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学派的代表人物

7/28/2022 3:54:59 PM发布

朱震亨(创始人),元著名医家,他认为肾精不足,相火易亢,是人体发病的关键,故尤重相火为病,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是河间之学传至震亨已渐变矣。传朱震亨学说的门人,主要有赵道震、赵良仁、戴垚、戴思恭、王履、刘叔渊、刘纯等,最有成就者,当推戴思恭、王履。


卢和(14-15世纪时期),字廉夫,东阳卢宅人,明医家,著有《丹溪篡要》、《食物本草》、《儒门本草》等传世著作。

 

赵道震,《定远县志》云:“凡轩岐以下诸书,靡不精究。受学丹溪,所造益深。洪武己巳,徙籍定远,活人颇多,未尝言利”。可惜他的著作《伤寒类证》未见有传本,其学术思想难以测知。

 

赵良仁,《苏州府志》云:“少试吏宪司,即弃去,从丹溪朱彦修学医,治疗多有奇效,名震浙东西。所著《医学宗旨》《金匮方衍义》并《丹溪药要》等书”。《医学宗旨》《丹溪药要》两书均未见,《金匮方衍义》亦未能详刊,至康熙朝经周扬俊补注,名为《金匮玉函经二注》之后,始有传本。

 

戴垚,以母病死于庸医之手而弃儒从医,率子戴思恭徒步至义乌,受业于朱震亨,“当时游丹溪之门者,弟子颇多,惟元礼父子最得其传”。(《历代名医列传》)

 

戴思恭,明医家。丹溪之得意高足,著有《推求师意》《证治要诀》等书,畅发其师的“阳有余阴不足论”及论治杂病的心法,他所提出的气血盛衰论,发展了丹溪乃至河间研究火热的学术思想,对后来汪机的学术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王履,明医家。《明史列朝诗集》载:“精医药,从金华朱彦修游,尽得其传。”著有《医经溯洄集》等书。其学一本丹溪“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之说,于《内经》《难经》理论多有独到见解,并倡伤寒温暑为治不同论,充实河间火热论的观点。


刘叔渊,明医家。其子刘纯(字宗厚)著《医经小学》序云:“昔丹溪朱先生以医鸣江左,家君亲从之游,领其心授。纯生晚学陋,承亲之训有年矣。”惜刘叔渊之学不传,惟从刘纯著作中见之。刘纯之作尚有《玉机微义》一书。

 

汪机,明医家。著有《石山医案》等,其学源于朱震亨,并受到戴思恭的影响。但倡卫有余营不足论,谓卫有余而不待于补,营不足则以参、芪补之,实与朱震亨泻火养阴之旨面目全非。

 

王纶,明医家。明代浙江慈溪人,著有《明医杂著》一书。其传丹溪之学,强调补阴,尤对丹溪论治杂病的心法,体会深刻。强调“气、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有郁久而生病,或久病而生郁,或误药杂乱而成郁”。(《明医杂著。医论》)

 

虞抟,明医家。明代浙江义乌人。其曾叔祖虞诚斋“与丹溪生同世,居同乡,于是获沾亲炙之化,亦以其术鸣于世”。遂世代相传,皆以丹溪为宗,其亦“承祖父之家学,私淑丹溪之遗风”,(《医学正传。序》)对丹溪杂病心法理解较深,在所著《医学正传》的各个病证里,都列有“丹溪要语”、“丹溪心法”、“丹溪活套”等内容,此外,对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亦独具心得。

 

徐彦纯,明医家。杨士奇序《玉机微义》,谓其私淑朱彦修,著有《本草发挥》,又著《医学折衷》,言杂病证治,多采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等诸家之说,经刘纯续编后,更名为《玉机微义》。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9446.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