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不同证型的肥胖症

7/19/2021 6:01:25 PM发布

中医理论认为肥胖的病机主要是阳气虚衰,痰湿偏盛,即“多痰”和“少气”。脾气虚弱则运化转输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而致肥胖;肾阳虚衰,则血液鼓动无力,水液失于蒸腾汽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而成肥胖。

临床上将肥胖一般分为脾肾阳虚、胃燥热型、肝郁气滞型、脾虚湿阻型、老年肝肾两虚型等类型。


脾虚湿阻型

肥胖特点:肌肉松软、易疲倦、四肢浮肿、食欲差、食量少,产后妇女居多。

这类人脾功能较差,平时需要多加运动,锻炼肌肉。可常使用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药物,如黄芪、茯苓、山药等。还可多吃些帮助水分排出的食物,如薏仁、红豆等。

针灸则可选用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髌韧带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穴,健脾利湿,减少身体水分。

53.png

脾肾阳虚

肥胖特点:症见形体肥胖并见血脂高,面色白,形寒肢冷,少腹、腰骶冷痛,纳少腹胀,大便稀溏,疲乏无力,尿少肢肿,女子经乱无期,或由崩而淋,甚或闭经,经色淡红质稀,带下量多, 色白,质清。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濡细或沉迟。

脾肾阳虚型肥胖治拟温肾健脾, 化气行湿。针灸体穴取脾俞、肾俞、水分、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胃燥热型

肥胖特点:肌肉结实、容易口渴、爱吃冰、食量大、易饥饿、大便燥结,甚至几日一解,这种类型的肥胖男性居多。

胃燥热型的人体内如有一把火,越吃冰越渴,其实室温的开水最适合此类人。膳食应多补充些绿色蔬菜、瓜果等凉性食物。药物可选用清胃热的泻药,如大黄、番泻叶等,通过排便使体内火降,并加速代谢。

此外, 也可借助耳针或针灸神门穴(腕部,腕掌侧横纹的尺侧端),以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取。


老年肝肾两虚型

肥胖特点是:年龄通常超过50岁,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虽吃得少,但体重仍上升。50岁以后,人的身体功能衰退,脏腑机能减弱,加上激素分泌减少,新陈代谢趋缓,减肥更加不易。

治疗的重点在于补益肝肾。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黑芝麻、何首乌、女贞子等中药。此外,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功能衰退会出现骨质疏松、关节酸痛,可以在饮食中加以补充,如黑豆、黄豆、龟苓膏或枸杞子泡茶。

针灸以补肝肾的穴位为主,可常灸关元穴(前正中线,脐下3寸)、中极穴(前正中线,脐下4寸)。这类型人减肥速度慢,若能稍微增加运动量, 如每天快步走20分钟,则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52.png

肝郁气滞型

肥胖特点:常郁闷叹气、失眠多梦、头痛、容易紧张、烦躁、疲倦,女性常有月经失调。

中医认为,肝是调节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情绪不稳会导致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引起肝郁气滞,脂肪代谢紊乱,形成肥胖。约有18%~20%的人属于这种类型。

调整情绪、疏肝理气是这类型人的减肥关键。平时可饮用疏肝理气的玫瑰花茶、桂花茶,以缓和情绪。陈皮、木香也有缓解紧张情绪的功效。

还可用针灸调节情绪,选用肝经的穴位太冲穴(在足背侧,第 1 跖骨 间隙的后方凹陷处),调理肝气。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3496.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