠胃之宿垢,滞除而醒胃,恢复中焦的水谷通利,调中化食。秦老用大黄是泻下导滞以除宿食。佐以健胃,从而达到通利水谷,增进食欲之作用。

 

· 皂角刺、穿山甲

二者均有消肿透脓之功,是秦师治疮痈的常用对药。皂角刺能消肿散结,拔毒透脓,用于疮疡初期和脓熟不溃,穿山甲,《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淡性平,气腥而穿,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以治疔痈,放胆用之,立见功效”。正是取其此意,秦师临诊治疗疔疮疖肿,尤其在白血病并发肛痈的病人,尤为屡用,皂角刺配穿山甲,相须为用,其奏消肿透脓之功。

 

· 全蝎、蜈蚣

均为虫类药物,为秦师在治疗肝风内动所致的动风之症,中风后遗症及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常用之药。全蝎、蜈蚣性善走窜,能祛风止痉,化瘀活血,通络祛邪,消肿止痛。秦师临症常配用天麻、僵蚕等共研细末,日服三次,每次3g常与汤药共用或疾病后期固本并用。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2091.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