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气血虚弱的症状,才能更好地预防它!

12/22/2021 4:21:03 PM发布

气血是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汇,气血虚弱也是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尤其在中医院,有些病症产生的原因会归结于患者的气血虚弱或者气血亏虚。这样看来,气血对我们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中医上说,气属“阳”、血属“阴”,气血构成我们生命活动的基础。要了解气血虚弱的症状和预防气血虚弱,我们首先要知道引起气血虚弱的原因。


一、引起气血虚弱的原因


气虚证是指气的生成不足,或者消耗过度而致气的功能减退所致病证。“气机失调证”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所引起的病症。此中又有“气滞证”、“气逆证”、“气陷证”、“气闭证”、“气脱证”的不同类型。由于气的运动是从各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为其活动场所,是通过各脏腑、器官的相应功能体现其存在,因此“气机失调”所致病证是离不开相关内脏的功能障碍。


气血虚弱的症状


二、气血虚弱的症状和症状混淆

气血虚弱的症状有神疲乏力,气短息弱,声低懒言,或面白少华,头晕,自汗,易感冒,活动后诸症加重,舌淡嫩,脉虚弱。各脏腑组织证还有各自的特定表现。


1、气血失和:气血失和是气血失调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气血失调,是指气或血的亏损和各自的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失调等病理变化。

2、阴阳气血失衡:阴阳气血失衡:正常状态下,人体的阴阳是相互补充、协调、制约的,一旦出现一些不足或有余,人体往往会自己进行调节以达到平衡,但如果这种失衡不能被机体及时调整,代偿的功能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人就会出现各种病症。通常直接导致的就是女性的亚健康状态,更严重的会出现早衰、疾病等危险的征兆。

3、气机失调证: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所引起的病症。此中又有“气滞证”、“气逆证”、“气陷证”、“气闭证”、“气脱证”的不同类型。

4、气血凝滞:气血凝滞是指血液循行体内,营养周身。如有亏乏、凝滞、妄行均为病症。


气血虚弱的症状表现

三、预防气血虚弱


对于比较典型的气虚证,宜找医生诊治。对于一般性表现出气虚症状的,凡属元气不足者,可选用独参汤或人参注射液;中气不足者,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或参芪膏;以脾虚为主者,可选用六君子丸或参苓白术散;气虚兼有神经衰弱者,可选用刺五加片;气血双虚者,可选用十全大补丸;气阴双虚所致心脏病患者,可选用人参生脉饮。


对于通常的气虚,还可选用适宜的补气药或补气食品制作药膳,一般都有较好的效果。常见的补气药物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刺五加、白术、莲子、白扁豆、大枣、甘草等。常见的补气食品有板栗、棒子、牛肉、鸡肉、乳鸽肉、鹌鹑、鲫鱼、黄鳝、泥鳅、海参、熊掌、腐竹、猴头菌、蘑菇及猪、牛、羊肚等。使用人参时,应坚持无气虚不用,有气虚少用,有热证、燥证禁用,气虚消除停用等原则。若素常多燥火,应选用生晒参或白糖参;若素常阴虚火旺,宜改用西洋参。党参虽然功力不如人参,但无人参之温燥之弊,药性平和,价格较低,可供选用。但本品性腻,不适于脾胃呆滞、食欲不振之病人。


气血虚弱的预防

从气血虚弱的原因、气血虚弱的症状和如何预防气血虚弱,我们可以学习到“气”以运动和能量为主,“血”以濡养和滋润为主,气血即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也是有所区别的,这正是中医“对立统一”的观点。气血对人的生命活动极为重要,如果诊断出气血虚弱,要及时调理和治疗。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6601.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