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善的故事—功底深厚,医术高明,屡出奇方

3/9/2023 5:41:52 PM发布

王修善1889年出生在临县王家坪村一个中医世家。7岁入学,悟性极高,天资聪颖,13岁就中了秀才。后来,科举制度全面废除,于是专门随父亲王嘉宾学习中医,立志救死扶伤。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耳提面命之下,精读了历代中医经典,博览历代名医名著,天天随父侍诊,积累临床经验。

 

19岁时就可以代父出诊,由于功底深厚,不久名震乡里,声望达及临县、方山、岚县和离石一带,每日求诊者络绎不绝。由于医术高明,屡出奇方,常起死回生,患者感恩于他,送“三世良医”的牌匾。

 

1910,当地霍乱流行。该病初时心腹绞痛,继而上吐下泻,结起疙瘩,冷汗频频,加上腿肚子转筋,人们称之为“转筋病”。该病传染性极强,病情凶猛,如救治不及,重者早上发作,晚上即死;轻者也是三日而亡。王修善不避凶险,主动开展救治,除了中药,还用针刺。

 

轻者刺尺泽委中和三里等穴,而重者刺加刺无定穴。特别是腿肚子上青筋暴露,容易转筋的,就刺腿上,将紫黑色血流出,转筋停止即可。经过救治,无数百姓免于死亡之灾。

王修善

后来乡里再次发生瘟疫,患者头身疼痛,恶寒者多。由于有前次经验,王修善迅速配药进行救治,用药不及的急教众人用开水冲蜂蜜和白糖,较重者多吃西瓜。由于对症精准,行动较快,不到5日村人均获安全,无一例病死。经过两次成功防疫,王修善成为了村民的守护神,名气越发大了。

 

而不久之后对于堂哥的救治,让王修善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神仙”。堂哥在外经商期间患上了伤寒,由于救治不到位,回家时已手足冰凉,家人认为已经亡故,着手准备后事。

 

王修善听到消息,急忙过来探视,他一摸额头发现有微温,脉搏也是时有时无。于是,立即劝阻众人停止哭闹,然后用针急刺人中,片刻之后堂哥大咳一声,唾出一块稠痰,呼吸和脉搏随之恢复正常。

 

他开出一个处方,吩咐侄儿立即煎药服下,第二天堂哥就可以起床,半个月后痊愈。从此,王修善的“神医”之名就传开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来到隰县行医,几年后声名大噪,被调入县人民医院工作,因处方屡见奇效,所以患者纷至沓来。

王修善

王修善一生精研医道,医术造诣极高,他尊古而不泥古,往往另辟蹊径,不断推陈出新,经常化腐朽为神奇,形成了“尊经、博采、通变”的独特医学思想。他认为,学习中医必须要有理论源头,同时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然后求通求变。

 

晚年之时,他花费10年的光阴,伏案著书将自己一生的临床经验整理成《王修善临证笔记》一书,将中医病症分为76种,列出验方400余首。1979年,该书被列为山西省名老中医经验丛书,在全国各地及港、澳地区发行,香港《大公报》给予了高度评价。

 

1981年6月,该书参加了第三十三届国际图书展览,获得金奖。该书通俗易懂,经验神奇,易于上手,是难得的宝贵资料,非常适合从业者、爱好者学习,是成长的捷径。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1077.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