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医派温病学代表人物有哪些?

7/19/2022 4:13:28 PM发布

· 温病学的肇始者--王履

 

苏小是温病学派的发源地,在明朝初年,一位叫做王履的人是该学派的源头性人物。干履(1332-1391),明初医学家。字安道,号奋翁,又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溯洄老人。江苏昆山人。他博通群籍,教书乡里,精通医术,且能诗善画。著有《医经溯洄集》《百病钩玄》《医韵统》等。


王履的医学成就,与一位义乌人朱震亨分不开,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心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震亨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的一代名医,于1347年撰写成中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格致余论》。朱震亨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履正是朱震亨门人,尽得朱氏之学。他治学严谨,立论有据,探讨医理强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他透彻地论述了内外伤经的异同,将《中风辨》《中暑中热辨》等21篇合为《溯洄集》,作《医经溯洄集》,行于世,除研究医经的心得外,还在某些临床问题上发表。了个人见解,其中“亢则害承乃制论”“四气所伤论”“张仲景伤寒立法考”“泻南方补北方论”等均为精切的论述。


明徐春甫辑《古今医统大全》对王履的评价称王安道“学究天人,文章冠世,极深医源,直穷奥妙”。《四库全书提要》称其“实能贯彻源流,非漫为大言以夸世者”。充分说明王氏之学于医学理论颇有造诣。

 

· 温病学的先导者--吴有性

 

吴有性(?-1661),字又可,明吴县洞庭东山人,明末医学家,其先为东山吴巷人,粹干医。崇祯一四年(1641),南北各省瘟疫(又作温疫,书名亦同)流行。吴有性乃“静小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平日所用历验方法”,治疗瘟疫,并将病理和治疗方法总结成“《温疫论》二卷《补遗》一卷”(据民国《吴县志》著录),创立了我国传染病学基础。


据史料记载,崇祯末年,我国曾经有过一次大瘟疫。乾隆《吴县志》记载,吴县在崇祯十四年、十五年连续两年大灾之后又大疫,是“宋建炎金兵惨掠后,未有此奇荒”。该志卷26《祥异二》称:“十四年辛巳正月二十日至三月,多大风,扬沙昏蔽天日……五六月,亢旱无雨,蝗来,米价每石贵至三两有奇。秋初,蝗,复生蝻,禾稼食尽。复生五色大虫,啮菽,米益腾贵。自四月至冬,比户疫痢。知县牛若麟市药设局,延医诊视,疗者什三,死者什七。推官倪长圩与若麟日收露尸,给槽瘞士以万计。"


关于当年大疫的严重性,我们可以从乾隆《吴江县志》卷37《别录》的一则记载得到佐证:“诸生王玉锡,字来宣,当崇祯十四年,邑中大疫,死者阖门相枕藉,无遗类,偶触其气。必死。玉锡之师陈君山父子妻孥五人一夜死,亲邻不敢窥其门,玉锡独毅然直入,曰:"师弟谓何忍坐视耶?’乃率数丐者至尸所,--棺殓之,止有一襁褓子几死,略有微息,亲抱出乳药得生……"面对史无前例的灾荒,吴有性出于医者本性,协助官府设局诊视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因为瘟疫爆发实在面广量大--“比户疫痢”,病情又不同于其擅长的伤寒,因而还是出现了“疗者什三,死者什七”“死尸枕藉”的结局。但是吴有性在大疫面前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不断的临床诊疗中摸索最有效的处方,于是就有了《瘟疫论》的诞生。

 

吴有性《瘟疫论》2卷是有关瘟疫的源头性著作。,《清史稿》卷《艺术传一》称:“古无瘟疫专书,自有性书出,始有发明。其后,有戴天章、余霖、刘奎,皆以瘟疫名。”又云:“崇祯辛巴岁,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有性推究病源,就所历验著《瘟疫论》。”经过临床精心观察,他认为瘟疫之病因,与伤寒之邪由肌肤表面由表及里“自阳至阴,以此而深”的传播有所不同。瘟疫由口鼻而入,“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间”是一种不能见、闻、触到之“疠(戾)气”,疠气不止一种,故称“杂气”。某种杂气可使人患某种传染病,各种疠气均有其“特适”性(特异性)。阐述了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首次明确指出了其传播途径可以是看不见、闻不到也摸不到的空气,即呼吸道传播。

 

· 温病学的奠基者--叶天士

 

叶桂(1666-1745),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祖籍安徽歙县,其高祖叶封山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叶桂晚年又号上官老人。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奠基之作。叶天一不仅干温热创见非,,对湿热证治亦有精辟立论。他认为内外湿相合在湿热类温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分析其说,实将湿热类温病的外因及证候细分为温热挟湿证和湿热证两种,指出湿热证的主要病位在脾胃三焦,发展变化有伤阴伤阳两种机转,重视辨舌察,并据此确立治法。治疗上,强调要分解湿热,而突出“以湿为本治”的原则,倡导祛湿当治从三焦,分消上下,尤其重视淡渗利小便以除湿;同时告戒治湿还须重佐理气,气畅湿易散。此外,要兼参体质,顾护阳气。


《温热论》记录了叶氏对温热病论述的精华部分,重点分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规律,温热病的病理和“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创立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介绍温热病察舌、验齿和观察斑疹、白痦的诊法等内容。此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吴鞠通接受了叶天士《温热论》的学术思想和医疗成就才有可能产生《温病条辨》,其中的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

 

叶氏则首次单述了温病发生发展规律。他明确提出“温邪”是导致温病的主因,突破了传统的“伏寒化温”的认识范围,彻底摆脱了热病皆伤寒的束缚,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温病与伤焦的界限。叶氏接受吴有性邪从口鼻而入的观点,概括新感温病的受邪途径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其传变规律为邪如不外解,可由肺卫顺传阳明或逆传心包,这与伤寒之邪按六经传变不同,特别是“逆传心包”理论,是对温病传变规律认识的一大创见,亦是对《伤寒论》六经传变理论的一大突破,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更重要是为温病危重急症的治疗独辟蹊径,拯救了众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叶氏在对温病整体认识基础上,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他指出温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其各自证候表现为:邪在卫分则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肺卫证;邪在气分则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欲饮、苔黄燥、脉滑数等里热证;邪入营分则见烦躁不安,夜甚不寐、斑疹隐现、舌质红终等热损营阴和心神被扰证;邪在血分则见身热、吐血、衄血、便血、斑疹透露、舌质深绛等热盛动血证。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传变顺序规律,并据此确立了“在卫汗之可也”,治宜辛凉透解:“到气才可清气”,治宜辛寒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治宜清营泄热,药用“墨角、玄参、羚羊鱼等物”:“入血就热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宜凉血活血、清热解毒,药用“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的温病治疗大法。可见,叶氏的卫气营血理论,与仲景以营卫解释风寒表证病机,并作为调和营卫辛温解表的立法依据,用气血来解释部分病证的病位、病机的意义很不相同,与《内经》只提出卫气营血的概念、功能,更是理论上质的飞跃。


清初叶天士《温热论》的问世,更确立了以苏心为中心的温病学派的学术地位。吴门医派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苏小温病学派的兴起密切相关。吴中名医创立戾气学说与温病学说,重视基础理论,善于吸取众长,敢于发明创新,处方用药注重实效,具有“轻、清、灵、巧”的特色。从此,温病学说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有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抗感染治疗学方面居于世界科技领先的地位。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9302.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