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穴知识⑥——印堂穴

7/9/2025 10:55:46 AM发布

印堂穴是督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也是中医常用的经外奇穴。它位于额头正中央,两个眉头连线的中点位置。这个穴位在古代被称为“面部气色的观察窗口”,不仅能调理头痛、眩晕等头部问题,对全身健康也有调节作用。

 

——功能作用

明目通鼻,疏风清热,宁心安神。

 

——主治病症

头痛,眩晕,失眠,结膜炎,睑缘炎,鼻炎,额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子痫,高血压、小儿惊风等。

 

——常用配伍

目痛:印堂、攒竹丝竹空四白太阳(《简易针灸疗法》)。

鼻塞:印堂、迎香合谷风府鱼际(《针灸学简编》)。

鼻渊:印堂、上星曲差风门、合谷(《类经图翼》)。

鼻衄不止:印堂、合谷、上星、百劳、风府、迎香、人中、京骨(《针灸大成》)。

头痛:印堂、太阳、风池(《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头重:印堂、攒竹(《医学纲目》)。

眩晕:印堂、丝竹空、头维(《针灸医案集要》)。

两眉角痛不已:印堂、后溪、攒竹、阳白、合谷、头维(《针灸大全》)。

舌尖生疔:印堂、中指尖、百劳、承浆少冲少府(《刺疗捷法》)。

中风不省人事:印堂、中冲百会大敦、合谷(《针灸便用》)。

角弓反张痧:印堂、百会、天庭、唇中央、中脘(《痧惊合璧》)。

 

——按摩

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印学穴的皮肤,轻轻按压几秒后松开,重复多次。接着用指指腹紧贴穴位,从印学向上推摩至额头发际线位置,持续2-3分钟。适用于缓解前额疼痛,按摩时动作要轻柔。注意皮肤破损时禁止操作,避免用力过度。

 

——艾灸

温和灸:点燃艾条后,距离穴位2-3厘米熏烤,以皮肤感到温暖但不灼热为宜,持续5-10分钟。

雀啄灸:将燃烧的艾条像小鸟啄食一样快速靠近穴位又抬起,反复给予短暂热刺激,每次5-10分钟。

隔姜灸:切3毫米厚的姜片,中间扎孔,放上艾炷点燃,每次灸3-5壮(每烧完一炷称为一壮)。

艾灸印堂穴可改善失眠、头痛等症状。

操作时若感觉烫,可暂停或调整艾条距离,灸后注意防护头发和眼睛,避免烫伤。

 

——针刺

治疗时多用水平方向斜刺法,进针深度为0.3~0.5寸;也可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出血。操作前需特别注意三点:一是必须对针具和医生手部进行彻底消毒;二是要根据患者体质和身体状态调整针刺强度;三是进针时要捏起局部皮肤控制深度与角度。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种涉及血管神经的精细操作必须由专业中医师完成,普通人不建议自行尝试。

 

(以上内容仅供了解,实际操作必须由专业中医师进行,严禁自行针刺、艾灸等。)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4140.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