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穴知识⑤——安眠穴

7/9/2025 10:54:23 AM发布

安眠穴位于后脑勺和脖子交界的区域,在风穴(耳垂后方凹陷处)和风池穴(颈部两侧大筋上方的凹陷)连线的正中间。这是中医里一种特殊的穴位,经外奇穴,未被归入传统经络系统的有效穴位,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放松神经、改善睡眠质量。

 

——生理解剖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和头夹肌。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头夹肌由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到配。

 

——功效

· 调节肝脏功能异常引发的头晕目眩、肢体顿抖等症状

· 安定神经系统,改善焦虑失眠,缓解肌肉异常收缩导致的抽搐问题。

· 安眠穴能让人放松身体、稳定情绪,对神经紧张引起的头痛、失眠、肌肉僵硬都有改善效果。

 

——主治病症

头部不适:包括反复头痛、突然头晕、睡眠困难(失眠)、耳朵嗡嗡响(耳鸣)。

精神异常:主要指躁动不安、行为异常等精神问题(中医称为癫狂)。

心脏不适:心慌心跳感明显(心悸),以及高血压。

 

——按摩

用大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按压安眠穴3-5分钟,以穴位处出现轻微胀痛、酸麻感为佳。适用于改善失眠、头痛、头晕和心慌心悸等症状。注意皮肤表面有破损时禁止按摩操作。

 

——艾灸

取点燃的艾条对准安眠穴,保持3-5厘米距离进行温和灸或回旋灸(来回画圈移动),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1次。通过持续温热刺激穴位,可辅助改善失眠、头痛和眩晕问题。施灸时要避开头发,避免烫伤头皮。

 

——拔罐

操作时用镊子夹取95%浓度的酒精棉球(注意棉球不可过湿),点燃后在罐内快速旋转后立即扣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起罐时需先按压罐口边缘让空气进入,禁止强行拉扯罐体。操作过程中如出现明显疼痛需立即取罐。

 

——刮痧

用手固定头部保持稳定,用刮痧板沿着安眠穴部位单方向轻柔刮拭。此方法有助于缓解失眠和头晕,刮拭时力度需均匀适中,以皮肤微微发热为宜,不需要强行刮出红色痕(出痧)。

 

——针刺

针灸时垂直于皮肤进针,深度控制在0.4~0.8寸(约1.3~2.6厘米)。

针灸时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这是正常反应。

针灸前需对所有器具进行高温或酒精消毒,医生需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如体力、精神状态)来决定针灸强度。

以下情况不能针灸:饥饿、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出血或正在出血、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疤痕体质人群。

 

(以上内容仅供了解,实际操作必须由专业中医师进行,严禁自行针刺、艾灸等。)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4139.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